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怎么读 屠呦呦是院士吗

时间:2023-04-16 06:3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7458 评论:0

前几天参加侄女的小学毕业典礼,几个女孩聊天的间隙,她神神秘秘地跑过来告诉我,自己语文老师的偶像是某位流量小生。

“他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老师会欣赏他?你能找些他的视频给我看吗……”

面对小孩一系列提问,我瞬间有些卡壳。

我知道要带她客观地看待这些人和事,却也怕她被浮夸的“人设”迷了眼。

女孩究竟需要怎样的偶像?这不好定义。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优质的榜样太少见。

想起已经写进小学课本的屠呦呦,心想,像这样的偶像一定要再跟小孩安利一下。

屠呦呦凭什么被写进教科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似乎预见她一生与青蒿素的不解之缘。

屠呦呦自小身体薄弱,甚至一度因肺结核中止学业。

直到18岁才上高中,三年后考取了北大的医药学系,之后的五十余年都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20世纪60年代,越南人民饱受疟疾困扰,向中国提出请求,希望能帮忙研制新型抗疟药。

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抗疟中草药研究组”的组长,而这个小组初期只有她一人。

之后的三个月,她整理历代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收集方药2000多个。

之后的药物筛选过程并不顺利,多次提取失败后,屠呦呦重新研究相关文献。

终于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记载中,找到了突破口。

没有药厂配合,没有专业的设备 ,为了制备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课题组只能“土法上马”。

他们用七口大水缸作为提取容器,把青蒿素浸泡在乙醇中提取样品。

青蒿素终于成功提炼,屠呦呦却因为长期接触化学药剂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然而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实验又出现了波折,在某些动物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屠呦呦分析了医学文献和动物表现,认为不至于发生毒副作用。

她自请以身试药,以验证有效提取的青蒿素在人体上的效果。

经过一周试药观察,未发现提取物在人体上的毒副作用。

至此,临床试用之路得以开启。

现在以青蒿素为基础,已经有了疟疾治疗的联合疗法。

这一漫长的研究过程,也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屠呦呦的事迹也被纳入了学生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将屠呦呦2011年的获奖感言及同年发表的论文改编成课文)

(初中历史教材对屠呦呦科研团队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介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屠呦呦的事迹进行简述)

屠呦呦带给女孩的力量是什么?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评价屠呦呦。

高赞回答来自一位从事制药工作的女性答主。

她说,屠呦呦的获奖,也许会让一个在中国的小女孩产生“我要(能)当科学家”的想法,也许会让一个女大学生明白,其实人生的意义远不只嫁人生子。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这个偏见的社会里看到希望。

帮女孩找到一个合适的榜样并不容易。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曾对近100年来童书做过研究。

发现故事鲜有以女性形象为主角的题材,即便有她们也是在等待着王子的到来。

她们的梦想实现,要借助男孩、魔法、动物的帮助,真正靠自己走到终点的人很少。

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孩们越来越在意外界的评价,越来越追求完美,渐渐走进社会规划好的框架。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女孩都要选择完美,也不一定要从满分的社交关系中找到自我认同感。

她们无需受限于女孩理科不好的刻板印象,婚姻也不是她们放弃梦想的理由。

因为屠呦呦被推到大众眼前,框架中的女孩子在尝试摆脱时,底气更足了些。

屠呦呦并非十全十美。

她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直言诺贝尔奖金买不起北京半个客厅。

她在外界眼中有些不懂变通。

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典礼上,屠呦呦是全场27位获奖者中唯一谢绝采访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用她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屠呦呦也不曾出席。

在BBC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屠呦呦打败了宇宙探秘人斯蒂芬·霍金、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成功比肩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此等先驱。

BBC这么评价她,“如果用拯救了多少人来衡量一个人有多伟大,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这样的榜样不是远隔重洋的希拉里·克林顿、米歇尔·奥巴马,不是跨越千年的历史人物花木兰、武则天。

她就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在本土文化里成长,打破了禁锢的榜样。

她让我们看到,不是每个女孩都要套进社会认可的人设,她们有无限的可能。

富养女孩,是给她成为自己的机会

前段时间,89岁的屠呦呦又上了热搜,因为其团队取得了新的进展。

攻坚青蒿素抗药性难题,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效果乐观。

从她研究青蒿素至今已经五十余载。这五十年来,她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外界关注,依旧欣然坚持。

因为她对自我的认同不是来源于他人,她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向走下去。

我们常说要富养女孩,物质层面要满足,那精神层面呢?如何才能让女孩发掘出更多的内心力量?

家长可以试着放下对女孩的刻板印象,相信她们拥有无数的可能性。

就像当下程序员角色是清一色的男性,编程被划分到了女孩“不擅长”的领域。

而事实上,历史上第一批码农被称为“计算机女孩儿”。

直到后来因为大学课程设置、计算机价格等因素,导致了这个领域男性占比提高。

学会给予她们更多的选择权,做她的支持者。

她可以去读硬科幻小说,可以选择一个飞行员的职业。当她触碰到世俗所认为的“男孩领域”时,当她踌躇不定时,坚定的站在她背后,做她的支持者。

(宋寅,中国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机长)

父母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成长上。

也许能够在孩子跟你分享她的流量偶像前,你就能把自己偶像成功安利给她,或者成为她的偶像。

有人说,科学家之伟大,并非用来捧上神坛,而是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希望。

对于病患而言,屠呦呦带来了健康生活的光明。

而对于每个平凡的女孩来说,屠呦呦也带来了打破桎梏的勇气。

她们可以拒绝成为公主,选择活成自己的女王。

如果你有个女儿,她真的可以很了不起。

作者介绍

蜜思李,阅读量惊人的学霸级网瘾“少女”,扛得了机器拿得了话筒写得了稿子,作文大赛拿过奖,报社电台采过访。讲最走心的故事,做治愈系好友,愿我们的相遇,让你更懂孩子,遇见更真实的自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