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治疗方法 痒疹最有效的药膏
小李年富力强、认真负责,是单位的骨干,但最近半年工作紧张、劳累,自觉全身不自在,两个月来皮肤出现很多小疙瘩,瘙痒剧烈、夜不能寐……到医院一看,大夫说是结节性痒疹!皮肤的真相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urticariaperstands verrucosa)或结节性苔藓(lichen nodularis)。为疣状结节性损害,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侧为多,伴剧烈瘙痒,常见于成年女性。
- 病因及发病机制
PN的病因病理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清楚,部分患者多于蚊虫、臭虫或其他虫类叮咬之后发病与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也可能有一定关系。目前研究认为该病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1 神经因素
PN的组织病理改变可见神经组织明显增生。Haas等研究发现PN结节组织中含有P物质(SP)的神经纤维密度增加。SP是重要的感觉神经肽,主要存在于传入神经纤维内,能感受、传导和易化各种伤害性刺激。
1.2 免疫因素
袁皓琛等发现PN皮疹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减少。SP及CGRP等神经肽类也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皮肤免疫系统而起作用的。SP通过与其神经肽受体结合作用于皮肤的免疫细胞,参与调节皮肤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PN患者,可使皮损明显消退,症状缓解,也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的观点。
1.3 精神心理因素
有研究发现PN 与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德国学者Dazzi等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在P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认为对于PN患者应该考虑心理评估及治疗。特殊区域的皮损,如手部、头皮、生殖器部位等的皮损,则更易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问题,并加重抑郁等心理性疾病。
1.4 感染因素
有报道PN和一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关 :①结核杆菌感染:Saporito 等发现1例PN 患者皮损内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②细菌感染:有文献报道复发性PN 和扁桃体灶内感染有关。③病毒感染 :郭志丽等曾报1例有结节性痒疹表现的艾滋病。
- 临床表现
初为淡红色丘疹,迅速变为半球形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顶端角化明显,成疣状外观,表面粗糙,红褐色或黑褐色,散在孤立,触之有坚实感。由于剧烈搔抓,发生表皮剥脱、出血及血痂。结节周围的皮肤有色素沉着或增厚,呈苔藓样变。结节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侧为显著,偶尔可发生于背部。数目不等,可少至数个或多至数十个以上,有时呈条状排列。慢性经过,可长期不愈。
-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疣状结节性损害,好发于四肢伸侧,剧烈瘙痒等特点进行诊断。但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疣状扁平苔藓 损害为疣状增生之肥厚性斑块,并有细薄鳞屑。斑块为圆形或卵圆形,但其周围有散在性扁平丘疹,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2.丘疹性荨麻疹 主要临床表现为风团,中央有丘疹及小水疱形成,病程较短,好发于儿童。
3.寻常疣 损害表面角质增生,呈乳头样,色灰白或污黄,大多无自觉症状,好侵犯儿童及青年。
4.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好发于小腿、上臂及上背肩胛间,皮损常呈褐色扁平小丘疹,刚果红局部皮内试验或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 治疗
防止虫咬。寻找可能的致病因素,予以适当处理。
局部治疗
可外用各种剂型的糖皮质激素或焦油类制剂,角化显著的可外贴含醋酸曲安奈德及新霉素的肤疾宁等硬膏。局部封闭治疗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配合利多卡因溶液。
全身治疗
抗组胺药以及镇静安眠药物的应用同慢性单纯性苔藓,根据瘙痒的严重程度可单用也可联合应用。国内文献曾报道联合治疗,即泼尼松15mg/d,晨起顿服,联合雷公藤多苷(20mg,每日3次)、沙利度胺(25mg,每日2次)、氨苯砜(25mg,每日3次),取得良好疗效。沙利度胺有明显致畸作用,育龄妇女禁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与硫唑嘌呤治疗顽固性结节性痒疹,有一定疗效。皮损增生明显、质硬者可口服维胺酯25mg,每日3次,或异维A酸10mg,每日1-2次。
物理治疗
液氮冷冻、激光治疗,放射性同位素32磷和锶敷贴或浅X线放射治疗,亦都有一定疗效。
结语:
结节性痒疹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另外有可能由蚊虫叮咬、感染因素、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在神经-内分泌-皮肤免疫作用下,引起神经肽物质和免疫物质的释放,引起瘙痒-搔抓-增生-更瘙痒的恶性循环,形成PN病程迁延及典型临床表现。在治疗方面,可以外用药物、局部注射、口服药物以及物理等方法联合治疗,为了取得满意疗效,把手管住,打断恶性循环至关重要。皮肤健康科普 颜值科学社超能团 我的门诊故事 皮肤病
END
参考文献:
[1] 周春岩,刘元林.结节性痒疹病因及治疗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6):436-439.[2]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10-711.
[2]Haas S, Capellino S, Phan NQ, et al. Low density of sympathetic nerve fibers relative to substance P-positive nerve fibers in lesional skin of chronic pruritus and prurigo nodularis [J]. J Dermatol Sci, 2010, 58(3):193-197.
[3]袁皓琛, 朱晓芳, 王琴, 等. 结节性痒疹患者T细胞亚群测定[J].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1997, 1(5):377
[4] 吉喆, 郑捷. 结节性痒疹的研究进展 [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35(2):87-89.
[5] Saporito L, Florena AM, Colomba C, et al. Prurigo nodularis due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J]. J Med Microbiol, 2009, 58(Pt 12):1649-1651.
[6] Danielides V, Bassioukas K, Katotomichelakis M, et al. Retraction. Report of a case of recurrent prurigo nodularis clinically related to internal foci of infected tonsils [J]. Int J Dermatol, 2009, 48(6):66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