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的意义

时间:2023-04-20 01:1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9622 评论:0

| 视界说Talk

编辑 | 视界说Talk


前言

“郑和下西洋”是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先后航行七次,直到宣德时期才结束的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于永乐三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

在这七次航行中,郑和带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先到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合,然后一同出发前往福州长乐太平港,在那里伺风扬帆远航。

郑和的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东非和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

一、郑和生平

郑和是明朝著名的宦官,出生在云南昆阳,在入宫之前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三保

洪武十三年(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在云南的元朝势力,派兵征讨云南,发动明平云南之战。

那时的明朝大军副统帅蓝玉,下令把所有战俘统一运送至南京,在南京把战俘集中阉割后,分配至各大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府中当下人,年仅10岁的郑和也在其中。

刚开始,郑和与其他孩子一同被留在军中当秀童,后来蓝玉逐渐发现郑和有着这个年纪难得的沉着冷静和成熟稳重,深受蓝将军喜爱,就让郑和一直跟在自己身边。

郑和14岁那年,随蓝将军回到南京宫中,蓝将军不忍心再让郑和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就将郑和送给了那时还是燕王的朱棣

在燕王府中,朱棣看中了郑和的聪明伶俐,便让他当起了自己的亲信。

如果这还不能体现朱棣有多喜欢这个孩子,那么朱棣挑选学富五车的官员来府中给郑和授课,还让郑和随意翻阅府中的藏书就足以说明问题。

要知道郑和当时只不过是个下人!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郑和很快也学识渊博、出口成章。

朱棣曾这么评价过郑和:

“内侍中无出其右!”

青年时期的郑和身材魁梧,才高八斗,思维敏捷,每次都出色完成燕王指派他的任务,备受朱棣器重,后来还在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

他们之间也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主仆关系。

郑和因战乱而结识了朱棣,战争仿佛成了连接他俩的桥梁。

或许是命运使然,后来又是因为战乱(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不敌南军主力,差点战死沙场,好在郑和救主有功,让朱棣保住了性命朱棣也一直对郑和心存感激。

战争历时四年,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势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

同年,朱棣即位,为明成祖。

朱棣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来表彰郑和立下的赫赫战功,报答郑和的救命之恩。

同时将其升迁至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二、“郑和下西洋”的具体历程

郑和懂兵法,有谋略,骁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和独到的军事理解。

郑和年少时就跟随蓝玉将军在军中长大,成年后饱经战火洗礼,随朱棣参加了数次重大战役,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被朱棣视为心腹。

也正因如此,朱棣授予了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两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

郑和也不负众望,在随后的七下西洋中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

  •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大明水师造了62艘长44丈,宽18丈的大船。

朱棣命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士兵两万八千多人出使西洋,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

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在古里建立碑亭,碑文写道

&34;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34; 。

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稍作休整后,就动身进行第二次远航。

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锡兰、古里等国。

永乐七年七八月间回国。

郑和专程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立碑为文。

碑文中记载

&34;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34;。

此碑后来在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证明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历史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此次出海除了郑和的船队,还有姚广孝费信和通译马欢跟随一同出行。

先后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于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于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

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34;麒麟&34;(即长颈鹿)。

  •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途经泉州,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于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今孟加拉)方向出发。

但在航行途中遇到风暴,史书记载

&34;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34;

郑和船队中道返回,于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

明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为由,下令停止郑和一切出海远航的行动。

  •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1年)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在宣德八年(1433年)时,62岁的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病逝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

船队在太监王景弘的率领下返航,在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回到南京,宣宗将郑和厚葬在南京牛首山南麓。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过的城市和国家共有36个

福建长乐县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开洋之地,当年庞大舰队也多次驻扎在此。

这里不仅有郑和当年亲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还有在郑和七下西洋影响下形成的&34;十洋街&34;

三、“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

然而,关于郑和船队多次出海航行的真正目的,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

在正史记载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以下四点

  • 和平外交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动荡,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相互争夺,战火不断。

一方面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不停对外扩张,疯狂欺压周边国家,甚至还杀害明朝使臣,不让他们向中国朝贡。

另一方面海盗猖獗,海上航线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这种局势下,朱棣制定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维护周边和海上安全。

  • 国家安全

在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是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留势力

