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纪念谁 寒食节来历和意义

时间:2023-05-14 01:1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3290 评论:0

寒食节,缅怀春秋先贤介子推


枯木

清明官方放假,不少人趁假期祭坟扫墓,然而,也有很多人是出行踏青旅游,而祭祖扫墓大多在清明节以前就完毕。究其原因,一则是避开出行高峰,再则是普通百姓还是依照传统习俗祭扫,早在寒食节左右就已经祭扫完毕。

提起寒食节,如今青年了解的人并不多,其实,在上世纪以前,寒食节为传统祭祖扫墓的最为正统的节日,只不过是在民国时期改用公历计年,为了便利,因而把清明节作为祭扫节日,从此清明节吸收了寒食节,成为官方祭扫的正规日期,然而民间却依然看重寒食节。

寒食节,距今已有2655年的历史,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贤士介子推而设立的。这里要提醒的是,介子推的“推”字念cui(催)而不是tui,在以前的字典上还有标注,并且粤语中还有保留,如今改来改去,反而变成tui了,其实古人名的叫法是不能更改的,不能不说砖家太多。

介子推,春秋晋文公时期著名贤臣隐士,跟随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历尽磨难,一直不离不弃,曾经因为饥饿“割骨奉君”,晋文公继位后赏赐跟从大臣,然而并没有介子推,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愿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三面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吃寒食,结合墓祭,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关于介子推的记载,现存资料最早见于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介子推的事迹,文章简洁易懂,我们全文摘录如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段对话记述介子推不贪天之功,忠心耿耿,功成而退,不屑与宵小为伍,隐居介山,蔑视富贵,正气凛然,跃然纸上。然而并没有后来的“割股奉君”和晋文公“放火烧山”以及“抱木燔死”等记载。《左传》作者左丘明和孔子为同时代人,距离介子推去世一百多年,并且《左传》史料客观严谨,此记载当准确无误。

在后来战国时期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九章·惜往日》中咏叹:“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语焉不详,关于“立枯”的解释多有争论,有的认为是“抱树烧死”,有的认为是“割股血枯”,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晋文公封介山而禁止举火。

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中有:“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这大概是最早提及“割股奉君”的记载。

到了秦朝,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中有:“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悬书公门,而伏于山下。”,增加了介子推赋诗,其他未见记载。

到了汉代,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在《晋世家》中,将《左传》和《吕氏春秋》中关于介子推的记载综合在一起,全文照搬,然而并未选用韩非子的“割肉奉君”,也未记载“抱木燔死”。略早一点的文帝时期儒学博士韩婴《韩诗外传》有“ 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延续韩非子的“割肉奉君”记载。

关于“抱木燔死”,除了屈原的《九章》语焉不详外,见诸于《庄子》,在《杂篇·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将“割股奉君”和“抱木燔死”明确记录。然而此篇被认为是伪作,并非庄子所作,因而真实性值得怀疑。

以上史料,都可以肯定的是介子推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令人敬仰缅怀,至于“割股奉君”和“抱木燔死”,依然存疑,可是寒食禁火却应该是从战国时期就有的,这点在屈原的楚辞中可以看出,如果介子推被烧死事件不真,那么至少晋文公明令禁止在介山举火这件事是真实的,至于日期时限,当时并未记载。现存资料最早为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到了东汉,蔡邕《琴操·龙蛇歌》记载:“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既然五日不能举火,寒食则是必然,因此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东汉末年曹操攻取并州后,发布《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沈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推独为寒食,岂不悖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使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这道法令,记载了汉代山西寒食节的具体日期,那就是冬至后一百又五日,看来当时寒食并非推行到南方。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东晋“衣冠南渡”,大批北方移民进入南方,再加上东晋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习俗掌故特别垂青,于是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在南北朝时期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便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可见寒食祭扫已经扩散到江淮,成为全国节日。

由于寒食节为冬至后百五日,和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相差一两天,并且清明时节正是踏青郊游的好天气,因此到了唐代,寒食节官员休假祭扫就和清明连在一起,《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贞元六年“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宋代延续唐朝惯例,只不过寒食节成为七天,更长!宋人笔记《文昌杂录》:“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百司休务焉。”,可以看出,宋代寒食节为最隆重的,七天!清明则一天。

明朝官员最苦,很少放假,据万历《明会典》卷80“节假”条载,明代有元旦、冬至和元宵三大法定节日。元旦五天,冬至节放假三天。元宵节十天。清代延续明朝,从此寒食节和清明便不再出现在官方休假上。到了民国,采用公历纪年,1914年北京政府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一日。自此中国有了春节,也有了公众假期。1935年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于是,清明节便替代寒食节成为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并未规定,直到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苏轼《寒食帖》

追本溯源,慎终追远,寒食节虽然被清明节吸收,然而在民间并未消失,广大百姓依然按照传统习俗在寒食节左右祭扫祖先坟茔,同时在寒食节缅怀先贤介子推,纪念他品行高洁、志向高远,忠心耿耿,心怀家国,始终如一,功成身退,拒绝阿谀奉承,不屑同流合污,不觊觎高官俸禄的高贵品质。

介子推寒食节为您而设,祭扫坟茔因您而传,不忘祖先,源远流长,不忘初衷,抱璞含章,缅怀先贤,品德为上,介子推,光辉永在,万古流芳!

2019/4/5榆木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