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目录
学科是大学的细胞,没有学科的存在就没有大学的存在,大学的改革也唯有得到学科的支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样,没有学科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大学的快速进步。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然而,高水平的学科也不是自然生成的,他是大学科学规划,长期有效建设的产物。因此,根据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要以正确的学科发展观为导向,制定一个既切合大学发展实际,又具有远见的学科发展规划,是学科和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截止到2020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中国大学全国开设了有506种本科专业,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61个大学专业类。13个学科分别是:哲学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那么大学是以学科建制为基本特征的,无论是大学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按照学科类别分类进行的,也是以学科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
在这里试着给大家整理了一下这13个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仅为整理)
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1912年,北京大学成立哲学门,这就是中国哲学系的前身,哲学门所学的,大致可以分为东西方哲学史以及现代中西方哲学思想。
1937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大哲学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
建国后,各高校和以前俺究机构的成立逐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体系。
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最早的经济学类科系——商学社。
商学社
建国后,经济学专业教育主要学习苏联,按照苏联模式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被确定为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和一定经济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经济专门人才。
1966年后,经济学专业教育完全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学专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法学
法学,又称为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近代的法学教育起步于19世纪末,即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借鉴苏联法学教育模式,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教育体系和模式。
北京政法学院
1954年5月,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政法教育会议,1952年至1954年间,先后建立了北京政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西北大学法律系、形成了“五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东北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五院”(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和西北政法学院)的法学教育格局。
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1902年京师大学堂建立了师范馆。师范馆明确设置“教育学”课程,而且四年份年规定内容,包括教育宗旨,教育原理、学校管理以及“实习”。
武昌师范学堂
1902年前后,中国已经设有的师范学校有:武昌师范学堂、保定师范学堂、成都师范学堂、贵州师范学堂、全闽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改称为两江师范学堂)、湖南全省师范学堂、山东师范学堂、龙门师范学堂、通州师范学堂(民办)等。他们都设有教育学课程。
在五四文化运动前后,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渐入人心,教育界思想十分活跃,各国各派教育理论和观点几乎都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和实验。教育学的发展由此进入到一个蔚为壮观的时期。特别是在美国杜威在1919年至1921年长达两年多的讲学推动下,美国的教育学成为被效仿的主要对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此间,其他的国外的教育学著作的译介也进入了高潮时期。
凯洛夫
中国教育理论长期受到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的深刻影响。 1961年至1963年,期间许多中国教育学专家,在刘佛年教授主持编成的《教育学》(讨论稿)是当时“教育学的中国化”运动的代表性之作。
剩下的学科发展历史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给大家整理出。
分享不易,希望大家都多点赞支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评论,学姐会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