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七次路线图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待你发现
15世纪的航海史引人瞩目。在东方,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连续进行了七次,大大拓展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各国间的联系,促进了亚非间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在西方,以达伽马、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们,致力于远洋探索与开拓,相继发现了美洲、实现了全球航行,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从而开启了全球贸易与海外殖民事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海量的原始资本。
▲15世纪开启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新时代的到来
同样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无论从规模、人数和支持力度上来说,郑和下西洋都要远远的超越西方航海。
在规模上,郑和下西洋船队有200多艘船只,最大的宝船长148米,宽60米;在人数上,总人数2.7万人左右,除了少数如郑和这样的使官外,基本都是军人;在支持力度上,郑和下西洋更是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全力支持。
▲郑和船队
反观西方,达伽马出海时只有4艘船,170多号人;哥伦布比达伽马好一点,但也只有3—17艘船,90—1500人,支持他们的也只是个人乃至皇室的少量支持。
然而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从1405年到1433年,20多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拜访了30多个国家,最远甚至到达过东非和红海,但最终还是终止了。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跟它相反的是,西方航海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深刻的影响了全世界,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从1405年到1422年郑和六下西洋,再搁置了接近10年后,郑和才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远洋航行被反复提起却没有实行,最终彻底终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遗憾落幕呢?
一、因“名”而起
郑和下西洋第一次远航是在永乐三年(1405年),永乐是朱棣的年号,明成祖朱棣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特殊的皇帝,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从诸侯王造反成功上位的皇帝,这也就注定了朱棣上位名不正,言不顺。
朱棣也深知这点,因此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加上各种“光环”,以求巩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
为此,他多次北征,击败北部游牧民族鞑靼,同时迁都北京,彻底的消除原有建文帝残余势力的影响力。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上位皇帝
这一切,都是朱棣想要取得大成就,以宣扬皇位合理性、正确性这一迫切愿望的表现,而远洋航行也同样是被朱棣寄予厚望的大事业之一。
因为这个原因,郑和下西洋注定带有浓重的政治目的,且还是主要目的。事实上,早在宋元时期,由于综合国力强盛的原因,海外诸国经常派遣使臣前来朝见。后来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时间推移,使臣来往渐渐减少。
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就是要宣威异域,重振宋元时期万邦来朝的浩大局面,重新确立大明为中心的秩序体系。
郑和也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七下西洋有六次发生在永乐年间,成功的构建了以大明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随之而来的是迅速增加的海外来使。
朱元璋时期,来朝见的海外使团有183次,到朱棣时期,增加到了318次,其中甚至有不少海外诸国的国王亲自到来,前来朝拜和学习。
▲渤泥(今文莱)国王亲自前来朝拜,不幸病逝,朱棣将之葬在金陵(南京)
不仅如此,郑和下西洋过程还多次以宗主国的身份调解了许多国家间的矛盾和纠纷,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暴力手段,其强盛的军力给予海外诸国强烈的震撼,显示了明朝强大的综合国力。
毫无疑问,扬威的目的得到实现,朝贡贸易体系成为16世纪国际上的三大秩序体系之一,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由此有了极大的提升,朱棣的目的也得以实现。
二、逆势而行的官方航海
光有“名”没有用,还得有理可图才行,赔本的买卖没有谁愿意做,更何况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掌舵者,朱棣绝不是一个只知道败家的主。
海洋一直都是巨富的代名词,海洋贸易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宋元时期就已经证明过了。南宋偏居一隅,却能够在金、蒙古的接连打击下连续维持了150多年,对外贸易的庞大利润功劳不小。
明朝后期大量巨富海商的出现同样说明海洋贸易的暴利,比如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他出身于郑氏海商,凭借海商的身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支撑起了一只庞大的武装队伍。
