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印尼故事
三宝太监,他的本名叫郑和。三宝又写作三保,是永乐帝封给郑和的称号。三宝是佛教用语,指佛、法、僧。佛是先知先觉的意思,法指的是佛教教义,僧是佛教信徒。明朝宦官大多崇信佛教,所以叫做三保的人很多。不过,郑和“三宝太监”的称号是钦封的。太监是明朝宦官的最高职位,正四品。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宦官专权乱政的教训,同时又不能不利用宦官这种家奴来替他看管成千的宫女和监督文武官吏,所以将他的最高品级限制在四品,免得他作威作福。当然,品级低并不能成为掌握了重大权力的宦官作威作福的障碍,而掌握了重大权力的宦官也并不一定要去作威作福干坏事,郑和就是用手中的权力去干了好事的好宦官。不过,像郑和这样的好宦官,在中国历史上太少见了。
郑和
郑和,本姓马,是元代色目人,也就是当年追随成吉思汗到中原来的中亚布哈拉贵族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世居云南,信奉伊斯兰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到麦加朝过圣,被尊称为“哈只”,也就是朝圣者。郑和也是一个伊斯兰教的信奉者。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梁王政权。郑和当时年仅12岁,父母双亡,他本人被明军俘虏,遭阉割后被拨送到燕王府听差。
郑和聪明机敏,吃苦耐劳,很得燕王的宠信。公元上,燕王发动“靖难之役”,郑和随侍军中,亲临战阵。燕王夺取政权后,提拔他当内宫监的太监,主管营建宫室和供应皇室的需要。
郑和当宦官后,兼信佛教,法名叫“佛善”。公元1403年9月,他曾施财刊刻《佛说摩利支天经》。
郑和成年后,长得仪表堂堂,器宇不凡。他身长九尺,腰大十围,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声音洪亮,行如虎步。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春节,仪表堂堂的三宝太监随侍帝侧,永乐帝特书一郑字,赐给他作为姓氏,他于是从此改名郑和。郑和以宦官的身份得赐姓的殊荣,在当时很为少见,可见他和永乐帝关系的密切,确非一般可比。
同年,倭寇掠夺江浙沿海,永乐帝让郑和带着敕书出使日本。通过郑和卓有成效的活动,日本国王源道义主动出兵剿捕倭寇,并按本国法律治罪。源道义还接受了明朝“日本国王”的封号和金印、冠服等,并派遣使者到南京致谢,与明朝签定了《勘合贸易条约》。
郑和出使日本的成功,证明了他在外交方面具有杰出的才能。
当时,永乐帝刚夺取皇位不久。常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虽然以强力篡夺了皇位,并且残酷镇压了反对派,但心中还是有些不踏实。首先,建文帝到底是烧死了还是从地道跑了,还是没有最终确定的事情,有人说建文帝带着众多的臣下逃到海外去了,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对他的统治是一个最大的威胁。其次,他想要制造一种万国来朝、远人宾服的气象,给自己的篡位涂上一层天与人归的色彩。另外,他还需要有大量的奇珍异宝来装扮后宫数以千计的嫔妃美女,赏赐宠臣。他需要有人替他到海外去寻找建文帝,并给他树立威望,用《明史》的话说,就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同时,这个人还要替他取宝,所以,后来他把下西洋的船舰取名为“宝船”,就是“西洋取宝船”的意思。
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去完成这些使命呢?
第一,这个人必须是心腹近侍,能为他保守秘密,让他放心。因为寻找建文帝是不能公开的,公开了不就等于承认他还活着吗?
第二,这个人还必须才能卓越,不能有负使命。
永乐帝思前想后,觉得郑和是最合适的人选。郑和早已是他的心腹,且相貌堂堂,足以为“天朝上国”增辉,而他的外交才能在出使日本时就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况且郑和崇信伊斯兰教,又兼通佛法,无论是到佛塔林立的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还是到伊斯兰教盛行的天方(阿拉伯半岛),郑和都有与当地人共通的语言,让他出使这些地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明初所谓的“西洋”,大体指亚洲南部与非洲东部沿海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从公元1405年冬天到公元1433年夏末的28年间,曾7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经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
这七次出使西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前三次是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郑和船队的活动范围是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夏天,船队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出海,然后沿海岸航行到福建的五虎门(在福建长乐县闽江海口),在这里筹办物资,补充水手,维修船舶,等候信风,祭祀妈祖,祈求平安。冬天,东北信风吹起,般队就扬帆出海,经南海,第一站到达占城(今越南南部),然后经历东南亚各国,最远到达古里(印度的科泽科德)。在古里,般队做了充分的休整,补充了各种物资,当东南信风徐徐飘拂,就鼓帆返航。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在第一次出使西洋的途中碰到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船队到达占城后,又顺风南下,20天后到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正好碰上当地两王发生战争,西王打败了东王。当时,郑和船队的船员到东王所属地盘的市场上去采购货物,被西王的军队杀死170人。郑和船队有将士27000多人,以武力报复西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郑和以友谊为重,判定这是一场误杀,便强忍心中的悲愤,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爪哇西王为此对明朝政府感恩戴德,年年入贡。
