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舍利子 心经中提到的舍利子是什么意思
前一篇关于纪录片的文章,我为大家讲述了春秋时期神秘的中山国的故事,今天接着依据纪录片《中国考古探秘》第一季的第5集,为大家讲述佛教圣物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及其背后的故事。
《中国考古探秘》第一季的第5集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立者,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他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天尼泊尔南部与印度北方邦交接的地区),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相传释迦牟尼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恼,他舍弃了太子的生活,出家修道,想为世人找到解决这些苦恼的办法。他遍访先贤明哲学习他们的哲学思想。35岁时,释迦牟尼在伽耶(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创立了佛教。人们称他为“佛祖”或“佛陀”。后来佛祖和他的门徒们在恒河流域,一边传教,一边不断完善丰富佛教思想体系,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佛祖
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于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的迦夏城郊)涅槃。佛祖去世后,弟子们火化了他的肉身,相传佛祖火化后留下了未烧尽的一块头顶骨、两块指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的结晶体。
一般佛教高僧大德去世后遗留下的肉身或者火化后未烧尽的骨骼、骨灰、产生的结晶体都被称为“舍利”或“舍利子”。没有腐烂的肉身被称为“全身舍利”,一般会被塑入佛像中,称为“肉身菩萨”。我国著名的六祖慧能法师、释地藏菩萨、永慈法师等,他们的遗体就按照他们的生前遗愿做成了肉身菩萨。佛教《金梵明经》中就记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可见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都是极其珍贵的圣物。
六祖惠能法师肉身坐像
在释迦牟尼佛去世后的250年后,古印度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就是阿育王。阿育王生活的年代在我国的战国末期。他早年好战嗜杀,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孔雀王朝。晚年的阿育王笃信佛教,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八万四千座供奉释迦牟尼的佛舍利塔。在古印度,一般僧人死后都要火化,火化后的骨灰、舍利子等遗留物一般埋在地下,高出地面部分的建筑物就叫塔,相当于中国人的坟堆。收藏舍利的容器,可以埋在地下,也可以供奉在塔室内。我们中国的佛塔就是按照佛教的习俗结合中国本土建筑风格发展出来的。
法门寺新修的佛塔
为了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阿育王派出大量佛教高僧分别携带部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到四周各国传法。携带到我们中国的佛舍利有19份,包括今天所讲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些释迦牟尼佛舍利大约是在秦始皇时期传入我国的,在东汉时期佛教逐渐在中国扩大影响,在汉桓帝刘志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佛舍利宝塔,其中最早设立的就是阿育王寺中的佛舍利塔,东汉阿育王寺也就是现今的法门寺。相传每隔30年,中原王朝的皇帝会开启一次阿育王寺的佛塔,迎佛祖舍利于皇宫内供养一段时间,然后将佛祖舍利送回寺内,再次埋藏。
由于历史上在南北朝时期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反对佛教,佛教一度处于低谷期。到了唐代佛教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法门寺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家寺院。在200多年间,中间虽然经历了唐武帝(李炎)的灭佛运动,但仍然有8位皇帝六迎两送供奉过法门寺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到了晚唐时期,为了祈祷佛祖保佑大唐王朝改变颓势,唐懿宗(李淮)最后一次将佛祖真身指骨舍利迎入皇宫供奉。但是很快他就驾崩了,年仅12岁的唐僖宗(李儇xuan)匆忙在公元874年将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送回法门寺地宫封存。没想到这一封就是1113年。
1981年秋,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一座佛塔在一场暴风雨中倒塌了半边。佛塔的倒塌使当地的僧侣信众非常悲伤。因为他们世代相传:佛塔下的地宫内埋藏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但是谁也不敢肯定这个传说究竟是真是假,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下来了。
1986年陕西省政府决定重建法门寺,为了配合法门寺的修建工作,在1987年2月对法门寺佛塔进行了发掘。经过三个多月的发掘,唐代所建的法门寺地宫被清理出来。
法门寺地宫剖面图
法门寺地宫由:三道石门、甬道、地宫前室、地宫中室、地宫后室等部分组成。
第一道石门打开后,甬道上铺着厚厚一层铜钱,其中用玳瑁制作的13枚纪念币是中国考古的首次发现。在第二道石门前发现了两块刻满汉字的石碑,碑文中明确记载了从阿育王分送舍利于法门寺供奉,到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特别是唐代帝王供养佛骨舍利的盛况。从历朝历代皇帝对佛骨舍利的重视程度来看,法门寺地宫中收藏的佛祖舍利应该是真的佛骨舍利,而且是确实存在的。碑文还记载了为供奉佛骨舍利而捐献的物品名称、数量以及捐献者的姓名。
法门寺地宫物品碑
在地宫前室的地面上堆积着大量的唐代丝织品,根据碑文的记载里面有女皇武则天、惠安皇后捐献的裙子。但是这些丝织品由于年代太久远了,大部分已经碳化了。庆幸的是有五件簇金绣衣服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簇金绣衣服上的金线细达0.06?0.1毫米,就算是现代的高科技技术也很难做到这样细的程度,1000多年前的唐代却可以完全用手工工艺做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正是这些镶嵌在蚕丝中的金线保护了蚕丝未被氧化,才使我们有幸见识到了大唐丝绸的真容。在地宫前室的尽头一角,发现了一座汉白玉石塔,这座后来被称为阿育王塔的汉白玉石塔,高约80厘米,四面绘有精美的彩色浮雕,浮雕颜色艳丽,就好像刚画好不久。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就在这座塔里呢?
