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讲演》视频

时间:2023-05-01 05:4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1158 评论:0

民国十年左右,梁启超先生应清华大学邀请,以《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为主题做了一番演讲,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时隔多年以后,梁实秋写下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笔墨俭省,却刻画了一个风神潇洒博闻强记的学者形象。

若是我们只看着简易文字勾勒出的形态,拘泥于演讲过程中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外化的方式,那最终只能看到百年前一个潇洒的演讲者而已。

跳出浅尝辄止的文字和句子的赏析,让我们沿着文字烙印下的深刻印痕前进,挖掘作者笔触背后的内在情思,揭示梁启超演讲背后的复杂内心世界。

正如作者所言:像梁启超这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一、一曲《箜篌引》,铿锵悲叹调后是历经沧桑的政治人生

明明是一次关于《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不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讲起,不从清新美妙的“关关雎鸠”声中开始,反而提起了《箜篌引》: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 ,有一白首狂夫 ,被发提壶 ,乱流而渡 ,其妻随而止之 ,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日: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晋崔豹《古今注》

短短十六字,蕴含着疾痛惨怛的故事。这位渡河之人,白发苍苍,大半生以来应该对世事皆以透彻,何以如何坚定要赴死?

他身后那位亦步亦趋,千呼万唤,最后追随而去的妻子,也实在令人震撼。究竟是何事,让狂夫毅然决然,如何慷慨悲壮?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往无前至死不渝。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是义无反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信念。

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演讲中提到这首诗时,说道:“这种生命是要亲历其境的人自己创造,别人断乎不能替代。如“壮士不还”、“公无渡河”等类,大家都容易看出是作者亲历的情感。 ”

而梁启超也亲历了这样的情感,他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个人,那就是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明知什么危险,有足够的机会逃走,他都坚决拒绝了。

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一文中写到:

“……被捕的前一天,有几位日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再三劝他,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不富强的原因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始吧。’终于没有离去, 所以遭了祸。……在八月十三日这天 ,在刑场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刚烈啊!”

谭嗣同就是这样一个视死如归的勇士,一位舍身报国的爱国志士,我们也就能理解了,这个强要渡河的人让梁启超想到了自己的战友谭嗣同。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但梁启超先生在课堂上吟诵起这首诗,脑海中的狂夫可能变成了谭嗣同的样子,对并肩战斗过的盟友的逝去,激荡起心中强烈的情感,对视死如归志士的痛惜和敬仰最终化为演讲中的几声感叹。

这简短诗歌中跌宕的情节和深刻的内蕴,和梁启超本人从前的政治生涯、活动经历有着种种暗合之处,复杂的内心世界又怎能完成澄明,只能用着简单十几个字婉转传达一个政治活动家沧桑的人生感慨。

二、《桃花扇》前痛哭流涕,悲弱国小民,怜社稷苍生

梁实秋写道:

“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 ,在九天 ,不管…… ’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手巾拭泪……。”

究竟是何内容,让梁启超当众失控呢?

作者所提到的桃花扇片段来自《桃花扇》第十四出《哭主》。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此出戏写左良玉等哭拜崇祯。全文是: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戏文中的崇祯皇帝在位多年忧国忧民,却不得善终,梁启超读得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如此动情,他在借左良玉哭主,抒发自己深重的悲哀和无奈:

  • 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1898年1898年6月11日开始百日维新。
  •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光绪皇帝和崇祯一样,也曾勤政自勉,希望有所作为,眼看着国家危亡却没有力量去挽救,这是何等的可悲可叹!

处在民不聊生、灾难深重的国家,总有人慷慨赴死,民族才有希望。

可这衰微的国家,如同摇摇欲坠的大厦,根基上已经腐朽,内里如同败絮,还能怎么样去拯救?

梁启超逃亡日本后,一直在谋求救助光绪皇帝的活动,他曾致信伊藤博文,要求救助光绪皇帝和被捕的志士,使光绪回到权力中心,能够坚持变法;

后又致信日本总理大臣大隈重信,强调中国的安危关系着东方大局,尤其关系着日本利益。

他还广交日本各方名流,反复申明中国政治现状,请求出力营救光绪,以图继续变法。

创办了《清议报》,歌颂光绪变法,批判慈禧为“西后伪政”。

可惜的是,这些方法可谓”疾病乱投医,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导致他在日本处境困窘。

多年后,演讲中的梁启超提起《桃花扇》,涕泪双流。

他哭的,是这衰微贫弱的祖国,是陷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是壮志难酬、前路渺茫的自己。这方手帕搵的泪水,包含着弱国小民卑微的心愿和强烈的抗争之志。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忘情的手舞足蹈是对国家富强安定的极度渴望

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汴等州,叛军头领纷纷投降。

第二年春天,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杜甫当时正流寓梓州,和妻子过着漂泊生活。

他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无比激动,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对于忧国忧民的杜甫来说,对于任何一个爱国之人来说,有什么比国家即将结束战乱,人民即将安居乐业,自己即将回到久别的故土更要高兴的事情呢?于是喜极而泣了。

而梁启超竟“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穿越时空阻隔,他感受着杜甫对国家安定的快意,由此可见他对国家富强安定的渴望之强烈。

他和杜甫一样,对国家命运有着极敏感的觉知,对百姓疾苦有极深刻的体验,对未来的安定富强有发自内心的渴望。

梁启超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者,尽管限于时代的视域不广,所以在探索国家前途命运的路上他曾犹豫彷徨,最终也未能找到最适合的路线,但他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大业中矢志不渝。

他固执的认为中国尽管当时衰弱,但决不可轻视:

“自表面观,既已气息奄奄,危于风烛,然于其里面,实有所谓潜势力者,未可轻蔑视之也。”

在列强虎视眈眈,多方势力对中国瓜分切割的时候,他无法真正体会杜甫那种狂喜,却仍旧为千年前的胜利狂喜,依旧对现实满怀信心:

“我祖宗所留贻我之国性,成之固难,毁之亦不易……吾就主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永远不亡!吾就客观方面,吾敢断言吾国之现在不亡!”

他甚至在多篇文章著作中非常直接的讨论”爱国论”“民族精神”“爱国”等话题,在《意大利建国三杰》中反复强调:“天下之盛 德大业,孰有过于爱国者乎?”在《德育鉴》中疾呼:“吾辈今日之最急者,宜莫如爱国。”

说起来,这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正是他放弃政治活动,投入教育事业,奔走各大学教导学生的其中一站。

他在大学的演讲中贯穿的总是热爱中国的思想。

他说:无论何种职业,都是国家所需要的。重要的是,“常常把爱国精神熔注在自己职业里头作职业生命。必如此,然后这种职业才有它存有的意义和价值”。

四、总结:文以载道,爱国热肠

其实演讲中提到的三篇韵文中,梁启超都贯穿了一种相同的情感,那就是他的爱国情怀。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梁启超受胡适影响而投身国故研究,却忽略他在教书育人、引导青年人这方面的卓越贡献。

他跌宕沧桑的人生经历、对君主的深沉企盼对民生的热切关注、高蹈爱国主义的身姿,都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就并不是梁启超从此不再过问政治国事,而是切实践行着文以载道的精神,将思想蕴藏于文中,情感涌动在演讲里。

也就是说,文以载道,爱国热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