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主要观点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本书,今天我们介绍第十卷的内容。前面我们介绍了,在第九卷之后,其实都是这本书的辅证和注解的部分,不是核心的内容,在这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再次讨论了:“一”和“实体”的关系,尤其阐述了“一”的内涵和意义,这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不是实体?在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看来,“一”是万物之母,“一”是连续不可分割的,而且“一”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中,实体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的“一”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吗?亚里士多德否定了这种观点。
存在和一都是所有表述中最普遍的,但是它们并不存在于任何范畴之中,换句话说,它们并不没有具体的内容,就像我们说:“一个张三”和“张三”,这两个说法是相同的,虽然增加了“一”这个数量,但是这两个表述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内容。我们说的张三,其实就表述了一个张三。
那到底什么是“一”?亚里士多德详细分析了“一”的四种含义。一在运动中表示连续性,是不间断的;一在形式中表示整体性;一在数目中表示不可分割的个体,每个个别事物都是数目上的一;一在思维和认识中表示不可分割的名称或者概念。总之,一表示连续的、整体的和不可分割的。从根本上说”一”是所有事物的尺度,但是”一“并不能独立存在,并不能单独表示“这个”,一不是实体。
那“一”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呢?一虽然不是实体,也没有具体的内容,但是“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一”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对立面“多”,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一”,我们才能认识“多”,一和多是对立的概念,相互对立就是相互否定,多是对一的否定,一也是对多的否定。亚里士多德明确区分了“对立和差别”的关系,有差别表示他们有相同和相异之处,但是对立则表示几乎没有相同之处,是完全不同的。正如一和多,无和有,善和恶一样,它们是完全对立的,而不是有差异。
而且相较于“一”我们对“多”的感知更强烈,我们对事物命名和理解,其实是建立在“多”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的基础上。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就等于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一”,从而没有办法被认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感知和认识,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多”的基础上的,而之所以有“多”,正是因为有“一”的存在,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洞见。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从它的对立面来得到它的名称和解释,从可分得到不可分,因为众多和可分要比不可分更加可感,因此在定义上众多要比不可分在先,这是由于感觉“。也就是说,我们能感知的是事物的差异,我们对事物的命名是建立在事物差异或者可分的基础上的,如果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一”,那实际上我们就无法区分事物,也无法认识事物,更没有办法形成认知了。
这里亚里士多德表达了,虽然“一”不是实体,但是“一”对于我们认识实体是不可或缺的。亚里士多德论述“一”和“多”的关系,类似于道家思想中“无”和“有”的关系,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常识上我们很难理解,万物是如何从无到有的,从一到多的。
但是这里的“无”其实就是作为整体的“一“,或者说作为整体的“道”。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因为是一个无差别的整体,没有对立面,所以无法进行命名,所以,可以说它就是“无”,这里的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法区分,所以没有名称。
而只有从整体中分离出了“有”,我们才能进行命名和区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从一到多的过程,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是“有”,但能区分“有”的前提是作为整体的“一”。虽然亚里士多德和道德思想的“一”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是作为多的对立,正如无是有的对立,有了“一和无”,我们才能认识到”多和有”。
关于对立,亚里士多德在这一篇还区分了四种不同的类型:相反或者矛盾、丧失、相对和相关。对立表示最大的差异,而其中最为极端的当然是作为“矛盾”的对立。在所有的对立物中,矛盾是最极端的一种,因为矛盾是不存在中间物的,也不存在中间状态。不相等和相等是矛盾的,善恶是矛盾的,同时,不相等也是相等的丧失,恶也是善的丧失。而在所有这些矛盾和丧失中,一和多是最初的一对矛盾。
好了,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了第十卷的内容,其中重点谈到了“一”和“实体”的关系,虽然一不是实体,但是一作为多的对立面,是我们命名和理解事物不可或缺的。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收藏,并持续关注我,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