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古琴的琴面为 古琴的成就与地位

时间:2023-05-06 12:5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7806 评论:0

顾博士讲传统古琴斫制技艺G129:简论古琴的琴材之六

小编所撰原文,发表于《乐器》2016年9、10、11期。

六、琴材的选择

(一)面板用材

在琴体的振动发声过程中,面板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传导振动,二是振动发声。这两个方面对面板用木材的要求有差异:传导振动方面,要求面板用木材的振动传导速度快、失真少、响应敏锐,并且振动的能量损耗小、传导效率高等;振动发声方面,要求面板用木材得声辐射能力强、声音特性优越、振动损耗小等。综合起来讲,要求面板用木材的密度要小、但又不能过小,材质要疏松、但又不能过于松,生长轮宽度要适中,晚材率也要适中,结晶度要高,木纤维长度要长,木纤维长宽比要大,生长轮宽度变异系数和晚材率变异系数要小。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和传世历代古琴实物的面板用木材的树种主要有梧桐木和杉木,这两种树种的材质都比较疏松、密度较小、纹理结构较顺直、缺陷少,很符合面板用木材的声学要求。从传世历代古琴实物看,面板用材用梧桐木的较多,现代由于杉木比梧桐木更容易获得,所以斫制古琴用杉木的较多。一般来说,面板用木材要选择梧桐木或杉木中纹理顺直、木纤维细长、生长轮均匀且规整、生长轮宽度和晚材率适中、无明显缺陷的板材。另外,根据对琴体发声特点的不同要求,对面板用木材的要求也会稍有不同,例如:要求琴声苍古,面板用木材可以适当的疏松一些、密度小一些、生长轮宽一些;要求琴体发声清脆,面板用木材可以适当的密实一些、密度大一些、生长轮窄一些。

面板用木材要选择古材或经过其它方法处理过的木材,最好是选择经过适当处理的古材,以提高木材的结构稳定性、声学品质。

面板用材的加工方法最好是径切,并且生长轮与切面的夹角越接近90°越好,径切的好处一是琴体的结构稳定性好,二是向琴体两侧和槽腹的振动传导速度快,三是可以降低振动能量损耗,四是可以增强面板的刚性提高发音品质。为了配合大小弦发声的不同特点,大弦一侧的材质可以适当地疏松一些,小弦一侧的材质可以适当地密实一些,“阳材宜置于低音区,阴材宜置于高音区”[1]。

(二)底板用材

底板的作用是和面板一起构成共鸣箱,配合面板振动、发声,多数情况下底板只参与振动、不参与发声,但当要求琴体发声苍古宏大时也要求其适当发声。在琴体的振动发声过程中底板的主要作用是:在振动初期,吸收、储存振动能量,抑制面板的过度振动;在振动后期,将自身存储的能量再传导回面板,增强面板的持续振动,延长面板的振动发声时间。现在研究表明:底板参与振动的活跃程度要远远高于面板,所以底板用木材的选择对古琴声学特性的影响很大[2]。因此,底板用木材要有很强的振动特性、一定的能量存储能力、尽量低的能量损耗和很强地与面板交换能量的能力,也就是说其动弹性模量值要高、对数衰减率要低、每周期振动能量消耗要少、声阻抗要与面板用木材的声阻抗要尽量接近、声辐射品质常数值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密度。

一般来说,材质密度较大的树种,其木材能较好地满足上述要求,但材质太硬的木材的声阻抗一般都很大,不利于与面板间的能量传导交换,不适合做底板。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和传世历代古琴实物的底板用木材的树种主要有梓木、梧桐木和杉木,其中梓木用的最多。底板用木材的选择标准和面板用木材类似,即要选择纹理顺直、木纤维细长、生长轮均匀且规整、生长轮宽度和晚材率适中、无明显缺陷的板材。

底板用木材的选择与琴体发声的特点、面板的选材有很大关系:要求琴体发生苍古宏大时,就可能要求底板也要适当地发声,则底板就需要选择材质稍疏松、声辐射能力稍强一点木材,比如较密实的杉木和梧桐木;底板的材质要和面板的材质协调,面板材质较疏松时底板的材质也要稍疏松,面板材质较密实时底板的材质也要稍密实,面板材质一侧稍疏松、一侧稍密实时底板的材质也要相应地一侧稍疏松、一侧稍密;底板用木材与面板用木材的声阻抗值越接近越好,越接近越利于振动能量在面板与底板间的传导,其振动效率就越高。总起来说,底板用材要和面板用材相匹配,但底板的材质要较面板的材质密实些。

另外,面板和底板用材的配合关系对琴体的固有频率和音色也有很大影响。第一,对琴体固有频率的影响。面板和底板用木材的密度与琴体最低固有频率密切相关,较低的材质密度有利于琴体固有频率向下延伸;面板、底板选择不同木材有利于琴体固有振动频率的规律增长,实现对乐音占有频率带宽的等效放大;面桐底梓的搭配要较其它材质组合有更好的声能转换效率。[3]第二,对音色的影响。“取桐面梓底的琴,发音激越而清润;面底皆桐木斫成之琴,发音松脆而响亮;面底皆用杉木制成的琴,则多发出温劲而雅的音响效果。”[4]

和面板用木材一样,底板用木材也要经过适当地处理,加工方法最好也使用径切。

[1]长北:《<髹饰录>与东亚漆艺 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2]杨帆:《对不同材质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上)》,《乐器》2014年第9期,第16~19页。

[3]杨帆:《对不同材质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上)》,《乐器》2014年第9期,第16~19页。

[4]郑珉中:《蠡测偶录集 古琴研究及其他》,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四川省博物馆藏宋代诵余琴

诵余琴。仲尼式;通长123.0、隐间114.0、额宽17.2、肩宽19.1、尾宽14.0厘米;髤栗壳色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