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我的老师 魏巍写的我的老师全文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2020年3月6日诞辰100周年。
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34;鲁迅文艺奖金&34;。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1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人物履历:
1920年3月6日魏巍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魏巍少年入平民小学,后就读于乡村简易师范,15岁时父母双亡,靠誊写为生。
1937年12月,17岁的魏巍从郑州只身赴山西赵城县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参加八路军。该校后来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
1938年, 随营学校并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为第三期学员。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巍从抗大毕业后, 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魏巍始终在战斗部队任职, 在战火中成长,在战斗中进步。他在与一线官兵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浓浓的战友情,这为他后来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生活基础。
1946年3月19日魏巍与刘秋华举办了热烈而简朴的战地婚礼。
1949年4月,魏巍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骑兵团政委。这个团是傅作义起义部队改编过来的,成分非常复杂,有些官兵起义并不十分情愿, 魏巍在这个团工作十分危险。上任前,他作了最坏的打算, 把那个时期他写的诗稿交给了在晋察冀军区工作的好友孙犁代为保管。魏巍曾经说过,他不死,诗不死, 此去如不归, 诗也不会死掉。后来,孙犁把魏巍的这些诗选编好并于1951年出版了《两年》。
1950年5月, 魏巍调到总政治部,任学校教育科副科长、创作室副主任。从此,魏巍离开了作战部队,始终在总部和战区工作, 走上了专业作家和文艺战线的领导岗位。
1950年,魏巍调入解放军总政治部时恰逢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作为总政《谁是最可爱的人》封面派往前线的部队文化工作者赶赴朝鲜前线。1950年至1958年间,魏巍3次赴朝鲜。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隆重推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随即批示&34;印发全军&34;。
1953年,魏巍开始为长篇小说《东方》创作做准备。他认为要表现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只有通讯报道是不行的,要用长篇小说的体裁才能将这场伟大战争的历史纵深感和朝鲜战场、国内建设,工厂、农村的空间跨度充分反映出来。
1957年魏巍参加编写《华北解放战争史》。
1978年,魏巍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文化部长,后来担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聂荣臻元帅传记组组长。这一时期,是他文学创作作品盛出的时期。
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 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24日,魏巍因病于北京逝世。
文学特点:
作品思想观
魏巍年轻时是华北抗日根据地哺育出来的诗人(笔名红杨树),中年是著名的报告文学、散文作家,新时期则以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著称。魏巍的创作,贯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在这个根本点.上,魏巍以不同的艺术形式阐扬着、论证着。在魏巍笔端,,诗的语言也好,小说形象和画面也好,散文的境界和辞采也好,总是以思想的明澈、丰富和稳定为特色,以生活性的丰饶茂盛为凭依的。
魏巍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异常广阔,既有对重大事件的描绘,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点染; 既有对英雄人物忘我奋斗、壮怀激烈的讴歌,也有对男女间纯真爱情和自然界瑰丽景色的刻画;既有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颂扬,也有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鞭挞。雄伟和细腻,严肃和恢谐,抒情和哲理,在他的作品中有机结合,并见迭出。
报告文学
善于在浓烈的战斗气氛中来刻划人物,往往把艺术的镜头对准人物精神。闪射着特别耀眼的光芒的那一刹那, 显示他们的思想美、性格美。《汉江两岸的日日夜夜》中作者就在描写时删除了种种次要枝蔓,将全部光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使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和精神突现出来, 业且加以强化和渲染,因而艺术形象就鲜明而且富有诗意,于是这两个特写镜头,就深深地熔印在读者的心上。
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美、性格美,作者注意从生活中摄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精细入微的描写,表现战士们的国际主义思想感情。魏巍报告文学中的细节选择。注意到从刻划人物和揭示主题这两个方面的需要着眼。
