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全文
南宋谢枋得作《重订千家诗》,从旧书中收录了一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该诗正是今人熟知的清明诗,其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自问世以后,一直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杜牧”、“‘欲断魂’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杏花村’究竟是在何方”等等,所以在后世一直争议不断。
《清明》中三个引发争议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说第一个引发争议的问题:《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的作品。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曾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在七绝创作上具有极高的造诣。
《唐诗三百首》里面,一共收录了9首由杜牧创作的七绝,数量是本书所有作者之冠,七绝收录数量排第二的是李商隐。但是在这9首杜牧的七绝之中,并无一首叫做《清明》的诗。
如今,《清明》一诗在民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每逢清明节至,三尺孩童皆能背诵全文。可惜这首诗的创作水平不高,所以有人怀疑它不是杜牧的作品。
最早对这首诗提出疑问的,是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谢榛。他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这首《清明》:“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
我们都知道,诗是以“言志”为美的。杜牧一生中,曾经创作了大量的七绝精品,比如《泊秦淮》、《赤壁》和《遣怀》等大家熟知的作品。
当中的主题,要么是在关心国事,要么是在咏怀古迹,要么是感叹人世浮沉岁月蹉跎。就算是《赠人二首》这样的诗歌,杜牧也写得艳而不俗,在视角上翻新。
然而《清明》一诗,却写得“叠床架屋”,太过拖沓了。那么,为什么说《清明》写得“叠床架屋”呢?学者们大致有如下的观点:
其一,题目为《清明》,诗的开头第一句,又复用“清明”二字。古代诗歌追求文字精当,一首七绝一共才28个字。为什么要浪费两个字,去重复题目中已经知道的事实呢?
其二、第二句中既然写了“行人”,就不必再画蛇添足地,强调人在“路上”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且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例作说明,贾岛诗中有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首句只说“问童子”,但是具体问的什么,并没有写出来。这是因为在诗的第二句中,童子已经用“言师采药去”,表达了贾岛问话的内容。
这种艺术手法,在汉语修辞里面叫做“蒙后省”。即诗的后句已经提到的内容,在前句中就可以省略了。前后二句有相同的内容,有经验的诗人都会采取“避复”的处理。
更何况《清明》中“路上”、“行人”同处第二句,更不应该“犯复”。而且以杜牧的诗歌创作水平,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
另外,谢榛说《清明》这首诗的“气格”不高。那么,什么是“气格”呢?气,是指气韵,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格是指诗的立意与格调,作者的思想境界。
《清明》这首诗,一上来就渲染雨中的场景,跟着就描写诗人羁旅独行,意志消沉,最后为了“借酒浇愁”,找到了杏花村。
整首诗根本看不到作者有高远的志向,于愁情的书写方面,也没有任何新颖独到之处。于是谢榛等诗评家亲自下场,将《清明》进行了一些修改,改动后的全诗大概是这样: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
这种改法,试图通过对“江景”的引入,来提升全诗的“气韵”,但是效果不明显。于是谢榛又将后二句替换为“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
不过,谢榛等人对于《清明》这首诗的改动,完全破坏了原作那种清淡的诗风,而且上下二联也十分生硬。
再加上这首诗的原版,早已经通过宋末的《重订千家诗》在民间流通多年,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谢榛等人的改动并未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同。
虽然没有得到认同,但是谢榛对《清明》的质疑,却并非是空穴来风的。所以从此之后,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后来,国内的一些学者继续考察这首诗的出处,结果发现谢枋得当年在修订《千家诗》的时候,这首《清明》是从南宋一名福建书商的书里抄来的。
但是这首诗也不是这个福建书商的原创,而是他从一本叫《锦绣万花谷》的书里抄来的,它没有标题和作者署名。
这个福建书商为了出一本,叫做《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书,于是就“扯虎皮做大旗”,挂了刘克庄的大名,然后又把这首“无题诗”归到了杜牧的名下。
所以这首诗最终会“成为”杜牧的作品,都是这个书商为了赚钱搞的“噱头”。以上,就是《清明》作者存在争论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引发争议的问题就是,现在学者对这首诗中“欲断魂”三字的理解,存在争议。大家都知道,“清明节”在现代是一个祭祖的节日。
因此当我们读到《清明》这首诗的时候,自然就会联想到诗人因为常年漂泊在外,不能及时在“清明”这一天赶回家乡扫祭,所以产生了伤感的情绪。
由于内心中愁苦、伤感到了极致,情绪无法排遣,于是他决定找一个地方去“借酒浇愁”。然而近代却有学者考证指出:唐朝的清明节,没有“扫墓”的习俗。
唐代的清明节,是和寒食合并成的一个大型节日,在这个节日到来时,国家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中国古人扫墓的时间原来是在寒食,后来寒食与清明合并,有人就在清明扫祭。
因为这个原因,唐高宗、唐玄宗都曾多次下诏禁止。理由是,清明是一个郊游的节日,把这种玩乐的节日和扫墓这么严肃的事合到一起办,是对祖先的不敬。
尽管诏令并不能完全禁止民间的扫祭行为,但是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唐代国家为了杜绝清明节的扫祭行为,还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处罚。杜牧身为国家公务员,他不可能公然违法。
所以,这首《清明》到底是在写什么?它真的是在写一个人,因为不能在清明节的时候回乡扫祭,所以伤心得“欲断魂”吗?
为此,竟然有一位学者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观点:杜牧的确不是要赶回家上坟,他只是想喝一种酒,这种酒的名字叫“断魂”。
第三个引发争议的问题,是这首诗涉及“杏花村”真实的地理位置。有的人说这个“杏花村”在山西,但是有的人又说这个“杏花村”在安徽。
因为这个问题事关商业赚钱密码,所以数百年以来,全国各地一直有人不断地借“杏花村”三字“造假景”、“酿假酒”,外加杜撰各种“神话”。
其实,无论“杏花村”在哪里,都不干这首《清明》的事。诗中的“杏花村”,有可能就是作者随意胡诌出来的一个地方。所以关于后人造的那些“假酒”和“假景”,在这里我们就不详谈了。
结语
《清明》一诗存在多处争议,主要是因为这首诗的风格看上去不像是唐代杜牧的诗风。杜牧是七绝高手,他少年时代起就有匡时济世、澄清天下的政治理想。
因此,杜牧很爱写时政诗和咏史诗。不过他也有著名的风景诗,比如像《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中也有咏史的痕迹。
著名的《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能让人看出积极向上的格调。但是《清明》这首诗,却完全是意志消沉,全无朝气的。
另外,《清明》一诗的确存在“犯复”的问题,写得颇有些粗糙和随意。而且这首诗本来是“无名”的,标题是宋代书商强行加上去的。
再加上后人对诗文中写的“欲断魂”的理解一直存在问题,以及“杏花村”在哪里事关某些商人的赚钱密码,所以数百年来一直都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