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风俗习惯
关于彝族的来源,在中国有很多说法,据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中国的彝族,主要聚居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贵州毕节和六盘水等地。关于彝族的文化,包括服饰、语言等各有千秋,在此不予争论。
彝族重视酒文化
本文主要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各地彝族的饮食习俗及传统美食。各地彝族的饮食习俗,大同小异。杂粮为主体,嗜好酸辣,每餐不离盐巴,肉食为&34;两 只 脚的鸡鸭”和&34;四只脚&34;的猪牛羊,大块煮、烤,断生即可,尤为重酒。不吃马、狗及蛙、蛇。不许跨越火塘,宰牲忌讳外人观看,不可未经允许带走食物,有人不吃大蒜为彝族的主要食忌。
彝族人家
各地彝族传统美食
坨坨肉——没有酒说话没精神,没有坨坨肉不象招待客人
到过小凉山彝族地区的人,在回忆凉山之行时往往都会喋喋不休地谈论彝族的待客佳肴坨坨肉。凉山彝族是一个勤劳朴实而又颇为好客的民族,坨坨肉便是彝族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头等佳肴。彝族人民常说∶&34;没有酒说话没精神,没有坨坨肉不象招待客人。&34;可见坨坨肉在彝族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皆离不开坨坨肉。
制作别具风格,制作坨坨肉可用鸡、羊、猪、牛等肉,以猪、羊、牛肉为普遍,尤以三、四十斤的小猪肉为最佳。其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将小猪宰杀后,用火将毛烧去,刮尽毛茬,用水洗净剖腹后,将肉切成方块,大小不定,一般一、二两左右。然后放进锅里加清水煮。煮时不加盐和其他任何调料。待肉煮到七、八成熟后(吃时肉块心见有红血丝为最佳,切忌煮的时间过长,否则就会嚼不烂),捞出放在箩筐里,撒上盐和辣椒面、花椒面等佐料,反复颠簸,使每块肉都有盐为止。再将坨坨肉盛入木盘或木碗内,一种别有风味的坨坨肉便做成了。肉汤里放一些酸菜和盐,即成酸香适宜的酸菜汤,盛入木碗内和坨坨肉一起同食。吃起来清香可口,淡而不腻,容易消化,营养丰富,最受人们欢迎。
烩羊杂碎
历来羊下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东西,但经过彝家人的精心烹制,却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食品。这里的做法独特之处在于羊肺的加工,把羊肺装满水,然后倒去,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肺色洁白为止,再灌入洗去面筋后的面糊,使羊肺涨满,挂起挤去水分,下入开水锅煮半小时取出,羊头、心、肚、肠等部位都烫洗干净煮熟,一律切成丝,用煮下水时所得之油炸辣椒成为红油,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油、味精、香菜,盛入碗中,红、绿、白三色相间,醇香之味四溢。
小笼蒸牛肉
小笼蒸牛肉,又名&34;粉蒸牛肉&34;。色泽红亮,细致鲜嫩,味美可口。此菜选料非常严格,牛肉要用牛后腿的&34;元宝肉&34;和&34;黄瓜条肉&34;,调料要用豆瓣酱、并加上米粉经过小笼蒸制,所以更显得香味浓厚,细嫩酥烂。小笼蒸牛肉的做法是∶牛肉1斤,豆瓣酱、白糖少许,酱油、花生油、辣椒油、姜水、料酒、米粉、肉汤等适量。牛肉顺丝切成条,然后横切长1寸、宽 8分、厚二分的片,放入盆内,加豆瓣酱、花生油、辣椒油、酱油、料酒、姜水、米粉、搅拌均匀,分装在竹笼内(圆形、直径2寸、高1寸左右),上笼蒸15 分钟即可。上桌时,将蒸好的牛肉笼一起端上,按照不同的口味,可蘸些蒜泥水、辣椒面、香菜等。还有一种吃法是葱花和花椒面分装小碟内,随牛肉一同上桌,根据个人爱好食用。
