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字母练习
有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在国外留学的趣事,提到了中文打字的事情。
某天早上,网友正在实验室里用word文档整理实验步骤。由于打的全都是中文,以至于网友的意大利导师路过网友电脑的时候,盯着那些方块字看了很久,问网友这些都是中文吗?
在网友表示肯定以后,意大利导师不可思议地说:“How do you type Chinese by this keyboard??”
于是,网友在电脑上演示了一遍如何用26个英文字母打出方块字出来,意大利导师表情震惊,那一刻他估计觉得中国人是会魔法的。
在我们这代人看来,拼音打字已经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不觉得这会是一个问题。然而,在看似平常的背后,我们的先辈为了让键盘能打出中文做了太多努力。
26个字母键盘是基于英文字母语言系统的中文,我们的方块字是如何能与这些字母联系起来的呢?
对于拉丁语系的人们来说,26个字母键盘的设计是非常直观的,那时候的打字机完全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所以打字机多年发展更多的是键盘布局的优化上。
打字机轻轻松松搞定了英文世界,当时世界上以雷明顿和安德伍德为代表的公司克服了键盘技术难题,将便捷的机械打字机输送到世界各地。
他们通过增减按键数量,来适应不同语言体系的文字,搞定了意大利语、俄语、法语、印地语和韩文等。
虽然韩文看起来有点像象形文字,但其实韩文是表音文字,键盘只需要把24个字母配合切换键,就能流畅地输入韩文。
然而,中国汉字却是象形文字,而且汉字数量太多了,按照原先修改打字机的逻辑是没办法实现中文打字机的改造。
中文世界的字有成千上万,按照英文打字机的逻辑,如果要符合“所见即所得”的特点,那么这些方块字势必得像那些字母那样平铺在键盘上,可是这又是不现实的。
由于中文打字机的设计难度堪称“地狱级别”,因此当时很多外国人都在笑话中文的落后与不便,认为中文打字机难以创造。
在100多年前的美国报纸上,就曾刊登了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有两个房间那么大的机器,机器有个三米框的键盘,键盘上有五千多个按钮。
打字员想要使用这个中文打字机,就需要手脚并用,人站在键盘上上蹿下跳才行。
别说外国人了,当时连本国的人都认为汉字和键盘打字机难以兼容,似乎就是传统中国与技术语言现代性的不匹配,是汉字的落后。当时不少人,都希望彻底摒弃汉字转向拉丁字母。
虽然当时很多打字机巨头公司都完全放弃了中国市场,但国内仍然有人坚持不懈地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中文打字机。
不过世界上第一台中文打字机却是美国传教士谢卫楼发明出来的,据说这台打字器体积大,操作大,完全推广不开……
1915年,留学生祁暄利用当时流行的“组合理论”,发明了一种中文打字机,有点类似于偏旁部首组合法,比如“好”字可以分为“女”和“子”,而“女”和“子”又可以与其他部分组合成新的字。听起来好像挺是那么一回事,减少了很多重复的按键,然而在具体实操时,打字需要人工检索字模,打字效率极低……
1919年,商务印书馆的工程师舒振东发明了“舒氏中文打字机”,这是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最多的打字机。
舒氏中文打字机采用“常用字理论”,将字体模型分成了常用和生僻两种,一般情况都常用字模盘打字,需要时去生僻字里找。
虽然这台打字机相对方便,但操作门槛较高,没经过特殊学习和训练的普通人根本难以上手。
这时候,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出手了。他在1931年终于完成了中文打字机的设计图。然而无奈口袋里的票子不够,因而只能先写书赚稿费。1947年,林语堂终于将他的“明快中文打字机”生产出来。
它产生了巨大但姗姗来迟的影响,直到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国人们改进打字机的努力才获得了回报。而输入法编辑器的加持,使得中文键盘与计算机更加适配,最终,我们才能在26个英文字母键盘上输出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