aleyna
Photo by Aleyna Rentz on Unsplash.
非原创文章,转载文
作者:Cici,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前管理咨询顾问,现互联网战略分析。关注心理建设、终身成长,人生下半场希望用管理咨询武装头脑,用心理咨询滋养灵魂。本文来自:Cici的心灵花园。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出现关于女性的坏消息。鲍某明凭借他对法律的熟稔,不断混淆视听,试图把长期的性侵美化成一个洛丽塔的故事。包丽在历经半年的“脑死亡”后,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残酷的世界。
还有之前的沈阳、朱军、公益 MeToo 系列事件、被家暴的美妆博主,无论当时激起了多大的义愤填膺,最终都销声匿迹了;无论对女性造成了多大的身心伤害,施暴的男性都躲了起来,“韬光养晦”,等待“东山再起”,因为他们知道,群体是健忘的。
关于这些事情的发展与“反转”,孰是孰非已经有太多的争论,我不想去打嘴炮。对于当下、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更切实的问题是,如果真有这样的“坏人”隐藏在暗处,我们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女儿,如何防止她们遇人不淑、受到伤害?
教会她爱自己,并从小、从现在起与她建立深度信任与联结
什么样的孩子不容易受到这样的伤害?得到了很多爱,因而对自己更自信更自爱的人。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关注和爱,可能就想向外去寻求关爱,并且特别容易被初期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以为找到了全世界最理解、最关心自己的人,殊不知这一切都是陷阱和诱饵。但自信和自爱的人,内心是充盈而满足的,因而不需要去寻求这样的慰藉。
所以,我们并不是让孩子拒绝爱、恐惧爱,反而需要让她感受到充分的爱,让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她才能识破那些糖衣炮弹的假象。
怎么样尽早地帮孩子发现潜在的危险?前提是她得告诉你。很多时候,孩子受到骚扰不敢跟任何人说。当父母知道的时候,可能事情已经发生很久了。父母可能会纳闷,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你还信不过吗?说实话,真信不过。要让孩子愿意、敢于把这些事情告诉父母,需要从小、从现在做起,需要让孩子从小就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而不感受到负担。
孩子 3 岁,刚上幼儿园,死活不肯放你走的时候,你是狠心离开还是耐心劝诫?
孩子 5 岁,跟小朋友吵架的时候,你是帮她分析问题,还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孩子 7 岁,跟你说不想上学的时候,你是什么态度?
孩子 10 岁,告诉你有喜欢的男孩子的时候,你是能耐心地听她絮叨少女心,还是义正辞严地说“你一个小孩子,哪知道什么叫喜欢?”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信任,不是某一时某一刻决定的,而是在一次次她的努力和你的回应中,逐渐形成。所以,如果孩子不愿或不敢告诉你,往往是在过去的很多经历里,她已经无法对你充分信任,她已经认定你会评判她的对错得失,而不是接纳她的处境了。
▲ Photo by Paige Cody on Unsplash.
尽早、及时地进行恰当的性教育
在很多针对幼童的案例中,孩子们经常连性是怎么回事儿都不知道,懵懵懂懂就被侵犯了,就是因为她们缺乏对性的基本了解,缺乏对身体接触边界的认知。所以,无论国家有没有统一的性教育体系,我都强烈呼吁父母们从小开始适度的引导。
我女儿刚满 6 岁,从她 4、5 岁开始,爸爸就有意识地减少了过度的身体接触。比如,现在爸爸已经完全不参与给女儿洗澡、擦屁股、换衣服这样的工作(要知道他当年换尿布可是一把好手),并且会明确告诉她“因为爸爸是男的,你是女孩子,这样不好”。女儿经常也会有意识地喊“爸爸我没穿好衣服,你不要过来!”我也会在洗完澡给她抹身体乳时和她情境模拟:
我:“如果有其它人想脱你的衣服,或者摸摸你,可以吗?”
她:“不可以!”
我:“那如果有人想亲亲你,或者抱抱你,但是你不喜欢呢?”
她:“那我就告诉 ta,不可以!”
我:“如果对方是你很熟悉的人呢?比如说老师?或者某个叔叔?”
她:“那也不可以!”
我:“那如果你特别想亲亲、抱抱别的小朋友,但 ta 不同意呢?”
她:“那我就不能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
我:“有没有什么时候,其它人可以撩开你的衣服呀?”
她:“医生检查身体的时候,但必须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我:“你很棒!宝贝儿,你的身体是你的隐私,就是你很私密的东西,不可以随便给别人看给别人摸,知道吗?如果你不知道到底对不对,那你记住一条,只要你觉得不舒服了,就是不对的,好吗?”
她:“嗯嗯,好哒,我知道了。”
我们无意制造紧张氛围,让她觉得世界上四处藏匿着坏人,那无疑又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但有两点是有必要传递到的:其一,什么是合理恰当的身体接触边界;其二,如何识别危险信号,并及时拒绝甚至逃离。
让孩子知道,一切假爱之名
进行伤害的,都不是真正的爱
鲍某明一直试图说明,他和兰儿(化名)之间不是养父女的关系,而是一种“恋爱关系”,并试图告诉公众,兰儿对自己有超出父女的感情,以撇清自己的责任。在微博网友的分享里,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书中,也都提到,受侵害的女性,为了勉力维持自尊,为了合理化所受到的伤害,给自己洗脑,让自己相信自己和施暴者之间有感情(最典型和极端的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也成为了这类事件中,最受争议的部分。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来自网络。
为了预防这类事情的发生,可以告诉孩子一个简单的原则 — 所有假爱之名,行伤害之实的,都不是真正的爱。因为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忍心去伤害你。举几个例子:
“男女之间都得干那事儿,你不做就是不爱我。”
“不,你只是为了泄私欲,不是爱我。”
“你不能跟其他男生说话,因为我太爱你了,我怕你被别人骗了。”
“不,你这不是爱,是自私和控制。”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保证再也不会犯了。”
“不,暴行只有 0 次和无数次。”
“我太爱你了。如果你离开我,我就去死。”
“不,你这不是爱,是在试图威胁和控制我。”
让孩子知道,无论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不能成为他人施暴的理由:
谁让她穿成那样,不就是想让人那什么吗?