武定鸡
武定鸡是云南传统名菜之一。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明朝,滇中一带人民就开始制作武定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武定鸡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营养丰实,香、甜、酸、辣、嫩、脆六味兼备。武定鸡制作方法是∶1 斤半到二斤重的肥母鸡一只,熟猪油二两,芝麻油 、花椒子、干辣椒、黄醋、白酒、湿淀粉、葱、姜、细盐各适量杀鸡时挖净鸡血,去毛洗净,除去食囊;从肛门外切口取出内脏,放入汤锅内煮七成熟捞出,凉后切成1寸2 分长,3 分宽的肉块。姜切细丝、干辣椒切细末、花椒子捣碎。然后将砂锅置旺火上,倒入猪油二两至八成熟,放入鸡块,姜丝、干辣椒未炒几下,再放醋、酒、盐、花椒未合炒,随即放肉汤焖至汤干剩下油汁时,放入葱段,勾芡,颠翻几下,淋芝麻油少许,出锅即成。
土家人的珍食
居住在滇西的土家人(彝族支系),对最高贵的客人和最知心的朋友,才招待吃鼠肉。土家人吃鼠肉的方法,一种是鲜煮,放上佐料即可。另一种是作成鼠干巴。就是把鼠肉一一挂在灶头上方,任凭烟熏火烤,待干透后连肉带骨捣碎。放在锅里炒至焦黄,加上油盐。这种肉吃起来香味扑鼻。据传,土家人吃鼠肉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喜欢吃鼠肉,结果活到一百余岁还能吃炒豆。土家人就认为吃鼠肉能使牙齿锋利坚固,从那时起,就有了吃配肉的习惯。土家人爱吃鼠肉,在老百姓田地里,到处都支着套扣,捕鼠的诱饵,由于老百姓有捕鼠习惯,即使鼠害频繁,庄稼也极少受害.
骨头鲊
骨头鲊,又名猪肝鲊。据考证,在清代距今一百五十年左右,由外地前来经商的人首制而成,以后便广为流传。成为施甸千家万户必备的腌制食品之一。骨头炸系采用新鲜的排骨、脊梁骨、小肠和猪肚剁匀,加入多种香料、装罐、猪汕密封而成。少数人家也用猪肝和猪血混入,也有加进基菜根,其味更美,骨头炸制成后,三个月后可炖食,半年后味道更醇,秋后炖食味道尤佳,因那时骨头变酥,呈现红色。若骨头鲊炖白豆腐,或炸汁拌大辣椒、茄子(火中烧熟)则更别具风味。骨头炸色泽鲜亮,油而不腻,辣味充足、爽口开胃。出口缅甸,誉为上品。
油鸡枞——不用鸡肉自有鸡肉香,不加味精自有山珍美
采鸡枞,是滇西冒宁县彝族人民最喜爱的饶有风趣的劳动。有经验的人们,雨夜次晨携管出,太阳出山即满载而归。如果你在雨季到冒宁农家作客,热情好客的主妇烧饭,牧童外出拾鸡枞,饭熟童归,鸡枞可下锅。神速如此,会使你瞠目结舌。原来鸡枞&34;有&34;窝&34;,有经验的人们不仅对哪类鸡枞,生于何时,出自何山了如指掌,而且自家还&34;蓄&34;有鸡枞窝影他们拾鸡枞不是漫山润野地瞎跑,而是直奔自家&34;蓄&34;的鸡枞窝。淳朴的昌宁农家人碰到别人打上记号的鸡枞窝,总是自觉的绕道而过。大有&34;路不拾遗&34;的古风。青鸡枞和白鸡枞生于六、七月,黄鸡枞生于八月。青鸡枞帽盖乌黑铮亮,因而有的地方又叫牛角鸡纵;白鸡纵色呈乳白,它们往往一窝一片聚生,俯拾皆是,满筐满载。有趣的是黄鸡枞,帽盖米黄油亮,帽尖有规律的偏向一侧,伞沿亦突出地径指同一方向。似乎偏首凝望后生的弟妹,犹如为人们指示这支小队伍的导向;人们往帽尖偏侧的伞沿的指向一看,既见亭亭玉立的鸡枞排成一列横队,人们形象的称之&34;指手鸡枞&34;不仅山间林地可见,即使屋后室内也会偶有所得。无论哪类,采罢以米围之,次年此时往此必获。鸡枞破土即取,帽沿小根修长,水分少,叫&34;梅汁鸡枞&34;,是为上品。破土三日取,鲜嫩肥硕,过五日则俱为虫蚁蛀空地而腐。取下当日烹调,色味均佳,过一日则色味俱减。