在语言上力求个性化。他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资历、文化素养、气质习惯以及方言等多种因素,准确地突出语言中的&34; 这一个&34;,努力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魏巍报告文学中人物多,但各自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或刚毅、或深沉、或诙谐、或活泼,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其语言也是颇有个性特征的,每句话都以鲜明的色彩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风貌和思想感情。在《挤垮它》中作者描写了&34; 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当我不敢惹你吗? 我偏偏要惹惹你看,你就是老虎,我也要拔掉你两个牙性你就是大象,我也要扯掉你的鼻子! 同志们,站开一点,仔细看我的动作,我如果这么拔牺牲了,你们就接受我的经验,改个办法那么拔。 &34;这样豪迈、无畏的英雄语言。作者没有描述拔雷的过程, 而是选取了这么一段有着无比的英雄气概, 而又富于个性特征的话。
诗歌
诗大部分是反映部队斗争生活的,如《伏击》、《叩门》、《烟烟, 你喊起他们吧》。也有描写军民鱼水情和揭露敌人暴行的,如《好夫妻歌》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战斗风采是这些诗的共同特色,这些诗象一幅幅动人的人民战争的风俗画,使人想起那斗争的年代,人民大众觉醒的年代。他的政治抒情诗形式多样,有短小精悍的街头诗,有信天游式的民歌体,也有两句一节或四句一节的新格律诗。不论哪种形式,都诗意盎然,生活气息极浓。诗歌是魏巍运用文艺投入战斗时最早选择的武器。
散文
魏巍的散文作品, 投向&34;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什么样的感情最神圣,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34;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刚刚从旧中国脱胎而出的新中国社会上存在的巫待回答的、最普遍、最集中的思想问题 。
小说
魏巍早期的小说作品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着辛辣的讽刺和抗议。例如:《狂飙里的游丝》 《贞松凋翠录》。
后期的作品魏巍从生活出发,大胆地突破了&34; 左&34; 的禁区,在结构布局与人物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特别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魏巍高屋建瓶,对历史的宏观把握以及翔实的资料与艺术构思的珠联璧合。作品所采取的紧缩式结构以及对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借鉴与发展,,使情节紧凑、繁而不乱、简而不陋。
主要诗集:
1.两年
2.红叶集
3.不断集
4.魏巍诗选
5.黎明风景
主要小说:
1.长空怒风
2.地球的红飘带
3.火凤凰
4.东方
5.怀仁集
6.志愿军叔叔和朝鲜小姑娘
7.我爱老师
8.老烟筒
9.女将军
主要散文:
1.我的老师
2.谁是最可爱的人
3.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
4.依依惜别的深情
5.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6.春天漫笔
7.魏巍杂文选
8.幸福的华为勇士而开
9.话说毛泽东
10.壮行集
11.魏巍散文选
12.四行日记
13.新语丝
荣誉奖项:
1.任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朝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
2.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3.《革命战争》三部曲中的《东方》获得茅盾文学奖 ,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和首届人民文学奖
4.《地球的红飘带》获&34;人生的路标&34;奖及人民文学奖。
后世纪念:
抗美援朝61周年魏巍首座头像安置在上海奉贤海湾园 。
2012年4月11日福寿园园区内的魏巍纪念馆 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名由魏巍生前好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题词。馆内展出了魏巍生前使用过的衣柜、书桌、所穿衣物及百余件珍贵物品,还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阅读魏巍作品后写给他的亲笔信等。
魏巍在去世三年半后,遗骨归根故里河南省。魏巍灵骨安葬暨纪念像揭幕仪式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陵园内举行。
人物评价:
魏巍的一生都活在意识形态的敌我斗争中。他不是一个诗人,他只是一个战士。 魏巍在塑造各种英雄人物中渗透着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爱憎。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书写&34;最可爱的人&34;的灵魂是那样的圣洁。魏巍也无愧是&34;最可爱的人&34;,是他们那一代文学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明星陨落了, 但星光永留人们心中。
肖复兴: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作家肖复兴得知魏巍去世的消息后,唏嘘不已。他说曾与魏巍多次在文学活动上谋面,&34;他总是给人一种慈祥、平易近人的感觉&34;。
肖复兴说,在魏巍众多作品中,《谁是最可爱的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34;我记得当时读那篇文章时,我还在上小学,是从教科书上读到的。读完那篇散文让我莫名感动,惊叹作为作家的魏巍写出了这样感天动地的文章。&34;同时,肖复兴认为,属于魏巍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
徐贵祥:他是当代军事文学的旗帜
在军旅作家徐贵祥眼里,魏巍是一个言谈举止都很率真的人,他敢于在不同场合发表与众不同的鲜明观点。
徐贵祥认为,魏巍的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都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34;在当代军旅作家中,魏巍和刘白羽这两位作家是我们的旗帜,作为后来者,我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了先进的军事文学理念与深邃的文化内涵 &34;。
郑伯农(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
