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什么意思 和谐与共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5-04 02:3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9948 评论:0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万物中,许多古籍中都已有论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念,渗透于我国百姓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处世乃至国家政事等各个方面。

万物和谐 “和”在古代哲学中可上溯到 《周易》和 《尚书》, 《周易》用 “和”来解释自然界的和谐,认为世界和天地万物是有序的;阴阳和谐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原因,如果阴阳互补、和谐,则万物协调兴旺;反之,则丘峦崩摧、地震海啸,会招灾致祸;阴阳和谐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动态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流派,均将 “和”注入自己的思想理念中。老子的 《道德经》以 “和”为核心内涵,阐述了宇宙的自然哲学。由道产生的万物存在于阴阳二气之中,虽然体、用有异,然阴阳互相融合,处在 “和”的统一状态中,即使二气不断运动和转化,这种相对应、相反的性质,也表现为一种 “和”的境界。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顺从自然,以求天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人之生亦赖于这种天地之 “和”。

《内经》是先秦时期医学的精华,其中关于 “和”的论述与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更是 “和”的思想在医学方面的具体体现。 《素问》中 “和”出现 79次; 《灵枢》 中 “和” 出现 74次,如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将和提高到 “圣度”的地位。认为凡病皆由“不和”致之,治疗当“和”以所宜,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最终令人体达到和谐、和合、中和,从而确立中医学的思想原则。

在 《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中, “和”字约出现 81次,不仅概括了张仲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也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金匮要略》提出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说明人体正气充盛,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相互协调,就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而处于 “安和”状态。

人与天地自然之 “和”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其基点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人必须亲和自然规律,不违背,不逆转,从中体现和义。《内经》重视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四时寒来暑往,其气的变化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然。人必须与天地自然、四时节气相和,并据此提出了 “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

历代医家颇多秉循经旨者,如刘完素用药强调顺时令而调阴阳;李东垣认为必须考虑到四时的生长化收藏;清代医家程钟龄则提出:用药而失四时寒热温凉之宜,乃医家之大误等。人体整体之“和”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各系统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于此,“和”的内涵是指各不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协同、协调的关系,而 “和合”是协调人体各组织器官达成和谐的目的,以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五脏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并体现在运动之中。在人体气机运动方式上,医家重视 “脾胃中和之气”而强调脾升胃降,故脾胃为气机运动的枢纽,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同为人体气机运动的重要机制。升降相因,在运动中体现着克制。一旦任何一脏一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则会破坏整个机体的和谐状态,累及其他脏腑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人的心身是统一的,身,指形体、躯体;心,指心灵、心理、精神。身心关系,包含着形与神的关系、躯体与心灵(心理)、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亦称精神需要)的关系。总之,“和”乃 《内经》的核心理念,它对中医学的产生、发展以及临床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