鸡枞的烹调多种多样。鲜采活烹,无论火炒、油炸、清蒸、烧汤,不用鸡肉自有鸡肉香,不加味精自有山珍美。而烘焙至干,制成干鸡枞,经常可食。用鸡枞丝泡水至软,佐以芫荽、蒜泥、花椒、酸酯、酱油、炼油,凉拌青辣椒,素淡飘香,麻辣酸甘,伊然滇菜之冠。然最为名贵的还是油鸡枞。其制作方法∶以炼菜油加少许花椒、干辣椒,泡过去渣,再放入烘焙除水至半干的鸡纵丝,文火熬,成酱即是酱。贮封瓷罐,终年可食。嗅之垂涎,食之胃口顿开。昌宁农家采利油鸡枞上市,畅销国内外,在广交会上倍受外商和华侨争购。
转转酒
“火水哪觉依。见不吱基依”是彝族的尔比尔吉(谚语),意思是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可见彝家人是多么喜爱饮酒。彝家人饮酒,常常是&34;有酒便是宴&34;,还有&34;饮酒不用菜&34;的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座,围成一圆圈圈,端着酒杯,依次轮流饮着,所以彝家人叫做饮&34;转转酒&34;。
为什么要饮转转酒呢?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座大山里,住着汉、藏、彝三人结拜为兄弟,汉族为大哥,藏族为二哥,彝族为幺弟。每年过节都要团聚在一起,共庆佳节。有一年,幺弟在老林开荒种了一块荞子,秋天收了好多荞子,磨了好多荞面。就去请大哥、二哥来吃。因为煮的太多了,头天没有吃完,第二甜再热着吃时,荞饭面变成了浓烈溢香的水,舀进碗里后,三个人都舍不得喝,总想让别人多吃,自己少吃。他们围坐在火堆边,你推我劝,从清早转到晚上,都没有喝完。突然,一道金光闪,从天上飞来一个人,他说∶&34;你们喝吧,只要辛勤劳动,喝完了又会有新的来。&34;三个人才真正喝开了,直到每个人都喝醉了,碗里还是满满的,后来才知道天上飞来的人叫觉撒斯惹(幸福之神),因为有酒喝,他们就留住在彝家不走了。这个传说一代传一代,就成了彝家喝酒的习俗。
传说固然不可信,但彝家人历来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倒是真实的。凡是到彝家作客,彝家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34;地上没有错喝了的酒,喝吧,尽管的喝。&34;直到客人醉倒了才不再劝。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杠或麦杆,在家门口的路边上,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凡喝过杆杆酒的人都说∶&34;甜不过郝家的杆杆酒,好不过葬家的心。&34;
彝家喜欢饮转转酒,除了生活的习俗原因外,还常用以表示决心和信誓。为了对某人引起事情进行发誓,则用饮白酒来表示,把酒倒杯里后,将一只大公鸡当场杀死,把血滴入酒中,双方或几方当事人端起酒杯发过誓言一饮而尽。彝家人喜欢喝酒,对盛满器皿更是讲究。盛酒多用羊皮口袋,饮酒多用木制高脚酒杯,这种高脚酒杯是木质最好的江椿木旋车而成,用生漆漆好后,再在杯上用红、黄、白等色画上韩家古`老,丰富多彩的图案,颜色绚丽,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甜白酒
到彝山作客,进门刚坐下,烟茶之外,好客的主妇便会端来一碗甜白酒,笑眯眯地让你喝,那甜生生,凉荫荫的一碗甜酒下肚,使你喉润口甜,干渴顿解。在品味甜白酒的时候,彝家兄弟还会给你讲一个有关甜白酒的故事哩。
