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怎么死的 韩信能活70为啥只活了35

时间:2023-04-28 03:5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688 评论:0

在楚汉之争这段精彩的历史中,风云际遇英雄辈出,而韩信绝对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功彪史册但却连连被降职、被猜忌造反直至最终为吕后设计擒杀,结束壮烈而悲情的一生。

纵观韩信的一生,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活下去,然而可惜的是,他不但功高震主,还杀错了人,加速了自己的生命终结。

01 兵仙韩信,功高盖主

韩信,不但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更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思想&34;兵权谋家&34;的代表人物。首先,在军事理论方面,他著有《韩信兵法》三篇,还曾和张良一起整理兵书兵法,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战术技法,被后人奉为&34;兵仙&34;&34;神帅&34;;而说到率军打仗,韩信更是用兵如神奇谋百出,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可谓身经百战无一败绩。被汉高祖刘邦誉为&34;能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34;。

如果说,汉初三杰对汉高祖刘邦来说,是左膀右臂一样的重要人物,对汉朝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汉初三杰中的韩信,更是难得的将才,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34;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34;然而,正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说的:&34;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34;、&34;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34;历代封建君主治下,功高震主者多没有好结局。韩信更是不例外。

他的功劳大到让刘邦夜不能寐,被屡次三番夺回兵权;从经营多年齐国被迁至楚地为楚王,又被人诬告谋反,一路坐囚车见刘邦,然后贬为淮阴侯,不得不时常称病在家,却最终还是躲不过鸟尽弓藏的悲哀。

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太祖高皇帝十一年(前196), 韩信被吕后和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并被夷灭三族,一代军事奇才就此结束短暂而不凡的一生。

这样的杰出将领没有死于沙场马革裹尸,反而因功名过盛而被当权者谋杀,实在是令人痛惜。因此,很多学者都在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韩信的悲剧?若韩信想要不死,他该怎么办?

韩信之死因素固然很多,但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错误就是他杀了对自己极为重要的两个人。

02 一错:不念旧情杀项羽

韩信最初的伯乐是项梁,项梁被杀后,韩信就追随了项羽。在战神楚霸王项羽面前,韩信并没有被重用,&34;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34;。后来,满腔抱负无可施展的韩信离开项家军后,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名声,有了&34;军中鬼才&34;的称誉。

在齐国平定之后,韩信与龙且对战。龙且战死,项羽派武涉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与楚联合共同抗汉:&34;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34;

武涉十分透彻而直接地向韩信点明了局势:韩信帮谁决定着谁能成为楚汉之争的胜利者。假如他继续帮着刘邦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因为刘邦为人心胸狭隘多疑,项羽死后,刘邦必然会翻脸无情。

《中国大历史》共10册 ¥128 购买

后来的事实说明,武涉对刘邦的品行分析一针见血。而韩信不以为意,谢绝武涉说:

&34;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34;接着,谋士蒯彻也以相人术告诫韩信,有震主之功最后必然很危险,并劝韩信自立为王,与汉、楚三分天下。韩信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刘邦,宁愿&34;士为知己者死。&34;最后,有了韩信帮助的刘邦汉军,很快把项羽逼得在乌江边自刎。

谁料想,项羽刚死没多久,刘邦就急匆匆收回了韩信的军权,怕他根基太深无法掌控,还将他由齐王变为楚王,以削弱韩信的实力。

也许这就是天道轮回,楚军曾是韩信容身之地,项梁对他也有知遇之恩,而最后楚却因韩信所灭,果真是世事无常人心莫测。

03 二错:为自保逼戕钟离昧

钟离昧原是项羽麾下的一名将官,项羽自刎于乌江后,钟离昧念着曾经和韩信私交不错,就投奔了韩信。而刘邦却一直在通缉捉拿钟离昧,于是有人便以钟离昧为由头,告韩信谋反。巧的是,这正中刘邦所想。于是刘邦听信陈平之计,以命诸侯到陈地相会为名,准备拿下韩信。

韩信顿时不知所措。想起兵造反,却又自认为自己是开国功臣劳苦功高,不必惊慌。左右纠结中,便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昧去跟刘邦请功,就会没事。韩信心动了,但又不想背负杀害好友的骂名。于是明示暗示,钟离昧一气之下,自刎于韩信面前,死前骂道:&34;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34; &34;公非长者!&34;

然而,虽然钟离昧已死,韩信却没能再获得刘邦信任,而是被押回了洛阳,改封为淮阴侯,军权更是又一次被夺。从此后,韩信在刘邦面前没兵权没信任,一天比一天落魄,只能任人揉搓直至被迫害而死。

想当初,韩信拒绝项羽拒绝了三分天下,也相当于拒绝了自己的活路。因为,刘邦拉拢韩信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项羽太强。项羽一死,韩信就成了刘邦的心腹大患,但又不能明目张胆除掉,于是刘邦便处处挖坑折腾韩信。

继而就有了游云梦、擒韩信、封淮阴侯,把一代大将困于方寸之间;最后,被吕后设计,以韩信&34;恩人&34;萧何为饵,诱斩韩信于长乐钟室 。正所谓:&34;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34;

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傅希如饰韩信

假设说,死了项羽之后,韩信哪怕选择保下钟离眛也可能多一个活命的筹码。就算刘邦抓了他,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因为以钟离眛跟韩信的交情,和他们在楚地的影响力,很可能会就此起兵。而当时局势初定,楚地一反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将极为棘手,因此刘邦不敢轻举妄动。可惜的是,韩信选择背弃好友,逼其自杀,让刘邦省心又省事,也加速了自己的末路之旅。

有人说韩信:&34;至如信者,国士无双。&34;这只是对刘邦而言。对其他人,韩信可是毫不犹豫,该放弃就无情到底。因此,他虽然带兵无数却由始至终都像光杆司令孤身奋战,到死也没有人为他求情。

可惜可叹,韩信虽然用兵如神,却缺少政治头脑,情商也不够高。如果,他当时真的与项羽合作,后来的皇帝是不是刘邦还未可知!至少他也不会被人迫害而死。只不过,假设只是假设,历史已然尘埃落定。韩信艰辛的成长经历、卓越的军事才华、佐汉破楚的非凡功勋对比着那令人痛惜的不得善终的英雄末路,一切都早已成了既定结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