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歌词 《不懂》歌词

时间:2023-04-23 15:5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6392 评论:0

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唐志军版人物海报。

这大概是演员杨皓宇从影以来最“受宠若惊”和最“忐忑”的一段时间。近日,由杨皓宇主演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正在全国范围内热映,豆瓣评分高达8.3。杨皓宇在片中饰演的《宇宙探索》杂志主编唐志军,是一位“民科”(不被官方认证的民间科学家的简称)狂热分子,既执着、又疯癫,这个极其特别的角色,是集合了清高失意与浪漫诗意的矛盾体,最后他在溶洞的一场戏,更是在喃喃自语中,将孤独与悲伤上升到了“神启”式的高度,也让杨皓宇这张出演了将近80部影视作品的“熟脸”被更多观众记住,纷纷评论他“不疯魔不成活”的表演堪称“神级”,甚至他的朋友在给他留言中直接表示“这次表演不给杨皓宇一个最佳男主角,我死不瞑目”。提及“演技担当”之事,杨皓宇急忙笑着说,“那真不至于”。

意外的是,“忐忑”“焦虑”却是杨皓宇在接受新京报独家专访中多次提及的词汇,分明已经有这么高的业内口碑和观众的赞不绝口,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淡定谦逊,始终坚定认为角色能塑造成功,最大的功劳应该属于导演,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演员的本职工作,“大家喜欢唐志军这个角色,那是导演孔大山一点点费尽心血给大家呈现的,因为你们不知道我重拍了多少条,或者哪些状态是不对的,是导演把所有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所以大家说我演得好,我很惭愧,业内外这么多好评,着实让我受宠若惊。”

至截稿前,4月1日上映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票房已经接近6000万元,聊到这个“俗”话题时,杨皓宇真诚坦言,票房也算是让他特别关注的一个点,“口碑这块不太担心了,我真的希望它能有一个好票房。因为这是给那些愿意给非主流电影风格冒险投资的人应有的回报,也是对创新探索的电影人的一种信心鼓励,因为它太特别,能让大家看到中国电影的另一种可能性。”

遇到唐志军很幸运,把自己交给导演即可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人公唐志军,是杂志《宇宙探索》的主编,他执着坚信在浩瀚宇宙中,一定有除了人类以外其他生命存在,例如电视机上的雪花噪点其实就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为了探索宇宙,他几十年如一日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这个又怂又啰唆的中年大叔,满嘴都是“过载”等术语,已经日渐疯癫。虽说“不疯魔不成活”的角色演起来很过瘾,但唐志军身上那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却真正吸引到杨皓宇,“事实上,我在以往遇到的、能为自己曾经的梦想坚持到底的角色并不多,甚至大多数演员都很难遇到这类电影和这样的角色。唐志军这个角色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这个剧本是很黑色喜剧的,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也能让人热泪盈眶进行解读。从事业上来说,唐志军一进这个单位就持续热爱他的事业,直到杂志最后一期都全力以赴;二是他和孩子的相处,尽管笔墨不多但情感极其浓烈,他身上有很多值得观众反思的点,这个角色激发了我太大的创作欲望。”

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杨皓宇饰演的唐志军是一位“不疯魔不成活”的“民科”。

唐志军这个“民科”角色执着得令人心疼,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如何把握好角色疯癫和执着之间的表演尺度,成为杨皓宇面临的难题。上映后,他塑造的唐志军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他却把这个归功于自己与导演孔大山之间的相互信任。收到剧本,征得导演同意后,他决定在创作过程中尽量理解导演表达世界的方式,忘掉自己过往熟悉的创作方式,他信任孔大山,孔大山也信任他,“这次拍摄就是把自己交给导演,彼此信任,全力冲击一个目标,全部用了导演的表演体系,后来我觉得这样真的很好,你愿意改变自己,就会有所惊喜。”

就用最纯粹、最简单一面完成这个角色

像《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样一部“伪纪录片”风格或者说作者观点浓重的影片,能否带动观众投入和共情,其实就是要看主人公唐志军这个角色是否能够成功建立,这个答案其实观众已经给到:“杨皓宇在电影中的表演堪称完美,他不仅能够诠释唐志军的喜怒哀乐,更能将其复杂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志军这个角色外表上看似书呆子气十足,其实内里复杂多面,向外寻找外星人,向内寻找自身精神世界的安放,冷暖自知。为了精准塑造好人物,杨皓宇为这个角色设计了很多生动细节,比如常念叨一些术语、讲话后常会加“嗯”表示肯定等,立刻就让一位“民科”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在银幕上活色生香起来,可见表演者的良苦用心。

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唐志军正试图通过电视机的雪花噪点接收“宇宙信号”。

新京报:唐志军的形象让人过目难忘,简单略显凌乱的发型,不常擦拭的厚镜片眼镜,从年轻穿到中年的同款式长外衣,说话时特有的节奏感,夹杂的“过载”等术语,你在创作时为这个角色设定细节提出过哪些建议?

杨皓宇:按照剧本、接受剧本,因为导演和编剧对唐志军的了解会比我了解的时间更长,从一开始构想这个项目,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演员定妆、试拍,他们所做的功课比我多得多,他们能够掌握唐志军的一切。我听说导演孔大山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孔大山曾创作过一部短片《春天,老师们走了》,其中的老师角色是由他父亲饰演的),这可能也让他想到了最初唐志军的形象,大概就是熟悉的父亲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映射,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结在里面。所以在剧本表达上是细腻成熟的,演员能遇到这样的本子太难得了,我不用太动脑筋,就用自己最纯粹、最简单的一面完成这个角色。

新京报:年轻时代的唐志军也是你演的,怎么这么完美地做到重返旧时光呢?

