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野生动物园 香江野生动物园票价

时间:2023-05-03 02:4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1940 评论:0

它是唯一一种由中国专家发现,并且命名的灵长类动物,也是世界公认的最稀有的猴类,并且他们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白头叶猴。

有网友在广西崇左旅游的时候,发现在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像小孩一样的生物,在来回的穿梭,在陡峭绝壁的悬崖上,如履平地一般。大小也和小孩差不多,远远的看过去,就好像是有小孩在悬崖峭壁上飞奔。但是它们有一条超长的尾巴,是自己体长的1.5倍,全身长满黑色的毛发,只有脑袋和尾巴尖端上有一点白色。

网友发现的那一只白头叶猴是抱着自己的幼崽,它们的幼崽全身金黄,远远的望过去,就好像这群猴子绑架了人类的孩子一样。

白头叶猴的发现与命名

其实,白头叶猴早在1952年就被北京动物园的动物专家谭邦杰了解到。这种喜欢在几乎垂直的崖壁上活动的猴子,它们像国宝大熊猫一样有着同款的黑白配色,头顶的毛发还会自然的竖起来,就好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天线宝宝。

在1952年的一天,谭邦杰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到华南地区搜集野生动物。当他们到达广西南宁的时候,在一家药店里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异样皮张,他们翻来覆去的查看了很久,可是谁也无法判断这是属于哪种动物的外皮。

他们询问店主,店主却告诉他们,卖皮子的人说这是白猿的。谭邦杰和几名工作人员可以十分肯定的判断,这绝对不是白猿的。当下就做出判断,这很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

于是谭邦杰和团队就对这个奇特的物种展开了调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2年的9月份,广西传来一好消息,有人捕捉到了一只活着的“白猿”。

这一消息传到了谭邦杰团队的那里,于是他们立即去见了见这个“白猿”,韩邦杰团队几乎查阅了所有的中外灵长类科学文献,但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它的记录或描述。

之后谭邦杰团队多次往返于广西和北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收集这些奇特物种的皮毛,骨骼牙齿等信息资料,经历了长达5年的时间,与40多例黑头叶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谭邦杰团队终于完成了“白猿”的科学研究成果报告,并提交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谭邦杰团队的研究报告成果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肯定,并同时宣布由他命名这一新发现的物种,谭邦杰团队给他们新发现的这种猴子叫做“白头叶猴”。

这是在世界已知的灵长类中,唯一的一个由中国专家发现并命名的物种,而且他们也仅仅分布在中国。在发现白头叶猴的时候,他们的种群数量也仅仅只有200只左右,生活范围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还不足200平方公里。

唯一一个由中国专家发现并命名的灵长类物种,可能有些人觉得不相信,然而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

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再加上抗日战争,内战等多种因素,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要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发现新物种的这件事上。

所以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生物的正式名称都是由国外科学家命名的,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所发现的500多种灵长类中,也仅有白头叶猴是中国发现并命名的。

白头叶猴为何会那么少?

在上世纪80年代,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岜盆自然保护区和板利自然保护区内,剩下的白头叶猴数量甚至不到80只,整个广西的白头叶猴种群数量也就是在200只左右,对于一个物种来说,这样的数量确实太少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这几点有关,据说在当时广西地区有不少猎户喜欢去山中狩猎,在当时很多人认为黑叶猴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一些猎户将白头叶猴当做黑叶猴进行捕猎,他们认为黑叶猴的骨头肌肉,甚至血液和胎盘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而白头叶喉的形态和体型与黑夜喉都很相似,头部都比较小,身体消瘦,四肢细长,尾长超过伸长。唯一的区别就是白头叶猴的头部毛发是白色的,一时间白头叶猴为黑叶猴挨了枪子,数量急剧锐减。

在2002年第6届国际领涨类保护大会上,白头叶猴被列入世界上25种最濒危,最需要保护的领涨类动物之一,一时间也引起了世界动物学家的广泛关注。

白头叶猴生活习性

白头叶猴,在全球近40种猴子中其繁衍栖息之地也是比较狭小的。仅仅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地带,甚至他们的活动面积还不到200平方公里,对于一个物种的地盘来说,确实有点显得太狭小。

