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自强 师夷长技何自强的区别

时间:2023-04-30 13:4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5234 评论:0

大和时代

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期间,日本正处于大和时代,社会出现严重的危机,可谓是内忧外患。统治者为了改变落后的状况以及王权的维护,决定“以唐为师”,学习当代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制度,通过大化改新实现自身国家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转换,使得日本社会发展向前跃进了一大步。而这一切与隋唐的繁荣经济脱不开关系,正是隋唐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化改新前后中日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对当时的日本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入侵朝鲜失败,社会矛盾急剧增加

1、国内各阶矛盾加剧

在七世纪,由于国内各界矛盾的加剧,日本社会出现严重的危机。其中一方面表现为统治阶级日渐加剧的内部矛盾,皇室与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部民产生激烈的斗争,导致王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挑战。另一方面是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与斗争,由于日本对朝鲜的多次入侵都以失败告终,导致日本大和政权的威信一落千丈,且在战败后统治阶级毫无限度地不断兼并人民的土地,奴役部民,严重破坏了当时社会的生产与人民生活的稳定,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激烈反抗,各地出现的起义也是此起彼伏,“脱籍免课者众”的现象更是给统治阶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不断加深

于是在这种混乱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他们发现与自身只有一水之隔的中国不仅仅是经济繁荣,制度完善,而且还是支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所以当时日本有识之士都认为只有学习唐朝,以唐朝为学习的榜样,才能成功摆脱危机。最终,日本于646年(大化二年)正月初一颁布《改新之诏》,其中就是提到日本对中国唐朝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效仿与施行,开始全面的“唐化”。

大唐盛世

2、遣唐使的派遣

从隋朝开始就有日本就向中国派遣使者的现象了,到了唐朝时期,日本又先后派遣唐使13次,每次少则250人,多则500-600人,其中包括了来自日本的大使、翻译、医师、画师等等,记录中曾提到有一次到访人数高达594人,也是最多的一次。遣唐使给唐朝带来了许多珍珠、琥珀、玛瑙等贵重珠宝,而作为回礼,唐王朝也会送一些高品质的丝织品与文化典籍等让遣唐使带回去,但遣唐使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唐代先进的文化制度

这些留学生以及使者有的在中国会居住个二三十年, 经历了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兴起,对两个朝代的很多政治制度都已经了然于胸,且看到了唐朝的先进制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于是便会在回国后要求对日本的部民制度进行改革,并创办专门的学塾来传播唐朝的先进知识与制度,例如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实行三省六部制等等制度都是学习的对象,这对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内部社会诸多矛盾尖锐,在多种危机的影响下,一场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拷贝隋唐制度为己用

1、对中央集权等制度的效仿

中国隋唐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而当时处在危机状态的日本在政治体制、军事、宗教、文学等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政治体制方面的影响最为深刻。646年日本发动“大化改新”,在这次改革中,从中国留学回来的高向玄理和僧冥等起了很大作用,在中国学习的几十年期间,大量学习了当时唐朝的文化制度,回国后积极的传播中国文化,追求改革。

大化革新时期

“大化改新”不仅是对日本世袭姓氏贵族称号进行废除,还制定了新的官制和冠位制,按个人的能力和功绩授予官位。且大化改新的时期正好是唐朝“贞观之治”的时间段,当时中国独特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当发达的,所以他们也就仿照隋唐的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模仿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中央设置了二官、八省,分工明确,地方设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除此之外,日本还仿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来进行选官,在法律上,参照唐律,制定了《大宝律令》,这一法令的诞生,标志了大化改新的完成,此后日本社会政局开始逐步稳定,商品经济、农业、工业等又重回正轨。

2、对均田制和府兵制的采用

《资治通鉴唐纪》中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大唐保持开放包容的政策对自身盛世繁华以及对日本大化改新都有着很深的影响,除了上文提到的在中央集权制上的改革,其对日本的经济以及军事也是有着推动作用,在改新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日本也有着“唐风时代”的称号。

改革过程中废除了所有的私地与部民,将二者全都收归国有,成为公地以及公民,对大夫以上官员根据其职级进行发放供奉,打破部民制的运行体制,并仿效唐朝的均田制,采用班田收授法,土地不能一直使用,也不能进行买卖。通过唐朝的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统计,对全国人口进行了普查,登记之后再进行分田。

而在军事方面,大化2年,日本也开始模仿唐朝的府兵制,建立“防人制”,中央成立五卫府,其余一些边塞地区设置军团及镇守府等,四处征集当地的农民当兵,各国的正丁的3年一轮换,轮流服兵役,充当军团的士兵,和平时期选择农耕,战时作战。

日本军队

3、宗教信仰与文学的冲击

公元6世纪,大陆的佛教通过朝鲜半岛传入了当地日本,包括像鉴真东渡、空海与最澄入唐留学等行为,给日本的佛教界带来了律宗,创建了天台宗和真言宗。这对于当时的日本统治集团带来了强烈的震动,由于佛教的引入,日本民众原有的“国神”信仰体系与佛教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和交汇,可以说是在信仰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且最初对于佛教的接受,统治者内部阻力与激烈的斗争是很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室和贵族中信仰佛教的人渐渐增多,到了593年圣德摄政后更是大力推动了佛教的发展,最终佛教在碰撞与融合中立足。

而在文学方面,日本许多书籍都是由汉字书写而成的,例如《古事记》、《日本书记》等等,这些书籍内容也多来自于中国的《汉书》、《三国志》、《高僧传》等古书。以及后来的汉诗和歌,都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深重。除此之外。8世纪以前的日本也是通过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通过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进行更改,创造了日文的片假名和平假名,这对日本的文学的发展也是极大的推动

4、在货币、饰品以及建筑上的唐化

日本除了仿效唐朝的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之外,对唐朝的货币、饰品、以及建筑等等方面也是在不断借鉴和吸收。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曾在《日本书纪》中提到“唐朝的文化是与印度、阿拉伯和以此为媒介甚至和西欧的文化都有交流的世界性文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对 “唐风”文化繁华的称赞。

大唐饰品服饰

建筑上日本的都城建设规模几乎和当时的长安一模一样,甚至街道长宽以及排列方式也是一样的,例如采用了“朱雀街”等中国当地街道的名称。而到了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依然也是模仿当时唐朝的长安城的模样来建设,不仅如此,在建筑名称上更是完全效仿,例如唐朝宫殿的正殿加太极殿,正门叫朱雀门,则日本的皇宫也把正殿称为太极殿,把正门称为朱雀门。同时伴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之后,以修造佛像为核心的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也是有了迅速的发展,富丽堂皇的佛寺建筑的出现则是日本建筑新文化的开端

除此之外,日本的货币和同开珍也是仿效唐朝的开元通宝来制作的,样式上都是外圆内方,唐朝时期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个五弦琵琶,现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可见当时日本也是学习了我们的七月,且唐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筝就一直保留着十三弦的筝制,除此之外,唐代时期的“丝绸之路”也为日本带去了碧琉璃碗、绿地狩猎织锦以及竖琴等诸多精美的艺术品,深的当地人民的喜爱。

大唐五弦琵琶

总结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其历史上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日本“以唐为师”,学习当代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制度,使得日本几乎完全“唐化”。最终成功地建立了日本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新实现自身国家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转换,让日本社会发展向前跃进了一大步,这种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积极吸取,推动自身国家继续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行为也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日本文化史通论》

2、《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3、《日本文化概论》

4、《日本中国文化摄取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