第一次出使西洋的终点是古里国。郑和携带永乐帝诏封古里国王的诰命和文绮等贵重礼物来到这里,他与古里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立碑纪念。后来古里成为郑和船队的中转站。
第一次下西洋返航时,郑和在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捉获海盗陈祖义。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在洪武年间,因犯事,带着全家逃到这里,投奔渤淋邦国王麻那者巫里,在他手下做了一名将领。后来国王死了,他就纠集一帮海盗,自封为酋长,专干劫杀商旅、抢杀财物的勾当,致使商路梗阻。郑和捉获陈祖义,将他带到南京,依法处斩,为旧港除了一大害,从此海道清宁,安居乐业。
第二次下西洋时,郑和曾经到锡兰(今斯里兰卡)访问,对锡兰山佛寺进行了大量慷慨的布施,并立碑镌文。这块石碑,公元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发现,现在保存在锡兰博物馆中。碑文用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刻成,是中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中的一件珍贵文物。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在满剌加(今马六甲)建立仓库,贮存货物,作为船队在东南亚进行各项活动的基地。满剌加很早就和我国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这次下西洋特地带去了永乐帝诏封该国酋长为王的诰敕。一直到公元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满剌加,中满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
第四、五、六次下西洋是郑和出使西洋的第二阶段。在这三次远航中,郑和的船队都横渡过了印度洋,最远抵达非洲的东海岸。
第四次远航中,船队由占城经历爪哇,到达锡兰,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开往古里,然后直航阿拉伯世界的忽鲁谟斯国(今伊朗波斯湾口阿马斯港南)。一路从锡兰的别罗里出发,经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西行横渡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依次访问了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受到热烈欢迎。麻林国王派使臣,携带珍贵的礼物“麒麟”,随船队回访中国。公元1415年8月,使臣和麒麟抵达南京,12月到达北京。
麒麟就是长颈鹿,我们今天在各大城市的动物园里都可以看到它,但在古代中国见到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麒麟是一种瑞兽,是吉祥的象征,它的出现,是太平盛世的标志,所以永乐帝和满朝的文武大臣见了它都很高兴,为它的到来举行了隆重的典礼。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5月,正当郑和进行第六次下西洋的时候,北京皇宫的三大殿发生火灾,变成一片废墟。按照我国古代迷信的说法,这是上天对皇帝在政治中犯的各种过错的惩罚。为了挽回天意,皇帝就必须听取臣下的批评意见,检查政治的过失,所以永乐帝“诏求真言”。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侍讲邹缉上奏指出下西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建议停止。永乐帝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是为了顺应天意,挽回皇家威严,也只好勉强同意,下令暂停下西洋。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归来后,在永乐年间就没有再领船队下西洋了。
永乐帝死后,大臣们坚决主张“罢西洋取宝船”,列入新皇帝登基的赦诏中。这样,第七次下西洋的计划就此搁浅了。
到公元1430年,“外番贡使多不至”,永乐帝的孙子宣德帝很不高兴,于是再次让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传达明朝政府发展与各国友好往来的美好愿望。
这次下西洋经历了半年多的准备。公元1431年1月,船队驶离南京的龙湾,沿长江顺流而下,15天后到达刘家港。船队在这里停泊了一段时间,专程上岸到天妃宫,给天妃娘娘进香,并立碑刻文,感谢天妃娘娘的护佑恩德,兼记前几次出使西洋的大致过程。3月,船队到达长乐港,趁等候信风的空闲时间,郑和重修了长乐天妃宫,并在宫宇的左侧新建三清宝殿,塑造圣像,设置钟鼓礼器,并铸造一口重154斤的铜钟,又树立《天妃灵应之记碑》,感谢天妃娘娘保佑下西洋的人平安归来。
公元1432年1月,船队离开长乐港,出五虎门,开始了漫长的波涛旅程。这是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使西洋。这次远航,是在中断了8年之后,才又再次举行的,归来之后就销声匿迹,不复再行。所以,我们说这一次是郑和整个下西洋壮举的尾声。
这次下西洋,一共经历了21个国家和地区,船队的规模仅小于第一次,而经历的国家之多,航程之远,则是创纪录的。
郑和船队到达锡兰后,分为二支。一支向西横渡印度洋,访问非洲东岸各国,郑和则率大队到古里。在古里,船队又分为三支。一支前往红海,访问天方(今沙特阿拉伯),一支访问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祖法儿、阿丹和剌撒(今也门萨那),郑和本人率领一支般队直航忽鲁谟斯。
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元1433年1月17日),郑和船队到达忽鲁谟斯,3月19日返航,31日到达古里,船队在这里全部会齐。就在船队会齐,准备返回祖国的时候,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积劳成疾,不幸以身殉职,享年63岁。4月9日,船队载着郑和的遗体,驶上返回祖国的航途。8月,抵达南京,将郑和安葬在中华门外的牛首山下。
伟人故去,但郑和不畏艰苦、勇者无惧、一往无前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