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朋友再多你借钱试试

时间:2023-04-20 06:4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8628 评论:0

“听话,我们为你好”,“我们做的都是一切为你”。

是不是曾经听说过类似的话,是否想到了父母循循善诱的场景。

当你是孩子的时候,如果自己的意见和父母不一致,或者做了和他们相反的决定,必然是一句“听话,我们为你好”,你抬头想了下,有些困惑,但还是默默的遵从他们的决定,因为你始终相信父母是爱你的,是不会骗自己的。

随着时间的成长,你开始隐藏自己,不想与他们分享想法,甚至开始冷漠,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不那么关心自己,不那么对你“好”。

有人说对爱最好的态度是——“我是爱你的,而你是自由的。”但很遗憾,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是:“我是爱你的,你是我的。”甚至有些父母只有“你是我的”的观念。所以他们对孩子的爱,总是少了些尊重,多了些要求。

有人说过,“为你好”,表达的是“你是错的,而且我永远是对的”,父母养育子女,确实含辛茹苦,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永远是正确的。这种爱只会束缚住孩子自由的翅膀,等他们到了翱翔的年龄却还没有学会怎么去飞。

一、事无巨细的照顾—绝对的控制

在父母的控制下,孩子失去了自我

男孩小陈,幼年父母离异,母亲单独照顾他,到了高中母亲还在帮叠被子,到宿舍里替他洗衣服、铺床,饭一定要亲自送到手上。

每当小陈想提出不同意见时,母亲的一句:“我是为了你离婚的,妈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让他觉得内疚,顺从母亲的一切。

大了以后,甚至直接要求他找一个像自己一样“贤妻良母”式的妻子,这样可以照顾他一辈子。

没有了独立和自我,让他不堪重负,整个人一度很痛苦,不愿回家。

这种操控关系,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痛苦,还会影响孩子日后与他人的关系。

现在总在提原生家庭,因为孩子最初的生活感受最终都会投射到他们的未来生活中。

他们会在恋爱的时候依赖恋人,工作后依赖同事,做事情依赖朋友,甚至于会依赖陌生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绝对的权威和操控,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爱,这就像套在孩子脖子上的一根绳索,让人窒息不已。

二、孝顺、附属品

去年11月有个新闻,在辽宁有位女孩被母亲要求拿出自己的钱给亲哥买房,一家人因为买房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女孩辛苦打工多年攒了一些积蓄,本想着以后自己买房时使用,可母亲让女孩把所有钱拿出来。

还对女儿说:“你的钱咋的?你的钱不也是家里的钱吗?你一点儿都不听话不孝顺!白养活你这么多年!

很多中国式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他们而言,儿子永远在女儿之上,只有儿子才是自己的心肝宝贝。

女儿不过是自己用来帮衬儿子的一个工具。

在这个家庭,也许她的存在只是为了能够帮助哥哥买房子,没有让父母满意就是不孝顺。

在这种家庭下会幸福吗?那个哥哥也不会幸福的,因为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不只可以牺牲自己,还可以牺牲妹妹幸福帮助他。

他受到来自家庭的重视和优待,所以就会被寄予更高的使命与责任。当父母的期望过高或压力过大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无力承担这些,因此会自暴自弃,甚至会产生消极厌世的念头。

纪伯伦写过一段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可以耳濡目染,而不是刻意标榜强调,更不能变成威胁、束缚孩子的手段。

不要用爱去绑架孩子,别让孩子为难了。如果再与孩子意见相左的的时候,试着对他说一句,“我的意见供你参考,做你认为对的决定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