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 打哈欠真的会 传染 吗

时间:2023-05-13 18:2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7230 评论:0

解释打哈欠行为原因的最早理论,可以追溯到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医师,公元前460年-前370年),他认为打哈欠是发烧的预兆,是一种去除肺部坏气的方法。

到了十七八世纪,科学家们开始挑战希波克拉底的打哈欠理论。这些新理论集中在循环系统,认为打哈欠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时提高心率和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改善运动功能和警觉性。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运动员在运动之前都会打哈欠。

然而,目前的测试显示,打哈欠后心率、出汗或大脑的电活动不会有明显增益。而关于本文所提出的解释,也并非一种已经得到行业一致认可的理论。关于打哈欠的行为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哈欠是最好的“调温计”

人在生命形成之初就会打呵欠——即使是在母亲肚子里未出世的胎儿,也会打呵欠。

蛇和鱼会打哈欠;猫和狗会打哈欠;而即便是还在母亲子宫内的胎儿,也会打哈欠。可能你在看完上面这张图之后,现在就正在打哈欠。

在动物王国,打哈欠似乎是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打哈欠,为什么群居哺乳动物(例如人类和其近亲)打哈欠会相互传染

正如研究打哈欠的专家们自己也会承认,打哈欠的习惯根本不算是这一研究领域内最热门的话题。不过,他们正在一步步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对此通常有这样一种解释——当我们张大嘴时,会吸入富氧空气。氧气进入血液后,会帮助坐在桌前昏昏欲睡的我们振奋起来

是不是听起来很可信?但可惜,这一解释实际上是种错误观念,佐治亚格威内特学院(Georgia Gwinnett 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史蒂芬·普拉特克(Steven Platek)说道。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打哈欠会影响血液含氧量、血压或是心率

一种假说认为,打哈欠真正作用的可能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大脑。

“打哈欠时——下巴伸展,嘴大张,长长地深吸气,再接着浅呼气——这可能是一种体温调节机制。” 安德鲁·盖洛普(Andrew Gallup),一位纽约州欧尼安塔的纽约州立大学(SUNY College)心理学教授这样说。换句话说,这就有点儿像散热器。

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盖洛普发现:将热敷包或冷敷包放在正看别人打呵欠视频的人的前额上时,这些人自己打哈欠的频率会受影响。当受试者额头上放的是热袋时,他们全程41%的时间都在打哈欠,而当放上冰袋时,他们打哈欠的频率降到了9%。

人的大脑要消耗40%的人体代谢能量,这意味着它比其他器官系统更容易发热。当我们打哈欠时,吸入的大口空气会穿过我们的上鼻腔和口腔,而这些区域的黏液膜覆盖有大量的血管,几乎直接投射到前脑。

盖勒普说,当我们伸展下颌时,输送到大脑的血流速度会增加。而与此同时我们再次哈气,吸入的空气会改变这股血流的温度,从而输送给大脑更低温的血液。

打呵欠时常会有这些动作:下巴伸展,嘴大张,长长地深吸气,再接着浅呼气。

在研究小鼠的试验中,人们发现它们打哈欠前大脑会升温。一旦这些小啮齿动物张开大口吸气,大脑温度就会下降。“这大致就像棺木里的钉子,打哈欠是大脑的冷却机制,而不是血液中增加氧气的机制。”普拉特克说。

打哈欠可能是社会性动物内在特性的产物:同理心

若把打哈欠看作是种体温调节机制,那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似乎总在要上床睡觉的时间或是刚醒过来的时候打哈欠。“在入睡之前,我们的大脑温度和体温处于整个生理节律过程中的最高点。”盖洛普说。当我们睡着时,温度会持续下降,下降的部分原因则是打哈欠。

但是,他补充说,“一旦我们醒来,我们大脑和身体的升温速度比白天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快。”当我们踉踉跄跄走向咖啡机时,会有潜在暗示提示我们多打哈欠。盖洛普说,我们平均每天要打8次哈欠。

对于早晨醒来打个酣畅淋漓的呵哈后总会精神焕发这一现象,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查明原因。普拉特克猜测,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一冷却下来就能更高效的运转,所以才能使我们变得更机敏。

出于生理需要而保持头脑冷静,这可能已经渗透到早期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社交网络中。“如果我看到有人打了个哈欠,这可能会自动暗示我的本能反应——如果打哈欠这个人的大脑正在升温,这意味着我既然和他离那么近,那我可能也需要调节下我的神经处理过程,”普拉特克说。这种潜意识的模仿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敏锐性,增强他们在群体中的生存几率。

这种模仿很可能是打哈欠具有传染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打哈欠可能是社会性动物内在特性的产物:同理心。对人类而言,这是种理解和感受其他个体情感的能力。

埃默里大学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Yerkes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员马修·坎贝尔(Matthew Campbell)说,我们产生同理心的方式是靠在自己身上激起某种特定情感。当我们看到某人微笑或皱眉时,我们会模仿他们来感受快乐或悲伤。同样,我们也会模仿别人打哈欠——当看到别人打了个哈欠,我们也跟着打哈欠。“这不是刻意要去体会你的感受,” 坎贝尔说,“只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向来如此运作,最后就成了这样。”

普拉捷克说,在大约60%到70%的人群中,打哈欠是会相互传染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看到打哈欠的照片、视频或读到相关文字,大多数人都会自发地做同样的事情。他发现,这种现象最常发生在那些在同理心测试中得高分的人身上。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进行扫描,他发现,在受到传染而打哈欠的过程中,大脑中激活的区域,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以及楔前叶(precuneus)部分参与了处理我们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过程。他说:“拥有这种设身处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意味着我们容易受到传染而打呵欠。”

据观察,打哈欠在人类近亲之间、黑猩猩、倭黑猩猩以及其他社会群居性的动物中有传染性。这就引出了一个必然问题: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既然有这种打哈欠互相传染的能力,是不是就进一步证明它们也有同理心?

打哈欠除了能相互传染,还非常有诱导性,也就是说对母语为英语的人而言,“yawn”(打哈欠)这个词代表的就是这个动作——标志着我们早已学会了用文字符号创造意义。当我们听到、看到、想到这个单词或这个动作本身的时候,我们脑中的这个符号就会 “被激活”。

“这么来说吧,假如你受到足够刺激,触到激活开关,那你就会打哈欠。”坎贝尔说。“这种情况不是次次都会发生,但却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到了某个临界点,你的大脑被激活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打哈欠。”

刚刚,你打哈欠了吗?

(原文转载自网络,侵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