从前,一伙放羊娃子为一个头人放牧羊群,头人派遣一个亲信管理放羊娃子,娃子们便叫这人为羊工头。羊工头对待放羊娃子十分苛刻。娃子把饭煮多了,要挨羊工头打;饭煮少了,娃子就不得吃。一天,一个娃子又把饭煮多了,怕挨打,就用瓦钵盛了一钵,悄悄藏在山上一个树洞里,打算哪天饭吃不饱时,端出来吃。那天他藏饭钵时,慌慌张张,刚放进树洞,只随手扯了两把野草盖在钵上就走了。过了三天,他又把饭煮少了,羊工头不准他吃法,把他撵出门来。他只得去取树洞里的饭钵。哪知,他端出然,就觉得热乎乎的,揭去野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他一尝,是冷饭,而是甜蜜蜜的东西,这就是最初的&34;甜白酒&34;。原来,这山上药草多,那盖在饭体上的两把野草,就是后来彝家人用来作酒曲的&34;细辛&34;、&34;柴胡&34;等一类发酵药物。
&34;多啦巴&34;
当客人到了葬族山寨,葬族人民十分好客,他们分别以&34;乡啦巴&34;及猪、鸡、羊、牛作招待。&34;多啦巴&34;是将黄豆磨成浆,连粕加酸菜煮吃,类似汉族的莲渣脑,但其味极鲜。杀牲时将牲口牵至客前,故称为打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口未死而皮已剥,肉是大块大块的一锅煮。食具通用木碗、木盘、木盆、竹箩及木勺(彝名马勺子)。木制食具分有漆和无漆两种。漆和彩漆,漆往往绘成近似雷电纹的图案,颜色主要有黑、红、黄三种。有的地方碗用牛皮制成。解放前,一些彝族山区盐最贵,食物中很少用盐,多用木香子及辣椒为汁,用盐少许。据说那时的葬族人民每年能吃的盐,尚不到一两。
冬谷米饭鱼汆汤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冒宁勐统坝,用独特方法烹饪而成的&34;冬谷米饭鱼汆汤&34;堪称美味佳肴。桌上珍品,食之回味无穷。&34;冬谷&34;是动统的特产之一,比一般稻谷晚熟二至三个月即使在发至或更早的冬令栽插,还是要到农历冬月才能收割,故称为&34;冬谷&34;。冬谷成熟期晚,养分高,颗粒肥大饱满,色泽斑斓,享有&34;谷中珍珠&34;的美称。冬谷辗出的米粒雪白带蓝,颗粒细长;煮出米饭,光亮洁白,香气扑鼻,味道纯正。尤其煮成&34;锣锅饭&34;,更是香味四溢,晶莹透明,还是肝炎、贫血、高血压、溃疡病、冠心病患者的滋补品。
&34;鱼汆汤&34;是勐统的一大名菜,它独特的鲜味,来自马头鱼和龙竹笋。鱼汆汤补中益气,清热解毒。鱼汆汤制作精细,加工特别,办法是先用砂锅将酸笋丝煮沸,加入油盐,待笋丝煮熟后,再加少量的青葱、生姜丝、大蒜、辣椒、花椒、草果、胡椒等佐料,用微火炖煮。待到汤鲜笋嫩,稍带咸味,然后介入马头鱼。马头鱼的选择较为严格,必须保持喂养二至三天,每天换水二至三次,让它吐尽肚肠内的脏物,直到水清见底为止。汤熬好了,鱼洗净了,方可汆汤。汆汤要用猛火,用锅盖将锅口的三分之二盖住,以防鱼窜出锅外。留出锅口的三分之一,把活蹦乱跳的马头鱼从那里放入锅内。活鱼放进沸腾中的沙锅,烫得乱蹦乱跳,溅起噼噼啪啪水声。待响声停止,又过三五分钟,揭开锅盖,只见马头鱼个个张着嘴唇,眼睛似豌豆,肚肠内吸饱了汤汁,即可盛起一碗冬谷米饭,舀上一勺鱼汆汤,尽兴品尝了。
乳饼
路南彝族自治县盛产驰名中外的乳饼。早在两百年前,这里的彝族,汉族人民就已养羊挤奶制作乳饼。
乳饼是选用新鲜牛奶,煮沸加入食用酸,凝固后加压制成块状,一般五斤奶可制一斤乳饼。优质乳饼色白略带黄色,表面有油质,无酸味。民间将乳饼放入罐内密封,可存放半年不变质。乳饼的吃法很多,可煎、煮、烤吃、切丝炒肉吃,还可生吃,切成片与火腿片相间即制成闻名的云南乳饼罐头。由于乳饼营养丰实,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烹制成各种美味菜肴,加之制作简单,容易保存、运输,所以深受彝族人民喜爱。
卷蹄
