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电子书 二十部顶级耐看的小说排行

时间:2023-04-27 14:3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9588 评论:0

最近和朋友聊天,让我推荐几本关于个人成长的书。

关于这个类型的书有很多,但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是比较类似。

因为大家在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都非常具有共性的。

所以我把读过的书,精心整理出了一份书单。

我将这份书单分为了四个维度,分别是觉醒篇、习惯篇、心态篇、方法篇。每一个维度都是成长的一个阶段。

依我个人体验来看,按照这个顺序去阅读,收获会更大。

一个人只有觉醒后,才想要去改变;最好的改变是从改变习惯开始;在改变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心态问题;最后才是在方法上不断精进。

李笑来曾说,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阅读也是如此。给自己一个阅读的起点,你就会越来越热爱。

1 觉醒篇

《认知觉醒》

这是第一本帮助我认识自己的书。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混沌和迷茫,并开始尝试努力从这种状态中抽离出来。

这本书非常接地气,因为本书的作者周岭老师是在36岁开始这种觉醒,在此之前,他和所有迷茫的普通人一样。

所以,他写的文字,就是一个普通人认清自己的过程。

人生最重要的是消除模糊,模糊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但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正确。

你不知道混沌和迷茫的存在,或者你知道它们存在,但任由它们在你的生活中发展,你就不会思考应该如何去解决它们。

消除模糊,最重要的是能意识到模糊的存在,并意识到要解决它们。

很多读者问周岭:“你为什么能如此快速的成长、蜕变?”

周岭老师的答案是:盯着改变去学习。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原来是新东方的名师,这本书汇聚了他的人生智慧。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真正意识到,速成绝无可能,你需要用你有的东西去交换你要的东西。

所有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漫长的积累。积累只有一个办法,坚持做。

以前一直觉得“节奏”是很奇妙的事情,因为几乎做任何事都需要节奏。唱歌需要节奏,打游戏需要节奏,写作需要节奏,开车需要节奏,交朋友也需要节奏。

节奏无处不在,可以说只要你掌握了节奏,一件事就不会做的太差。可什么是节奏呢?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时,我才猛然顿悟,节奏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用李笑来的话说就是,把时间当作朋友。

所以,当你迷茫时,可以问问自己,方向正确吗?方法正确吗?时间正确吗?或许能有一些启发。

2 习惯篇

《掌控习惯》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怎么养成的呢?

每天早晨我都要坐地铁去上班,于是我开始在这个时间段阅读,一开始我还偶尔会玩玩手机,但习惯渐渐养成了。只要我一上地铁,就会自然开始读书。

后来,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我养成习惯的方法,书里早就写过,即执行意图。

也就是,提前计划好,我将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

比如,我将在去上班的时间,在地铁里,阅读。

如果能早点遇到这本书,我会更轻松的养成更多好习惯。

习惯为什么重要?

因为人每天有40%以上的行为是出于习惯而决定的。可以说,你的习惯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而养成习惯的本质是不断重复做一件事,这样大脑的神经元就会产生联结,重复的次数越多,联结的就越牢固,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这本书不仅从本质上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习惯,还从方法上教给我们怎样通过“四大定律”养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看完这本书,保证会颠覆你对习惯的认识。

书中有一句话讲的很好:

人们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变,过了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决定放弃。要想实现有意义的改变,新养成的习惯要坚持足够的时长。

《微习惯》

意志力和动力到底哪种力量能更促使我们行动?

有人说是动力,因为他们认为意志力根本不存在。

但我觉得意志力还是存在的,因为动力也不是经常都有或者有足够的能量促使你去做一件事,但我们还是能通过意志力坚持去做。

意志力和动力应该是相互配合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微习惯的核心策略。

保持动机,就会保持做一件事的意愿,而每次都从微小开始做起,就只需要耗费最少的意志力。

做一件事最难的是开始行动的那一刻,因为我们往往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标,这会让我们形成主观压力,从而产生抗拒。

不过,一旦你真的开始行动,行动阻力就会大幅减弱。

《掌控习惯》一书也有讲到养成习惯要从小做起,微习惯是把这种策略用到更极致。但不得不说,微习惯策略真的好用,亲测有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书,在我读完电子版后,立刻下单买了一本纸质书。

我不仅准备再读一遍,还打算按照书中的内容去实践,去改变。

在开始看这本书之前,其实我内心是有些抵触的。

因为看了一些关于习惯的书后,我本能的以为这本书只是围绕七个习惯进行论述讲解。

但在翻开第一章后,我就被强烈震撼到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方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这种描述简直太到位了,如果没有深刻的研究和体悟,是绝对无法把我们个人和世界的关系形容的如此贴切的。

这本书简单易懂,却又让人振聋发聩。这才是顶级的作品,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讲述深刻的、奥妙的道理和智慧。

书里的七个习惯不仅仅是习惯,更是让我们发现内在的自己,让我们由内而外的塑造自己的法宝。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经常按直觉和习惯行事,却很少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

价值观是什么?原则是什么?价值观和原则是什么关系?