法门寺地宫发现的簇金绣衣服
法门寺地宫阿育王塔
随后对地宫后室清理时发现了121件金银器、各种珠宝玉器400多件。其中有两个鎏金银质香囊构思奇巧,为了防止香囊内的香料洒出,制作者专门在内部设置了和今天航海、航天时采用的陀螺仪一样原理的平衡装置。还有一件鎏金银锡杖是世界上最大、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鎏金银锡杖
鎏金银质香囊
鎏金银质香囊内的平衡装置
考古挖掘最后清理了地宫中室,地宫中室里放着一个巨大的汉白玉灵帐,上面雕刻着非常精细的花纹和佛像。在灵帐顶部放着三件用纯金螺纹线和丝线织作的袈裟。在灵帐旁边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被唐人赞誉为&34;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34;的秘色瓷器。还发现了一些对于当时来说非常珍贵的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制品。另外还发现了包括唐僖宗用过的几套鎏金茶具。地宫中室发现的一切东西都与佛教有关。那么我们苦苦期待的佛祖指骨舍利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法门寺地宫发现的具有伊斯兰风格的上釉色玻璃盘
唐代秘色瓷
地宫中的发掘已接近尾声,只有前室的阿育王塔、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和后室丝绸大包裹没有打开。工作人员开始打开丝绸包裹,光彩夺目的宝函露了出来。宝函一层套着一层,最外面的是檀香木宝函,接下来是金、银、玉、珍珠镶嵌的各种宝函,一共有八层宝函。最里面是一座闪闪发光的纯金四门小塔,打开后,金座子上有个像手指一样的银柱子,上面有一截和碑文记载一模一样的管状物体。大家激动地跳起来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佛祖指骨舍利?激动过后人们才发现这只是玉制仿制品。真正的佛祖指骨舍利难道早已不在法门寺地宫了?
放置佛骨舍利“影骨”的宝函
就在人们失望之极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发现地宫后室一块地面有被动过的痕迹,很快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密龛,密龛中发现了一个铁函。打开铁函,里面是一层鎏金银函,然后是一层檀香木函,木函里有一个镶嵌着宝石的硕大水晶棺椁,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玉棺里赫然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释迦牟尼佛祖真身指骨舍利。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34;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34;形状与《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文志》和法门寺地宫碑文所记载的完全吻合!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世上唯一的佛祖真身中指骨舍利,终于显世了!
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
放置佛骨舍利的水晶棺
放置佛骨舍利的玉棺
接下来几天,人们在阿育王塔和汉白玉灵帐中发现了两枚玉制仿制品中指骨舍利。
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一灵骨,三影骨
在1987年5月5日至12日,法门寺地宫打开期间共发现有4枚舍利。其中三枚为白玉所制,这三枚都属于&34;影骨&34;,和&34;灵骨&34;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4枚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同样神圣!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说的那样“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影三江”!
释迦牟尼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的发现引起了佛教界的轰动,佛指舍利曾经远赴中国台湾省、泰国、韩国等地区供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瞻仰膜拜。法门寺也因此成为佛教的著名圣地,每年吸引着大量全世界的佛教徒来此瞻仰膜拜佛祖真身指骨舍利!
重修后的法门寺
下期继续为大家讲述其他的“中国考古探秘”的故事。关注我,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