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s什么意思 fwb和ons区别
一说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你可能会伸出手指说出一大堆来,如手术、化疗、放疗、介入、靶向、免疫、中医药、心理干预、功能康复等等。可是,当我问你:“你是否关注了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的时候,估计有些人会说:“我会给患者最好的吃喝,关键是他吃不了多少”。接下来,待我再问:“在整个肿瘤治疗期间,你是否因为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而去过医院的营养科就诊”的时候,估计此时给予我们肯定回答的人数不及千分之一二。
说起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如果你再过于强调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他们可能会觉得很纳闷,因为在他们的眼睛里恶性肿瘤原本就是一个营养不足,消耗严重的疾病,难道加强营养会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吗。这也是在肿瘤患者的疾病诊疗过程中,营养问题极其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而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据肿瘤营养学与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不仅持续性处于较高的比率,而且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全部病程。在这其中,约有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约20%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在我国,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7%。营养不良是严重影响患者疾病诊疗、治疗反应、生存时间、生活治疗和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也有人称恶性肿瘤其实也是一种营养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疾病本身就是一个增加人体能量消耗的过程,如此可以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弱、纳差、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加之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要比同等正常细胞快,增殖不受机体调控等因素,其能量的消耗自然也较大。其次,在目前实施的抗肿瘤治疗中,化疗、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腹泻、味觉改变、食欲减退、各种炎症性改变、食物摄入、消化、吸收减少、障碍等都是引发患者营养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诊疗过程中因为治疗原因、治疗手段而产生的一些生物因子、介质等也是导致患者营养恶化的主要因素。当患者出现了这些营养不良的问题以后,肿瘤患者的诊疗将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性,甚至不亚于在战场上无防护性措施的冲锋陷阵。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发生,增加放化疗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了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经济消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早即出现恶液质表现或程度较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由此说来,一位患者拥有好的营养状况、状态无异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般。这就要求每一位临床肿瘤医生的脑袋里要有一个肿瘤营养的意识,同时也要学会评价、判断患者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邀请营养科专家配合完成。在目前的临床上,一般来说接诊的临床医生需要给患者做一个标准的营养筛查,这主要是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目前治疗、未来诊疗措施进行一个综合性评估、评价。这其中最为简单的判断方式包括以下四个指标:即3个月内非自主性体重下降3kg以上,或者体重下降较原来体重大于5%以上;患者的进食量和需要量之比,减少1/3持续1周以上时间;BMI<18.5(BMI=体重kg/身高m2);化验指标中白蛋白或血红蛋白等指标低于正常值水平。对于上述指标中的四项,如果有一项或者多项存在的时候,作为临床医生需要及早的警觉,作为患者则是需要尽快给予医生必要的提示,同时也鼓励专业的营养学医生及早参与肿瘤患者的综合诊疗中来,实施更为科学的营养评估、评价和确定是否需要实施必要的营养干预及措施。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营养问题的确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营养绝对不是我们平素里所说的吃点好的,喝点好的那么简单。在肿瘤患者的营养诊疗中,我们强调要建立全面、均衡、科学、有效的营养理念。“营养改善、治疗的五阶段方法”是目前肿瘤营养干预较为成熟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利用最为简单的饮食、口服、肠内途径满足营养的需求和供给。营养改善的第一阶段:饮食+营养教育。判断、明确营养的缺乏,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及时补充。第二阶段:饮食+口服营养补充(ONS)。口服营养补充是指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经口服途径摄入,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这也是在第一阶段不能达到目标时候的选择模式。ONS的效果突出,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治疗时间、节约费用,减少再入院风险。第三阶段:全肠内营养(TEN)。对于病情恶劣至完全没有进食条件的时候,如食管癌完全梗阻、吞咽障碍、严重胃瘫等,临床上只能采用TEN。第四阶段:部分肠内、肠外营养(PEN、PPN)。对于肠内营养不能满足目标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补充、增加肠外营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第五阶段:全肠外营养(TPN)。是指在肠道完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生存的唯一营养来源。一般来说,TPN的选择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而且适合短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