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三部曲是哪些

时间:2023-04-17 11:4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7492 评论:0

01

坦白来讲,没想到自己能把王小波的三部作品看完,以为我本身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但是王小波成功的吸引了我。

甚至,连有点晦涩的《白银时代》我也看了下来。

不过,这三部曲,我个人比较喜欢《青铜时代》。

在这个书中,王小波讲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唐代。

别人在描写的时候,可能会参考正史,但是王小波偏偏不这样,他喜欢参考“野史”,因为“野史”能让一个人更好的发挥,思想跳跃性也更强。

有读者说,这部作品的价值不大,因为看不到作者到底想表述什么,其实这是你没有认真思考。

当然,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高明,而是有了一点心得。

熟知这部作品的人,应该都看过专家的权威解读,专家称《青铜时代》所反映的,就是在一个虚伪而无耻的时代中,寻求真实的故事系列。

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放到一个陌生的时代中。

青铜时代,说到底是一个虚伪的时代,这点作者在书中做了很好的展现。

比如在《万寿寺》中,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对所有的事情都采取遮掩的态度。

但是,作者却刻画了一个薛嵩。

在《红拂夜奔》中,李卫公建长安城有三个方案,分别是“风力长安”、“水力长安”和“人力长安”,这三个方案看上不去没什么不妥。

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端倪。

简单来说,作者对“风力长安”和“水力长安”都是赞许的。但是,对“人力长安”是抨击的。

王小波觉得,这个人力会让人失去思考的能力,不再寻求独立自由。

在《寻找无双》中的政治高,是三个故事的集体升华,也是作者内心中的强烈感受,这点也是他对虚伪的一个强烈控诉。

02

其实,作者描写的挺对的,不论在唐代还是在现代,独立自主都成了奢侈品。

遇到事情,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而是选择人云亦云。

之所以不去改变,是因为成本太大,不但要承受高风险,而且还容易得罪人。

甚至,有时候面对明显的错误,也不会提出来。

说个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以前在报社上班,他负责报纸上版的最终检查,有一次他看到领导的一篇文章有处问题,但是她选择了视而不见。

一来,她觉得领导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应该是自己弄错了。

二来,她和这位领导关系本来处得就不好,如果指出错误,对方会不会觉得她是针对自己。

所以,思前想后她选择了放弃,第二天报纸出来后,社长勃然大怒,她也收到了巨大的惩罚。

其实,这件事朋友本来能很好的处理掉,但是她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在体制内,让自己变得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为害怕承担风险,所以才会这样。

记得《武状元苏乞儿》里有一句话:

“只要不执法就不会枉法,所以说现实中很多人就是这样,如果预感到可能会有一些麻烦,那么宁愿不做。”

这说白了,就是独立自主丧失的表现。

一个成年人,最好的活法不应该是人云亦云,应该具备独立的思想,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

03

在《青铜时代》里有这样一句话:

“不要说话,语多必然有失。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学习、改造思想,总是赶不上形式。最好的态度就是虚心一点,等着你告诉我她是谁,我甚至绝不随声附和。”

在这种事上,我总是追随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态度: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既然苏格拉底都不怕,我也不怕别人说我是傻子。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内心挺可悲的,很多人明明能坦诚交流,明明早就知道答案,但因为规则,却只能装作一无所知。

他们等待比自己身份高的人告诉自己,真不知道这是一种聪明还是一种傻。

做任何事,我们似乎都特别有信心,但可悲的是我们的信心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上却太容易易碎了。

就像王小波说的:

“信心这个东西,什么时候都像个高楼大厦,但是里面却会长白蚁。”

人生不过短短几万年,没必要一直隐藏,那样的生活也没有丝毫的意义。

生活本来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畏手畏脚的敬畏。

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迷茫就会失去方向,希望我们能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像王小波一样能时刻保持独立自由。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活成生活的主人。

余生不长,愿你在精神上保持绝对的自由、在人格上保持绝对的独立,共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