而且这一块200平方公里的地盘正处于亚热带植被茂密的岩溶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所具备的自然环境恰好也与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白头叶猴喜欢集群生活,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天亮以后就从夜间栖息的绝壁上的石洞攀沿而出,在离洞约三、四十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后,便开始在悬崖绝壁或树冠之间穿跳跃,嬉戏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杂技艺术家。

玩累了,才跳到树冠上或灌丛中,采食可口的树叶、嫩牙、野花、野果等,一边吃,一边玩,两只手忙个不停,有时还互相亲热一阵,帮助捉身上的寄生虫。中午前后,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有的坐在树上或者背阳的岩石上闭目养神,互不干扰。

午休之后再次嬉戏采食,并且随着太阳的西斜,逐渐向栖息的岩洞方向移动。黄昏时分回到岩洞附近,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便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洞内睡觉。

甚至有人笑说,白头叶猴不知道是谁终止了它们的进化,它们的这种生活习性,完全有机会再一步进化成直立行走的人类。

每天清晨的时候在这些悬崖峭壁的洞口,你都能看到一排排绯红的屁股,就是白头叶猴将屁股抬到峭壁之外上厕所。随着时间的沉淀,在他们生活的岩洞外面就留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黑色痕迹。这些痕迹和气味都比较独特,就像是白头叶猴自己特意做的门牌号一样,无论在树林中跑了多远都能找到家的方向。

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白头叶猴已经在这一片地方生活了200多万年,所以也常常能看到一些白头叶猴的洞穴边上,有着厚厚的黑色痕迹。

可能有些人会提出疑问,总不可能这些猴子活了200多万年吧?

当然,这些猴子的寿命并没有这么长,白头叶猴的平均寿命是在25岁左右。而有些洞穴中会出现这么厚重的痕迹,这主要是因为白头叶猴是母系社会。

灵长类大多都是集体生活的动物,它们的生活化程度在野生动物中是很高的,往往会遵守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白头叶猴也是如此。

在一个白头叶猴家庭里,会有一只最强壮的雄性担任首领,负责随时警戒保护所有家庭成员的安全。虽然白头叶猴的首领是雄性,但是,作为猴王是需要面临种种挑战的。

猴王需要面对那些游荡着的雄性挑战,一旦挑战失败,那么他们将会被逐出家庭,被流放。但是作为群体中的雌性,它们却能一直生活在家庭当中。

白头叶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产仔。初生幼仔,全身一片金黄,非常漂亮;7日后,头顶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转变为乳黄色;20日开始长出一些冠毛,也能离开母猴,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跃;两个月之后,背部长出一些较长的黑毛,头顶、面颊的周围、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部位开始呈现出白色,并且逐渐与成体的毛色趋于一致。到了6个月的时候,已经能够独立生活,自由采食了。

小母猴成熟之后,就同它的“母亲”与其他“阿姨们”一起为猴王繁殖后代;小公猴成熟后,便离开出生群,到其他猴群中去争夺王位。胜者为王,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要么是打败老猴王成为新猴王,要么是被老猴王驱逐,离开族群去森林中流浪,直到下一次挑战成功。否则将无法享有交配权,也不能留下自己的后代。

当然也有一些雄性白头叶猴会采用自己的办法,偷偷摸摸的让雌性白头叶猴怀孕,但是掌握这种技巧的猴子并没有那么常见。

所以说往往这一个大家庭他们会固定的生活在一个地区,一个洞穴很可能是几代甚至十几代猴子所居住过的。

白头叶猴的现状

从最初发现白头叶猴,在全世界仅存200只左右,而且全部集中在广西的崇左,扶绥,宁明,龙州四地。

由于分布区十分狭窄,资源稀少,白头叶猴的生存和繁衍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再加上他们的食谱虽然比较丰富,但是他们的食谱大多都是植物嫩叶枝条等等,甚至他们几乎不怎么喝水,每天的水也都是从啃食的树叶枝条中摄取。

2009年广西发生大旱给白头叶猴的饮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科研人员和动物保护人士上山,专门给白头叶猴设置供水点,并将水送上去,帮助白头叶猴度过了饮水难关。

至2009年7月,广西的白头叶猴增加到近1000只,而到了2022年,2月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已经从早年的200只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1300多只。

现在除了在广西能看到白头叶猴之外,在上海动物园和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都能看到人工饲养的白头叶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