这些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书里都有答案。

相信你读完这本书后,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3 心态篇

《练习的心态》

这本书的翻译有点啰嗦,读起来有些拗口。但丝毫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体现。

看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自己做事情为何总急于求成、焦虑、担忧,以及如何面对这种局面。

做事急于求成最本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认清成功是一个过程这一底层原则。

因此,我们总会给自己定一个远超过自己能力的目标,在做事的过程时刻和想要的理想状态对比,一旦发现差距巨大,我们就陷入焦虑,产生巨大的挫败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事都只有三分钟热度。当一件事只有挫败、焦虑和痛苦时,我们就很难坚持下去。

作者在书中强调,做一件事时,要放慢。但在读完这本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放慢,以及放慢后要怎么专注?

直到最近,我才突然有一些领悟。心态的急躁是很隐秘的,以至于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在做一件事时,我们是下意识的、自动化的、急匆匆的。

其后果就是,做事浅尝辄止,没有思考,无法专注。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我之前经常为了快点写完而处于这种急躁的状态(我自己完全没意识到),而导致的问题就是,我在写作时跨过了思考的过程,只想着尽快写出来。

但越是这样,写出来的内容越干巴巴。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写作的意义是思考,让思考的内容流动到纸面上来,才有价值。

所以我毅然决定放弃每日更新公众号,力求每次在写文章时,都让自己能真正的放慢。

学会保持练习的心态,把目标当作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对比的结果,专注当下,无需评判好或者坏。

只要持续练习,我们终将一步一步实现目标。

这种状态,很像冥想的状态,作者把冥想运用到了生活中,获得了更多平静和幸福。

《冥想》

什么是冥想?

书中的解释是,它是一项独特的技能,能使大脑得到休息,达到与平时完全不同的意识状态。冥想的时候,你是完全清醒和觉察的,大脑不会去关注外部世界或周围发生事情。你的意识并没有沉睡、做梦或幻想。相反,它是清晰、放松和专注于内在的。

冥想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觉察内在层面。

大部分人并不擅于观察,我们经常忽略外部世界的很多细节,经常忽略亲人朋友的表情、情绪、动作。

这些忽略导致我们不能及时全面的了解环境、了解亲朋的心情和想法,导致我们无法更自然的融入。也许你被石头绊了一下,也许因为小事和家人争吵。

但相比于外部世界,我们对内部世界的观察更加匮乏,我们更不了解的是自己。

我们有很多潜意识行为,有时我们会突然心烦意乱,却无法发现这种坏情绪的来源;有时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等发完脾气后悔自责,却很难发现脾气究竟来自何处。

相比于和外界相处来说,我们更不擅长和自己相处,甚至没有与自己相处。

冥想,就是与自己相处的过程,探寻自己的内在,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内在的力量是强大的,由内而外的驱动才是可持续的,也是一种彻底的、思维模式的转变。

书中还用一个词形容冥想,叫“开悟”。我始终觉得,只有开始自我觉察,才是从根本上改变的开始。或许,这可以称之为“开悟”。

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科学的知识,比如,我们呼吸时,通常是一个鼻孔起主导作用,而另一个鼻孔会受阻,这种情况会在90分钟-2个小时进行一次转换。

4 方法篇

《自控力》

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的道理是不要过度自控,要尽量少自控。

因为自控就意味着消耗意志力,而我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而且自控往往意味着理性和感性的对抗,是非常大的内耗。当你在“要做”和“想要做”挣扎时,那种感觉并不好受。

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我们总会选择前者。一方面前者能让我们获得及时反馈,更具诱惑力;另一方面,在我们陷入失控时,更多是自己意志力不足,缺乏能量的时候。

意志力有极限,但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意志力,书中讲了锻炼方法,以及如何快速恢复意志力。

始终让自己处于意志力充足的状态,有利于我们做出更正确的选择,而另一个办法是,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短期利益的诱惑。

《刻意练习》

本书的一个观点是,所有的天才都是通过“刻意练习”实现的。

一开始我对这句话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因为人各有“天赋”,有些人在做某件事上就是天赋很差,怎么可能成为天才呢?

后来我想通了,成为天才理论是可行的,只要用正确的方法,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最后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谁会做没天赋的事情呢?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练习,或者说是有提高目标的练习。如果你做某件事达到“可接受”的水平,而以后的练习只是不断重复,那么你就很难再提高水平。

你必须设定好目标,并不断超越目标。跨越一个平台,站到更高的平台。这就是“刻意练习”。

除此之外,要选对练习的方法,要全力投入,倾注大量时间,进步才能显而易见。

我认为,最难的不是认识“刻意练习”,最难的是在持续进步的通道上,遇到的太多困难和阻碍。

《费曼学习法》

如果学习方法是“术”,那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就是“道”。

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大部分人都处在社会金字塔的中下层,无论你是否同意,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只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获得向上的机会。而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动力,还会提升学习效率。

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什么是费曼学习法,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应用。

费曼学习法以输出为核心,通过三次复述、以教代学、回顾反思、简化吸收,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

正是看完这本书后,更加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念,当你能真正的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的把知识融会贯通了。

另外,我为你准备了这些书的免费电子书,关注我,找我领取吧。

我是老陈,在三线城市做过两年建筑工程师,后北漂转行互联网运营,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6年。热爱读书、写作、投资。如果喜欢我,关注@老陈进化论,陪你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各种互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