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掉牛尾巴 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啥字
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足见,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多识字也就是要求一年级学生要求认识近800个字,达到近800个的识字量对于许多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反馈中得知,许多学生出现今天学明天忘的识字现象。为此,有位家长也问到: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 ,课本中好多字不认识不会写,每天都在写都在读,就是记不住,今天学,明天忘,我都无法辅导了,不知道怎么办!
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的重点是识字,出现学习识字容易遗忘是正常现象。如何快速地准确地读会会认的生字,成为了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难题。只有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快速有趣味地读会会认的生字。
一、形声字识字法
大多数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形声字“请、晴、情”的区别;再如形声字“肚、腿、腰、”的区别。但由于古今音变或者造字时有些字的声旁不代表这个字的全音(如货、箭),导致有些形声字的声表音不准确,学生如果全凭声旁来认读形声字的话,那就很容易出错,所以教会识字的时候要做一定的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声旁都是表示读音的。
一年年级学生不必过细地对学生进行形声字的分析,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够长,可以通过换一换、加一加、比一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学习形声字。
换一换。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块、跟”可以换偏旁来识记会认的生字,“快、很”是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认识的生字,可以通过对它进行换偏旁来认识“块、跟”。
加一加。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中的生字“踪、迹、浮、萍、荷、”都是形声字,都是由形旁加声旁组成,教师可以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并帮助理解,这种分析方法既能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又能在看清字形的过程中理解字义。组词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记住字形,其中“踪、迹、浮、萍”可以组成诗中的词语“踪迹、浮萍”,还可以加入生活场景或者有趣的生活图片进行生字的复现和识记。
也可以用熟字+部件的方法:
京:京字头+口+小 安:宝盖头+女 观: 又+见 想:木+日(相)+心
却:去+单耳旁 种:禾木旁+中 样:木字旁+羊 这:文+走之 各:折文+口
做:单人旁+故或单人旁+古+反文旁
在进行形声字讲解时可以通过偏旁对字义进行讲解,通过做动作、看图、演一演等方法,体会汉字表义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偏旁大多数情况下表示这个字的含义。如 “把、拉”等含有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跪、跑”等含有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如,“地、场”是提土字旁,与土地有关;“铃、钩”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热、照”是四点底,与火有关,指温度较高。
二、字族文识字法
字族文识字是融汉字规律于诗文中识字的方法。字族文识字在常见的识字编排系统之外,研究出了一条“因字创文,创文识字”的新路子,在文中识字,识字的过程中读文,读文和识字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以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小青蛙》中的“青”字为例,是一个派生能力强的母体字,加上不同偏旁所派生的子体字如“清、晴、请、睛、情”等,集成字族,根据这一字族编写成的诗文就叫字族文。如下:
小 青 蛙
河 水 清 清 天 气 晴,
小 小 青 蛙 大 眼 睛。
保 护 禾 苗 吃 害 虫,
做 了 不 少 好 事 情。
请 你 爱 护 小 青 蛙,
好 让 禾 苗 不 生 病。
上述的诗文中包含了一组以“青”字为“母体字”的形声字:青——清、晴、睛、情、请。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字进行归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特点:读音是相近的,都带有后鼻音“ing”;字形是相通的,都有“青”字。然后结合琅琅上口儿歌学习,联系生字的偏旁和生活实际,去理解字义,在读中潜移默化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例如:“河水清清天气晴”,“清”的偏旁是三点水,说明它是与 “河水”有关;“眼睛”是目字旁,与象形字“目”有关;“晴”的偏旁是日字旁,说明它是描写天气的。
字族文识字教学法由四川鄢文俊等几位教师和教研员研究编制,这种识字方法利用汉字形成规律来举一反三学习汉字,通过诗文形象简化教学过程和儿童识记过程,从而有效达到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读写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字族文的产生融合规律识字与阅读教学的完美结合,使汉字构字规律和识字的规律在字族文中充分地连结起来,两个规律在字族文中完美展示出来,为儿童快速有趣地识字提供了契机。如:
青蛙种豆
清水塘,亮悠悠,
青蛙妈妈来种豆。
扑通一声跳下水,
种了颗颗黑豆豆。
黑豆豆,发了芽,
水塘里面游呀游。
青蛙妈妈种的啥,
原是一群蝌蚪啊!
三、字理分析识字法
中国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他是种传神文字,不仅具有形体美,其表意更使其具有极其源远流长的内涵和意蕴,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髓。
一年级学生可以借助图画和动画展示汉字的演变历程,从字的来源来识记汉字,这种求其源的识记汉字,既让学生记得牢,懂其意,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让汉字变得活灵活现。
如教学“采”时,可以采用动画展示,“采”是一个会意字,他就像一个人用手正在采果子或采叶子,上面的部分就像一只手在做出抓的动作,下面是一棵树(用“木”子表示),因此它的本义就是用手指或是指尖在树木上轻轻地摘取。字理识字既可以懂其意,又可以认其形,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同时让学习汉字变得有探究性,有趣味性。
教“雨”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大屏幕中的图形像什么?”学生经过观察辨认,回答:“像天上正在下着雨。”教师:“对,刚才老师展示的画面,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形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变发展,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雨”了。”边说边板书“雨”字。让学生回答讨论:现在的‘雨’字和古时候的‘雨’字有什么不同呢?由哪些笔画构成?有什么变化呢?通过以上讨论交流学习,学生对“雨”字的形和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个“雨”可以说已经牢记于心。
四、猜字谜识字法
猜字谜识字法寓趣味性、知识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参与到学习汉字中来。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单元中《猜字谜》由两则字谜构成,第一则字谜的谜底是“秋”字,谜面则呈现了合体字的构字规律;同时也让学生懂得“秋”字来源于生活实际。第二则字谜的谜底是“青”,谜面呈现了“青”字族的形旁和字义之间的关系,由形旁去理解字义,实际上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和感受。两则谜语语言形式通俗形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读起来有韵律美,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文化艺术魅力。
谜底是象形字,谜面就显得很形象,趣味性浓。如:“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田)“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 ”(日)“一个锅里炒仨豆,蹦出两个剩一个。”(心)“十二点。”(斗)“三横一竖加一点。”(玉)“ 午字落在山中间。”(缶)
谜底是指事字的,谜面记述汉字的某些特征。如:“刀上有一点,有点刀就快。”(刃) “老牛不露头。”(午)“又字中间加一点。”(叉)“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高)
谜底是会意字,谜面就说明了汉字的结构特征。如:“门里躲进一个人,门外立着一个人,土上坐着两个,白云上面有个人。”(闪、们、坐、会)“两个肩并肩,两人抬一个。”(从、众)“一口咬掉牛尾巴。” (告)“把手放在目上。”(看)“一人依树旁,歇息来乘凉。”(休)“火上加个盖儿。”(灭)“小牛落地。”(生)“二木不成林。”(相)“一字有双口,大口吞小口,大口张着嘴,嘴中含一口。”(同)“看来有两个,面目很难分,不像是大夫,倒像是工人。”(天)“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 “可上可下,上可下可,上可可小,下可可大。”(哥)
总之,一年级学生要求认识的字,会认的生字不要求书写,也不需要对字形作过细的分析。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采取比一比、加一加、换一换等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识字得法了,生字就能达到巩固的效果,巩固就能克服遗忘。要在快乐有趣的语境中去认识,在快乐有趣的阅读中认识它,达到阅读和识字相互作用的效果。有些汉字适合渗透字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字的演变过程,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字谜识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有些时候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多种识字方法并举,反复巩固所学生字,才能克服识字被遗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