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和亲
和亲在中国古代漫长岁月中,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并不鲜见,譬如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王昭君等等,可这样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甚至影响着几代人的命运的和亲,究竟能给国家带来些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我国历史上较为重大的一场和亲文成公主进藏这背后的故事吧!
PART01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雕像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历史故事可谓是汉藏友谊的历史地标,极具象征意义。
松赞干布作为著名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
他是奴隶制吐蕃王朝的第一位赞普,如果按照族谱排序的话,他也是家族第三十二代赞普。赞普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雄强大丈夫”。
他一生功绩卓著,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件大事。
第一,松赞干布创立了吐蕃王朝。
由此,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统一政权。区域性的统一的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区域性的统一恰恰是全国性统一的前奏与基础,是我们国家多元一体统一演进的重要环节。
第二,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他手下的名臣吞米桑布扎创制了沿用至今的藏文字。
第三,他为吐蕃制定了“六六大法”(六大法典、六大政要、六种告身、六种标志、六种褒奖、六种勇相),为吐蕃政权制定了基本的法律规范。
第四,松赞干布致力于汉藏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积极采取和亲政策,迎娶了文成公主。
也正是以上四件事情,使得松赞干布成为了当时藏族文化的重要缔造者。
建立地方政权,颁布律法,创制文字……对于当时藏族文化的发展意义深远。但是这些远没有一场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那般足以对民族文化产出如此久远而深刻的影响。
PART02
文成公主与汉藏文化交融
文成公主塑像
据正史记载,文成公主系唐朝宗室美女。同时也有传说称其生父就是当时持节护送文成公主进藏的江夏王李道宗。
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有汉僧和部分汉传佛教典籍。
这对以后吐蕃佛教的发展无疑具有开拓意义。也就是说,藏族传统信仰与文成公主的到来密不可分。
此后,拉萨就有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大昭寺、小昭寺和美丽的布达拉宫等等。可以说这些举世闻名的旅游胜景都与文成公主的到来密切相关。
西藏拉萨大昭寺金顶
除此之外,根据藏族群众的传说来看,文成公主进藏时还携带了3800多种谷物和5500多名工匠。
当然在远古时期,这样庞大的群体沿着唐蕃古道翻越青藏高原显然有些夸张,但是却传递出了藏族群众对于这位汉家公主的殷殷期待与亲切之情。这折射了当时汉藏文化早已全方位密切交融的现状。
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壁画唐卡
我们以吐蕃医学为例,据载当时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了治疗四百零八种病的药物和医方一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以及八观察法、五诊断法、六祛除法和四部配药法等等。
在此基础上编纂形成了藏文版的《汉公主大医典》。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藏族医学名著,乃是当时从医者必读书籍之一。
由此可见,当时祖国内地的科技文化曾深深影响了青藏高原一带。
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当时的藏族先民们自北方吐谷浑取得法制条陈,自东方汉地取得工艺历算……汉藏等各族文化在此时期密切交融。
吐谷浑
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就是这股文化巨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往被我们视之为汉藏友谊的重要文化源头之一。
在他们之后的藏族人民心中,自己就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后人。
譬如藏文著名史籍《拔协》就记述说:吐蕃鼎盛时期文治武功的伟大赞普赤松德赞曾亲口自称说“赤松德赞我是汉家好外甥”。
《拔协》为藏族古典文史名著,书中记述了赤德祖赞和赤松德赞父子两代的事迹。
总之,对于迎娶文成公主,我们不能仅从政治联姻的角度来审视。
它所带动的文化层面的影响与交融才是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而且这也反映了松赞干布的高瞻远瞩。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在一起生活了九年的时间,之后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仍然选择留在吐蕃,又生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到她去世为止。
当然,汉藏友谊更有续写,以后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联姻……也正是在这些先贤们的努力下,中国历史不断掀起了汉藏交流发展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