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来的亲戚 乡下来的亲戚演员表
如果说过年变化最大的地方,一定是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城市来说,过年无外乎路边妆点的几处景观,或者景区内络绎不绝的人群,其实和每个长假都大同小异。而在辽阔的农村,春节则给寂寞的村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农村尤其是北方省份的农村,几乎是看不到年轻人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是这里的主流,即便是在白天,很多农村的街道上,商铺也是大门紧锁。没有了人,这片广大的土地就缺乏活力。
农村最红火的季节就是春节前后半个多月的时间,从小年开始,到元宵节结束。天南海北的外出打工人集中返乡,让寂寞的村子瞬间活跃起来。
虽然农村的年味也在淡化,90后、00后成了主力,很多过年的风俗被遗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过去蒸馍、做豆腐、杀鸡宰猪之类的习惯有所改变。但相比于城市,农村依然是年味最浓的地方。
没有了准备年货的繁琐,农村过年最重要的事无外乎年后走亲访友,未婚男女谈婚论嫁了。
很多常在城市生活的人反感农村走亲戚的风俗,他们已经习惯了朋友之间的无拘无束,不习惯亲戚之间的俗套。但对于农村人来说,亲戚是不可替代的血脉亲情。
尤其是在家里有红白喜事时候,有没有邻里亲戚来捧场,直接决定一个人在农村的地位。所以年后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走动,一来是传承长幼有序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维系平时因为工作和距离而变得疏远的亲情。
北方农村流行磕头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就要拿红包给晚辈。如今大多数北方地区都水涨船高,近一点的关系红包200起步,上不封顶。小辈磕头磕的长辈心头一紧,还要强颜欢笑拿红包送祝福。
姑舅姨在春节被迫营业,无论年纪大小,辈分决定地位。不过最近几年,味道有点变了。年轻的晚辈不讲武德,为了红包而拜年。网络上出现了不少的乐子,比如舅舅喝醉了,被一帮家人扶着,接受外甥磕头拜年,家人帮忙从口袋里掏红包打发这些淘气的晚辈。
更有甚者,外甥一言不合就掏出剪头,作势要剪自己的头发,舅舅立马感到了“生命威胁”,只好拿出红包打发。过年时候红包几乎洗劫了长辈的钱包,但好在风水轮流转,只要自己的孩子出马,很快就被原路返回,要的是这个气氛和仪式。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催婚以及说媒。到了适婚年龄还单身,自然会被家人逼婚。年轻人追求自由,把逼婚当作一种精神折磨。但对于很多家庭一般,靠打工为生的农村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佳找对象的时间。“腊月不说媒”,过了元宵节,又都出门上班了。所以初二到十六,半个月的时间决定了一年的幸福。
在农村相亲,不像城市里那么随便,彼此之间需要有人过话,媒婆就至关重要。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那么一两个嘴巧又热心的媒婆,他们不仅熟悉这片土地上每个家庭的状况,掌握着一手准确的婚姻信息,也深谙农村相亲的流程和礼节,并对当地婚嫁市场了如指掌。
如果没有媒婆指路,很多单身男女可能都进不了对方家门。所以这半个月媒婆进入最繁忙的季节。当然不是白帮忙,央人办事,提前要准备礼物,才能请动神通广大的媒婆。事后有进展,进行到各个环节都另有答谢,如同工程的进度一般。
当然媒婆受人之托,难免有夸大之辞。最近网上一个梗,媒婆介绍一个刑满释放人员时说:“他以前出了点事,不过已经改好了,现在不杀人了!”
如此种种,媒婆在农村的单身青年面前,还是有至高无上地位的。现在很多时候媒婆就是替两家说出不好直接开口说的话,在其他的事情上,媒婆只是个象征意义。
农村的婚姻市场比城市更急迫,不仅彩礼不菲,而且明显的男多女少。最近几年,在农村,离异的甚至比未婚的吃香。更有甚者,这边女的刚传出来离婚的消息,那边媒婆门前就有几十个人排队。
农村有农村的风土人情,尽管一切都在变化,但要彻底和城市一样,估计还需要很多年。如果你讨厌这种繁文缛节,会觉得这里处处透露着愚昧、虚荣、客套;但如果你喜欢乡土文化,你会觉得这里处处都是亲情、温暖、淳朴。
半个月后,这片土地将重归静寂。家人把浓浓的亲情装满远去的行囊和后备箱,开始新一年的坚守和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