▲郑成功大战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而现在,轮到朱棣来享受这个肥美的“蛋糕”了。郑和下西洋途经30多个国家,每到一地,都会与当地首领进行交易,用大明特产的精美瓷器、丝绸、货币来换取当地的特产,比如犀牛角之类的珍宝以及香料、颜料和奇珍异兽等等。
这些海外特产带回国内后就迅速流入到了皇室贵族的手中,任他们肆意享用。
除了这些之外,最大的财富来源就是朝贡贸易。在郑和下西洋这么庞大的舰队主持下,开辟出了大量的安全航线,诸多海外使臣不远千里,远渡海洋来到大明朝拜的同时,携带了诸多的特产物资,以便和明朝进行交换和贸易。
为了独享这些财富,朱棣又重新将在朱元璋时期被废除的市舶司设立起来,规定凡是外来贸易交换,必须通过市舶司进行,同时又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杜绝一切的私人海外贸易。
▲明代繁华的市舶司港口
明初的“海禁”非常严厉,洪武年间,曾明确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凡是私下进行海外贸易的,动辄死刑,朱棣更是下令将民间的海船全部改成不适合海外航行的平头船。
通过种种手段,明朝将海外贸易以垄断的方式牢牢掌控在朝廷或者说皇室手中,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向皇室。
然而,垄断的官方贸易,实际上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完全对立的。明朝的商品经济经过建国初几十年的稳定局面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官营手工业渐渐开始衰落,民营手工业快速抬头,在纺织业和冶铁业、制瓷等方面甚至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民营工坊。
▲明代商业的手工业繁荣导致商业集镇的出现
商品经济极度活跃,以至于在明朝后期甚至还诞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拓展海外市场的渴望,以及国内市场对于海外产品的庞大需求,而官方控制下的海外贸易却不能够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民间私营海外贸易集团和官方的矛盾有多激烈。实际上,民间私营海外贸易集团和明朝官方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自宋元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私营海外贸易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全部消失。
相反,他们积极活跃在海上,有时变成商人,有时变成海盗,郑和下西洋之所以每每拥有众多的军人随行,并且装备了巨量的火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打击这部分海盗,开辟安全航线。
▲郑和船只上装有数量不少的火炮
另外,远洋航行花费巨大也使得明朝难以负担,据记载,郑和下西洋前几次共花费白银600多万两,按照当时的物价来算,相当于2400万石大米,接近大明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在这种大势以及私营海外贸易集团背后的政治集团共同发力下,官方垄断的海外贸易最终被击垮。
三、遗憾落幕
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强盛的明朝综合国力上,其最终遗憾落幕也正是因为大明帝国的衰落。
郑和下西洋开始的时候,明朝建立已经有30多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修养生息,明朝的总体政治局面非常平稳。
▲明代北方边境长城分布示意图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北击蒙元残余势力,将其彻底击垮,到朱棣时期,北方又相继出现鞑靼和瓦剌两大游牧势力,为了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朱棣五征鞑靼,将北方游牧势力阻击在北方长城以外。
可以说,从洪武到永乐接近60年的时间,明朝的内部除了“靖难之役”外,政治局势稳定,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足够的发展进步,综合国力稳步提高,这就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但这一切在永乐后期开始有了巨大变化,朱棣时期,接连开展南征北战、迁都建陵、营造武当山、营造南京大报恩寺、远洋航行、开挖大运河等八项工程,耗资巨大,给予百姓、朝廷巨大负担,国力日渐降低。
▲南京大报恩寺
之后,虽然有“仁宣之治”短暂的恢复了国力,甚至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也因此在1430年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远航。
后来“土木堡之变”明军被瓦剌大败,明英宗被俘虏,彻底的揭示了明朝军事的萎靡,大大的增长了游牧民族的野心。
▲土木堡之战,明军大败于瓦剌之手
在此之后,这些游牧民族越发猖狂,其掠夺严重威胁到了明朝的存亡,经略北方,防范入侵成为明朝的重心。为了应对北方军事威胁,明朝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物资加强北方驻守,财政压力比以往更大,不得不想方设法节省支出,用来应付军费开支。
再加上明朝陷入财政危机、流民暴动此起彼伏、中央政治集团陷入党同伐异,无心理会政治等各种因素糅合,导致明朝的国力急剧衰弱,再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以支撑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只能遗憾落幕。
当然除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国力大降之外,郑和的去世、主政集团的反对等也是郑和下西洋终止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郑和下西洋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一揽春秋 编辑:Thomas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