元朝末年,日本国爆发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逃亡到中国沿海烧杀抢掠,尤其到了朱元璋执政期间,变得异常猖獗。

朱棣即位后,海陆两方面对明朝安全都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在陆上选择迁都,并且亲征漠北;在海上组建了郑和舟师,实施战略包抄。

  • 发展传播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除了政治目的外,还有一定的经济目的。

郑和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还传播中华文化。

其中就包括先进的中华礼仪儒家思想历法制度度量衡农业技术建筑技术医术等等。

  • 开拓航线

郑和大规模的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推向世界顶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的“大航海时代”铺平了道路。

二是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考察,搜集大量科学数据。

三是对航海区域进行战略布局。

但在一些学者、学术研究和野史中,认为朱棣下令让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平息民间的不满。

在第三次下西洋中,姚广孝跟随出海的史料,也给这个观点提供了佐证。

《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34;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花往诣彼国(指锡兰,今斯里兰卡)供养当就礼,请佛牙(释迦牟尼的牙齿,传说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耀,于永乐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师。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34;

还有学者分析道:

“姚广孝参与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这说明第三次下西洋显然是朱棣事先计划好的,否则就不会派出姚广孝这样级别极高的官员。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39;迎佛牙&39;!”。

至于朱棣为什么要派遣船队不远万里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

还有人指出,是因为朱棣在建文帝时期篡位登基,他大费周章迎回“佛牙”就是为了巩固他的正统地位,平息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佛牙舍利

这种操作之前的帝王也用过。在古代封建观念的影响下,这招有奇效。

当然,正史的记载不一定就是真的,学者和野史的观点也并不全无道理。

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可能这也是历史最神秘、最奇妙的地方吧。

四、“郑和下西洋”对后世的影响

说到“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就不得不说一个地方——斯里兰卡,也不得不提一块碑——郑和碑。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进出斯里兰卡,每次都会去佛寺烧香、布施、祈福。

而郑和本人只有一次没有下船拜访伊斯兰卡,也就是最后一次出海航行,62岁的郑和积劳成疾,实在没法下船。

1409年,郑和亲临斯里兰卡,在南部城市高尔的一个寺庙,布施大批礼物,并在此树立了著名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碑文描述了明朝皇帝派遣郑和远航,拜访周边国家,来到斯里兰卡布施香礼的史实,表明郑和此行是和平之举。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沿途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表明大明王朝“政治、军事、经济”三位一体的国际目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海权意识的觉醒。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自打唐宋元以来,对外贸易己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初期因为征战不断,国库空虚、民生凋零,向海外发展贸易已是国家财政重要策略,也是大势所趋。

明代《殊域周杏录》卷九“佛郎机”记载

“自永乐改元,建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 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

其次,从军事战略上来看。郑和七下西洋,不仅说明了大明水军的海权能力,也证明了明朝大力发展水军的海权战略价值和意义。

再次,从政治外交上来看。郑和下西洋的海权战略,不仅极大提高了了大明王朝的国际威望,还构筑了早期中国的政治外交话语权。

根据《明实录》记载,洪武至正统的80年间,亚非国家对明朝派使节694次之多其中以郑和下西洋期间的永乐王朝最为昌盛,仅21年间来使约318次,平均每年来访约15次。

最后,从历史意义上来看。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丰富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而且他的海权观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郑和的随员马欢著有《瀛涯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费信著有《星槎胜览》,以及郑和本人的航海行程记录《郑和航海图》

这些珍贵的文献记载了船队所至各国的情况,为后来中国与别国友好外交开辟道路。

《郑和航海图》

郑和下西洋的海权观念,还深刻影响到明中后期的海防思想,使得朝野上下认识了海防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左右着国家的命运

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豪杰中,郑和不但因“先于西方人航海,胜于西方人技术”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

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一种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鸿鹄之志。

郑和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

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老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解析 [M]《历史教学》 2022年第3期.

[2]王光尧.永乐皇帝的麒麟——海外考古调查札记(四)[M]《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7期.

[3]王文静.南京牛首山周边郑和下西洋相关文化遗存[J]《江苏地方志》 2021年第1期.

[4]张晓东.郑和下西洋的海权性质[M]《史林》 2021年第4期.

[5]林婧.长乐太平港《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史学价值[M]《福建文博》 2020年第3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