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 罗贯中黑了多少人

时间:2023-05-13 12:4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9846 评论:0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师若可

《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看过,剧中的诸葛亮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不仅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十足的传奇人物。

但是,真实的诸葛亮真的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吗?下面就给大家掰扯几件诸葛亮的虚假战绩,让你了解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一,空城计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写道,街亭失守后,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但事实上,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而与诸葛亮对战的是魏将张郃,诸葛亮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

所以,此事件本身就是虚构的,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而来的。

而历史上三国时期真正使用空城计的人是曹操。《三国志·魏书》记载,公元195年,吕布趁曹营空虚,聚集一万多人,攻打曹营。曹操大胆的采取了“空城计”,虚张声势。

曹操令城门大开,城楼上派残兵把守。吕布见状,恐曹操有诈,不敢贸然进攻。曹操连夜调回了大量的军队。第二天吕布下令进攻,结果曹军伏兵大出,大败吕布。

二,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周瑜以借箭为由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却说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而真正的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应是孙权,而孙权也不是冲着借箭去的。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公元212年,曹操曹操平定关中后,解除了后顾之忧,便决定对孙权用兵。

号称四十万大军在曹操率领下,从合肥直抵居巢,到达濡须水口。

孙权遣周泰率军前往抵挡,破其前部。初次交战,曹军失利,于是坚守水寨不出。

一天,孙权借着晨雾,乘轻舟去曹营前观察,舟行至五六里接近曹营。孙权命军士擂鼓奏乐,曹操见吴军整肃威武,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随后下令弓弩齐发,不让吴船靠近。

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孙权令调转船头,使另一面受箭,船慢慢平衡过来,这才安全返航。

这便是著名的“草船借箭”历史原型。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草船借箭”。

三,联吴抗曹

最早提出刘吴联合抗曹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早在公元201年,鲁肃就向孙权提出“三分天下,联刘抗曹”。而此时的“刘”指的是刘表。因为孙权跟刘表有世仇,所以没有采纳鲁肃的建议。

刘表死后,鲁肃又向孙权提出“联刘抗曹”。

而此时的“刘”已经成了刘备。所以当鲁肃初次提出“联刘抗曹”时,诸葛亮还在襄阳隆中。

除此之外,像《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博望坡初用火,真实事件发生在公元202年,当时诸葛亮还没有出山,所以做这件事的人其实是刘备。而刘备也没有火烧曹军,只是用了诱敌深入之计。

刘备取汉中时,身边的主要谋士是法正,诸葛亮并没有去汉中前线。而“火烧新野”,史书中全无记载;另外,“设坛祭风”,“智算华容”等也都是虚构的;至于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就更是戏剧演绎了。

诸葛亮之所以被神化,这与后世的推动是分不开的。由于他一生都在为光复汉室而鞠躬尽瘁,故而后人对他十分推崇。

统治者更是以此来约束臣子,通过弘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功绩,以及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告诫臣子忠心事主。

所以,《三国志》里对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评价还是十分中肯的。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

贾谊已经早逝,为何偏偏让汉武帝念念不忘?

丹书铁券不能免罪,尚方宝剑不能杀人,这都是怎么回事?

了解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