谁让她跑我屋里/办公室里来的?
她勾引我!她老是对我淫笑!
她勾引我!她在我面前哭了!
她就是欠收拾!
是她自找的!
她男朋友都好几个了,她自己就不检点。
这些,都是施暴者惯用的推卸责任的方法,也是键盘侠最喜欢用的“荡妇羞辱”说辞。
但,事实上 — 她穿得暴露,她穿得很土;她长得好看,她长得普通;她喜欢笑,她喜欢哭;她喜欢热闹,她喜欢安静;她喜欢看书,她喜欢打球;甚至,她交过好几任男朋友;甚至,她脚踏两条船。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成为任何人施暴的借口。暴行就是暴行,没有任何人有施暴的权利。
图片来自网络
比利时的一场展览,人们受到侵犯时,穿着最普通的衣服。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试着告诉她:遇到风险,及时逃离,并注意留存证据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试着给一些更明确的指导。比如,不要和男性单独相处,必须独处的时候,不要关门。比如,当其他人试图做出一些亲密动作的时候(就是性骚扰),及时、坚定地拒绝并走开。又比如,当收到一些暧昧的信息,或听到暧昧的话时,及时、小心地截图或录音,以备不时之需。
每一次忍让,对施暴者而言,都是一次默许,都会让他更得寸进尺,施暴者也会寻找更容易“得手”的人。因此必须尽可能在早期,明确地让他知道,自己不会是他的“猎物”。
以上,都是针对没有受伤的孩子,如何预防伤害和危险。如果,万一(希望不要发生,哪怕只是想象都让人万念俱灰、痛苦万分),孩子已经受到了伤害,怎么办呢?我觉得核心只有两点:
▍其一,坚定地、反复地告诉她,你是受害者,你没有错。
“是因为我是坏孩子,ta 才这样对我吗?”
“不,不是的。Ta 才是坏人,你没有错。”
“是因为我那天穿了裙子,才变成这样吗?”
“不,不是的。穿什么是你的自由。不管你穿什么,他都没有权利侵犯你、伤害你。”
“我觉得没脸见人……我觉得我的人生完了。”
“你没有做错什么,该无地自容的是他。你受了那么大的伤害,我希望你好好安抚自己、抱抱自己,不要再责备自己了好吗?”
“我以后的男朋友/老公会不会因为这个,嫌弃我不要我。会不会没有人要我了。”
“不,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听了你的遭遇,只会更疼惜你。如果他因为这样的原因嫌弃你不要你,那他就不是真的爱你。这样的人,不值得你爱,也不值得你争取挽回。”
“可是我好像也喜欢他呢?我觉得我们之间是爱啊,不是伤害。他甚至说要娶我。”
“可是他不是真的爱你,他在以爱为借口伤害你。这么说你可能一时很难接受,我们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分辨它,好吗?”
受了伤的孩子,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惩罚施暴者,而是自责和羞愧 — 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这些事情才会落在我头上?尤其当其他人指指点点的时候,她更容易把错误归因到自己身上。此时,必须坚定地让她知道,错在施暴者,而不在她。
▍其二,向她倾注无条件的爱。
身体的伤害或许还是短期的,但心理上的伤害却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疗养。这种时候,任何药物、营养品、物质补偿,都比不上你对她无条件的理解、关注与爱。不对她的行为、情绪、思想做任何的评判,不去说“你必须振作起来”这样正确却无用的话,只以 120 分的耐心和决心,陪伴她度过这段最灰暗的时光。
我本来还想加一条,报案、曝光、寻求正义。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劝导未免太理想化、太站着说话不腰疼。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儿选择站出来,直面伤害、痛苦和争议。但有太多次,她们等来的,却是二次伤害和荡妇羞辱。把事件公开需要极大的勇气,自我代入一下,有多少人真的具备这样的勇气呢?因此,公开维权值得敬佩,暗自疗伤也同样不应该受到苛责。如果社会给予正义的过程艰难而漫长,也仍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失败,那么就只有依靠亲人和朋友最坚定的爱、最全然的接纳,才能成为疗伤的解药。
当他国传媒大佬因性侵而被辞退、并被判入狱 23 年时(好莱坞原金牌制作人韦恩斯坦),当奥斯卡影帝因性侵而被剧组除名时(《纸牌屋》男主凯文·史派西),我们依然面临着受了伤害不敢公开、公开了会被删帖被误解被“荡妇羞辱”的窘境。但这恰恰是我们必须要持续发声的原因。因为只有持续发声,才能不断提醒人们记起,有一个人的女儿正在遭受侵害,有一些“坏人”,正在把他们的魔爪伸向更多人的女儿。为她们发声,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女儿。
*基于当前日益复杂的性别角色和性倾向认知,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既有可能是男性,也有可能是女性,我无意对任何一种性别区别对待。本文以施暴者为男性,受害者为女性的角度进行陈述,仅仅出于沟通便利之考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