著名特产卷蹄,最为稀有。卷蹄兼有火腿、香肠的特点,而又有其独特的味道,外观别具一格,堪称肉食之绝。制作卷蹄时,先将猪脚沿肘关节切下,仔细抽出骨头,留下连脚趾在内的空皮袋。然后将瘦猪肉切成小条,加拌盐、釉米、草果等配料,塞入空皮袋内,用麻线扎口后煮熟。另外又用适量萝卜丝,加炒面、白酒等,连同肉蹄一齐腌入罐中,一个月后即可随时取出食用。制成后的卷蹄形同完整的猪脚,故名&34;卷蹄&34;。卷蹄上席不用佐料,冷热可食,携带也很方便。
油酥夹夹虫
油酥夹夹虫,味鲜,香脆,营养丰实,是彝族群众特有的佳肴。油酥夹夹虫,制作方法简单∶先将虫用开水烫一烫,然后摘去头尾和脚,再剥去皮,用油炸或用鸡蛋麦面油酥即可食。
路南卤腐
路南彝族自治县卤腐,是誉满云南的畅销地方特产,它香气扑鼻,美味可口,色泽新鲜,不易霉坏,一年四季均可食用。霜降节令后,利用当地黄豆和水精制的豆腐,经过晒,捂发霉成半干臭豆腐,然后加入八角,茴香子,辣椒等佐料面,兑一定数量的白酒腌制而成。由于制作方法和佐料的不同,分为三个品种∶即油卤腐、叶卤腐、酒卤腐。油卤腐是用炼熟的香油作蘸着剂先滚油粘附佐料装缸,叶卤腐用晒干洗净的菜叶子包裹粘附佐料的豆腐装缸;酒卤腐,是用白酒作蘸着剂粘附佐料后装缸。装位的卤腐用塑料薄膜或油纸封扎缸口,搁置一段时间即可食用。
吃抓饭
路南彝族自治县圭山一带的撒尼人民,每年在过火把节的时候还要举行一种节目宴会,叫做&34;吃抓饭&34;。当火把节汇集在一起熊熊燃烧的时候,撒尼人男女老少满心欢喜地围坐起来,姑娘们在火把光照下支起一把又一把簸箕,把各家的糯米饭团,馨香味美的烧牛羊肉块和煮鸡蛋,凑拢在簸箕里,又摆好米酒,一声口哨,大家围坐着就用手抓了吃。&34;吃抓饭&34;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据说,几百年以前,圭山一带全被原始森林覆盖着,一个名叫阿占的山官,残暴地统治着这里的人民,他横征暴敛,对于交不起租的人家,不是烧毁房子,就是抓老人、小孩去吊打和杀死,弄得许多穷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人民恨之入骨。后来,有一个名叫腊将的青年猎人抱着为穷人和乡亲们报仇的决心,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暗中串连了九村十八寨,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队伍,定于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举行起义。到了这天晚上,乡亲们点燃起千万支火把,由于风势很大,利用火攻,山官城堡四外烧起了冲天大火,正在睡梦中的阿占被惊醒了,慌忙骑着大白马企图逃跑。腊将取弓弩连集三箭,一箭射中马眼睛,一箭射中阿占脊背,一箭射中阿占的头。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坏蛋大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进火堆里,被烧成了灰烬。乡亲们是多么高兴啊,腊将叫大家把城里被烧死的牛羊抬出来划成肉块,每人一份,又叫妻子把煮熟的&34;糯米饭&34;、鸡蛋分给大家。腊将说∶&34;吃烧牛羊肉,是为了庆祝胜利,吃糯米饭团和鸡蛋,是团圆的意思&34;。从此,&34;吃抓饭&34;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年饭由男子做
彝族过年时,要在天井、场院栽一棵青松,象征长寿,永保青春常在。华宁、微江一带的彝族,初一取水,做年饭都由男子承担,妇女休息,表示对妇女一年后的关怀。弥勒,路南等地的彝族(当地自称阿细、撒尼)的活动是&34;阿细跳月&34;。春节开始,青年男女聚集到广场或风景区,男的带上有三尺多长的大三弦,或抱月琴,或吹笛子,女的合着节拍与男的对跳。有的参加以彝族传统方式为标准的&34;摔跤&34;比赛活动,还有的则唱&34;先鸡&34;,人人都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当妇女们玩得差不多的时候,男子的年饭已做好了,妇女们回到家里端起碗就吃一顿愉快的年饭。
