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无酒过清明 《白头吟》全诗
春行三月,欣欣向荣。南方的樱花开了,北方的树刚泛出青绿,阳光越来越明亮,风变得柔软,能听到万物生长的声音。向阳的露台上,水泥浇注的裂隙中竟然长出两叶新绿,一叶在室内,一叶在室外。春天是封控不住的,隔着紧闭的门窗,都能感受到“一年春好处”那蓬勃的生机。
古代《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力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
清明是踏青时节,结伴游玩,却不敢太放肆,要留一份虔诚肃穆给亡者,这个世界和他们有关。燃一炷香,培一锹土,献一束花,栽一棵树,寄托哀思。杜牧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清明的诗汗牛充栋,唯有杜牧这首流传最广,不仅因为浅显易懂,更是诗的意境合于清明的季节文化特征,哀而不伤,伤悼中,引向积极。泪如雨,思如雨,雨茫茫断魂处有人间烟火,牛背上的牧童,杏花掩映,酒旗斜矗,老木桌,温一壶酒,浇洗从前,慢想往后余生,回到了世俗生活。28个字写尽世间情愁。
也有过于浓烈的: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写得太露骨。墓园不照相,这样近距离写真,违背了起码的审美常识,大概没人愿意看到,春意盎然翩翩蝴蝶是飞扬的纸灰,满山红杜鹃是血泪染成。写诗的高翥结庐自居,一生与山水为伴,有点不通世务,不如浪荡子杜牧通达。
寡淡的清明,又是一种况味。王禹偁诗: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在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有十多天的假期,各种准备各种礼仪,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禁火冷食,清明重开,叫“新火”。
凭空一句“无花无酒”点明这个清明过得不寻常,满园春色,祭先祭祖,在一个心境萧然如野僧的人眼里,都没有什么可写的,却专门记了“借火点灯”这样一件毫无意义的事,萧然意境更进一层。
诗人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疏离人群,放逐自己,或许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吧。
(陶谢 原创 微信公众号:taoxie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