杨皓宇:归功于特别厉害的化妆老师,这个妆每天得画将近三个小时,几乎掀起了我整个头盖骨(笑),头部沾了很多高强度的胶水,拼命往后扯,再把下巴后面的皮也拉过去,我觉得自己都快变形了(大笑),这次就用物理的方法,再加上整个拍摄手段特别朴质,在造型上就很贴切。

新京报:有些观众说这部影片几乎没有“特效”,毕竟我们的电影工业科技一直在进步,你可曾建议过导演可以用一些科技特效的辅助?

杨皓宇:我建议过,但这时导演就双手一摊,简单回答了两个字——没钱(笑)。这也正是这个电影宝贵的东西,没钱我们也可以做出好东西,还获得现在这种视觉呈现。其实做电影,要么费钱,要么费心思,有钱就费钱,没钱多费心思,如果什么都不付出指望票房好、效果好,几乎不大可能。

推动科幻发展意义要大过票房数据

杨皓宇很爱科幻,他和很多狂热的科幻迷一样,《飞碟探索》《奥秘》等杂志都是他年轻时候的枕边读物,他把这些杂志的封面压在枕头底下,或者压在桌上的玻璃板下。在杨皓宇的回忆中,除了影片《霹雳贝贝》以外,他在小时候能看到的国产科幻作品比较少,外国的科幻影视作品《火星叔叔马丁》《铁臂阿童木》是让他深感震撼的作品,他对科幻的热情大多来自进口片,也曾幻想着如果火星叔叔和阿童木就在身边那该有多了不起。直到国产科幻电影里程碑式作品《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杨皓宇在片中饰演发电机工程师何连科,最后为插上关键的插头而牺牲),这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影片能让现在的孩子可以寄托自己的科幻梦想,“这是特别了不起的地方,这次《流浪地球2》剧组费尽心思和很多地方的中学生、大学生交流,这个很重要,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想象力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已经完全超越了票房、商业的范畴,这是硬核电影能够做到的东西。”

杨皓宇在《流浪地球》中饰演发电机工程师何连科。

杨皓宇说,一路走来,他真心对如今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热潮感到高兴,尤其亲身参与了、目睹了《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诞生,他认为这部作品给电影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原来科幻电影没钱也可以拍,撇开科幻类型等元素,也可以将它当成生活片、情感片去看,它的不确定性或许就是这部电影最美妙的地方。”因为唐志军这个角色的表演获得了外界认可,但在杨皓宇心里,自己离理想的目标、真正的“神级”作品还差距甚远,豆瓣开分8.7的超高评分,观众的夸奖,他更多认为这是一种鞭策,“从艺术角度来说,还需要有很多的精进,我非常想,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些观众会想到这个作品,从这些作品里获得面对生活的力量和勇气,这样的话,就挺了不起的,说明这个角色是有价值的。”

新京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民间盛行的气功热、飞碟热等盛况,你还记得吗?哪些场景和细节有助于你创作唐志军?

杨皓宇:太有印象了,有个晚上和喻恩泰(曾与杨皓宇在剧集《龙门镖局》和影片《扬名立万》中有过合作)聊过这些,他有个发小特别逗,每天是真的会站在天台呼唤外星人,因为觉得自己的功力不够就去练气功,因为呼唤外星人必须和气功结合在一起,然后用意念再次呼唤。包括我中学时有一架飞机模型,那是我最宝贵的玩具;后来我还做了个马达,做完后找到一些铜丝缠绕着,模型它自己就能转,当时我觉得很神奇,甚至认为再稍微努力一下(坐着飞船)可能就遇到外星人了(笑)。

新京报:有传言说导演孔大山在执导这部电影以后就不拍电影了,但很多观众想继续看到你们的合作,有没有劝他继续拍下去?

杨皓宇:我觉得他一定会(继续拍片)的,这些年的生活积累,让他在这部作品中迸发出来。生活依旧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动力和压力,当这些力量足够强的时候,他的创作一定会再次汹涌而出。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大山面对生活,一定有他想说的话,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尤其他现在的才华,若是要出去挣钱有大把机会,但他更注重的是自我表达,就暂时让他想怎样就怎样吧,但他一定会再和大家见面。

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唐志军正在讲解“外星人”。

新京报:你一向爱惜自己的羽毛,经历这次成功的“宇宙探索”之后,会让你在今后挑选角色时更加严格吗?

杨皓宇:倒也没那么严格,我基本上不太挑的(笑)。我一直敬佩香港的一些演员,也无数次说过,演《东邪西毒》(抽象文艺)和《东成西就》(疯癫搞笑)的是同一波演员,这才是优秀演员应该做的事情。说实话,我这些年饰演的一些角色能被大家记住,大概是因为我不放过每一场戏,不放过每一句台词。无论角色多大、多小,我都是这么演;这部作品只有一场戏,也这么演,工作态度是一样的。我相信观众会记住这些用了心思饰演的角色,所以我并不怕剧本的多样化,只要有机会,我就愿意为我所喜欢的职业尝试。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