我是&34;文革&34;后开始认识魏巍的,半个月前,我到301医院看望了魏巍,当时他因肝癌已经病入膏肓,但他的精神依然很清醒。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对我说的一句话:&34;我被困在301出不来了!&34;他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总想出点力,虽然他的一些观点是可商榷的。有人说他是位红色作家,我记得他曾自豪地说自己,从里到外通透红,写作和思考就是从人民利益出发。魏巍一生始终是一名战士,在我看来,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
王尧(《魏巍散文选集》编者,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我和魏巍没有直接交往,但因为编辑他散文集的关系和他有书信往来,从信里面我能感觉到他晚年的落寞,而在过去他曾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作家。魏巍一生都秉持着无产阶级写作,虽然有些观点有待商榷,但我认为,他那代从延安走出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他们在1949年以后的经历都非常复杂,但不管他们后来持什么样的理想和观点,只要他们的写作遵循着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虽然写的是朝鲜战争的事情,但他对年轻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正面的,没有太多的政治历史痕迹。
在魏巍身上始终具有革命诗人的那种气质: 敏锐的感应, 饱满的激情, 并在他的文、小说、杂文、通讯创作中, 始终弥漫着一种诗的气息: 构思时诗的意境, 行文时诗的语言。
1945年,魏巍(右)在冀中平原。
1952年,魏巍(右)在朝鲜三登野战医院访问志愿军模范护士罗克贤。
1953年,魏巍在朝鲜战场和朝鲜儿童在一起。
1955年,时任总政创作室副主任的魏巍。
1988年,魏巍(右)在内蒙古哲里木盟访问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到的英雄战士马玉祥。
2000年10月,魏巍(右)和他笔下“最可爱的人”在一起。
2006年魏巍向同学们讲述他创作的《地球的红飘带》。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讲述者 | 魏巍和他笔下“最可爱的人”
来源人民日报
1951年4月11日,一篇名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抗美援朝战地通讯,发表在了《人民日报》头版。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后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魏巍。
作家魏巍
魏巍,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出生于1920年。17岁参军,一年后,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便于开展对敌政治斗争,12月份魏巍被派往朝鲜,负责了解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按计划,调查任务完成就可以回国,可无意中的一次谈话,让魏巍改变了主意。
1950年12月 魏巍第一次赴朝
整整三个月,枪林弹雨,炮火连天,魏巍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采访。回国后,写下了这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用三个故事,让全国人民认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了解了他们的纯洁和高尚、坚韧和刚强、淳朴和谦逊。自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了人民军队代名词,延续至今。
“抗美援朝”题材是魏巍众多文学作品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创作。除了收录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集中的18篇,他还用20年的时间创作出了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获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在战场上,魏巍冒着炮火记录下了战士们的英勇与无畏。而在和平年代,他笔下那些“最可爱的人”,也依旧以朴实无华的方式继续深化着这个主题。
左为李玉安,右为魏巍
1990年2月,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带着残废证和一本编有《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初中课本,找到了驻保定的原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他,就是文章中写到的、“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烈士之一李玉安。此时,距离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40年了。
经过了解得知,原来李玉安负伤后被一名朝鲜人民志愿军救下了战场,之后辗转回国,隐姓埋名成了一名看粮库的普通工人。从复原到退休,他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曾16次被评为粮库的先进工作者。
魏巍与“活烈士”们的合影
此外,文中的“活烈士”井玉琢,以及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孤儿的马玉祥,也相继被找到。“这些人在战场上是英雄,在新时代的建设中,也做了很多突出的贡献。比如马玉祥,为了做好革命教育工作,每年要骑着自行车在各单位、学校宣讲200多场。”
2018年7月,在魏巍逝世十周年之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魏巍的儿子魏猛新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李玉安、井玉琢、马玉祥,这些英雄战后的故事被收入其中。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在战场上经历炮火硝烟,有着特殊的时代印记。但站在新时代的潮头,这些“最可爱的人”至今仍闪耀着光芒,那些坚硬的力量依然是新时代奋进的源动力。
黄圣苏整理。
版权声明: 本号(站)发布内容只为网友分享交流。其中源自网络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如有不妥敬请持权属证明通知我们及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