彝族豆豉
彝族豆豉是彝族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土特产品。用鲜黄豆做成,有鲜豆豉和干豆豉两种,味道都很可口,食用方便,易于保管。用陶器装置,鲜豆豉也可以常年保存、食用,深受群众喜爱。
粑粑卷
彝族的粑粑卷,是一种别具风味的小吃。粑粑卷制作简单,先将豌豆浆盛在烘热的小铁锅内炼成纸一般薄的豌豆粉锅巴。吃时,把经炭火烘熟的菱形饵块涂上拌有茴香籽,油辣椒的稀豆粉,再用豌豆粉锅巴裹成卷,色黄味香,软而可口。
炒大饼
炒大饼配料使用鲜嫩羊肉及鲜羊骨汤。具体做法是∶先将精面粉用热水和好,揉匀后每斤为一剂,擀开抹油再卷起,再擀开为直径一尺五的面饼,入烤炉烤至两面金黄,取出切成一寸半的条;炒勺上火,热油煽炒羊肉片,待水气干时,加入调料面(用花椒、大料、茴香、桂皮、豆蔻、草果、干姜等焙干筛制)、葱、姜、蒜末,如喜欢吃辣再加些辣椒粉,放入人烫过的豆腐条及胡饽、翻炒几下,浇上两勺鲜羊骨汤,盖上一只大碟焖至汤干,撒青蒜苗、淋葱椒油出锅装盘。胡饽入口嚼之有劲,肉片干香,味道鲜醇。
蜜饯
蜜钱,香甜宜人,深受群众喜爱。历来人们把它当作馈赠亲友的佳品。据说,蜜钱最初是山寺里和尚精制的一种蜜食品,随后流传到民间,品种也逐渐扩大,其花色品种以所使用的原料而定,以冬瓜蜜钱、沙参蜜钱、姜花蜜钱为上等。莅山蜜饯在加工时选用原料极其认真,蜂蜜要用采后半年以上无异味杂质的陈蜜,选用成熟适当的冬瓜等。在制作过程中操作十分精细,原料配搭恰当后,装入瓦罐,蜜封半年以上,蜜封时间越长质量越好。蜜钱味醇凉,香甜、无渣,还有化痰、止咳,强身补虚的功能,老幼皆宜。
昌宁县珠街小罐茶
昌宁县珠子区的黑马、金宝、银宝、下元、河边等村落,是昌宁县彝族聚居的地方,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小罐饮茶的古朴遗风,称之为&34;小罐茶&34;。小罐茶,就是有一个酒杯大的土罐,把茶叶放在里面烘烤,待颜色烤黄异香扑鼻时,冲入用铜壶烧沸的滚开水,即刻泡沫及罐,白气升腾,满屋馨香。再稍以微火加温,即可饮用。饮具要用细瓷茶杯。对于长辈和来客,则一人一罐,自斟自饮,互不相干。你烤的别人不饮,别人烤的你也莫动。这种小罐茶,澄黄碧透,清香味纯,饮之消食解渴。
甜茶
用茶叶泡出来的茶水,都不是甜的,我国有些地方或西方一些国家,喝红茶时还要放红糖,用来调节一下红茶的苦涩味。可,是,在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生产一种茶叶,泡出的茶水不用加糖,自身就有甜味,故而被人们称之为甜茶。其实它不是茶一类的植物,在植物系统中不属茶料,而是壳斗科的石栎属中的植物,植物名叫多穗石栎,与橡子、麻栎是同宗的兄弟。为什么称它为甜茶呢?因为它的嫩叶采下来以后,经过一番精心制作,泡出来的茶与红茶水一模一样,喝起来也和放了糖的红茶水的味道差不多,所以叫甜茶,可是它没有红茶所含的茶碱的成分,人喝了以后,起兴奋作用不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彝族的食俗丰富,美食众多,还有很多一时无法列出。
谢谢大家品读。我是烹饪与营养老师——食悟者。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喜欢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营养美食及美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