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翅膀原唱 天使的翅膀原唱mp3

时间:2023-04-27 00:4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4034 评论:0

中国组织人事报

农菲(右一)为转运危重病人做准备工作。 李秋萍 摄

17年前,她是抗击非典英雄,为护理病人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被感染治愈后再返一线;17年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她又一次挺身而出,凭借严密而温暖的防卫,把病毒漩涡中的患者和同事护佑在羽翼之下。她就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二科护士长农菲。

“感觉1年都没说过那么多话”

“下午1点有病人收治。”腊月二十九早上8点,接到科室主任通知时,农菲正在接受隔离区科室管理培训。刚刚搬入隔离五区,大家对环境还不熟悉,设备未到位,一切工作都是空白。

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区必须具备严密的隔离防护条件。农菲迅速带领护士们细致清洁隔离区卫生,搬运医疗物资,几十斤重的柜子和病床,数人合作,肩扛手提,5个小时就将隔离五区整理完毕,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这样的突发应对,对于在抗击传染病临床一线奋战30多年的农菲来说,早已成为常态。

在隔离五区,护士长农菲就是大管家:科室各种设备及物资有什么、缺什么、放在哪了,大家都来问她;培训保洁员并时刻监测他们的操作是否合规;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协调科室之间、科室与后勤总务之间配合,确保消毒防护物资及时到位……

“感觉自己1年都没说过那么多话。”农菲形容隔离病区的忙碌。

年三十,她从早上6点多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中间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回到家,一袋速冻饺子、一把半蔫的青菜扔进锅里一块儿煮,吃完这顿“特别”的年夜饭,稍稍缓过劲儿,她又打开电脑调整部分护理流程。2点10分,将最新的流程表发到群里,她才安心睡下。

进入隔离五区以来,农菲手机一直保持在线。“无论多晚,护士长都会第一时间回复信息,有她在,就感觉很安心。”护士沈爱萍说道。

43天,34名医护人员零感染

3月5日,有的病人健康出院,有的转入普通病房,隔离五区完成了救治任务,正式撤科。

43天战“疫”,34名医护人员零感染。

“当初承诺要整整齐齐、安安全全地把大家带回来,我做到了!”农菲笑声爽朗,语气明显放松。

问到零感染的秘诀,农菲说,是最严密的防护和充足的休息。

身处抗击传染病临床一线多年,农菲有一个小习惯就是从不主动与人握手,日常工作中,她也总是指导护士们注意防护细节。这次,为了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农菲汲取抗非时的经验教训,把消毒、标本运送、医疗废物处理等15类事项进行流程细化,严格到每落实一个步骤就要登记一次,并根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流程,把防护工作做到了极致。

“锐器盒3/4就要打包啦,盖盖子一定要小心,避免被刺伤。”感染二科微信群里,农菲不断发来提醒。

隔离五区主要护理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对于需要全程近距离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护士们来说,最危险的就是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在隔离病房工作。

戴一个N95口罩、一个医用外科口罩,穿防护服,戴眼罩和两层塑胶手套,整个人像是被套在密封的塑料袋里,护士们要大口呼吸、大声说话,汗珠很快就糊住了眼罩,视野和动作精准度都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协助重症患者转ICU,动作幅度更大,对体能要求更高。农菲精心排班尽最大可能让她们3个小时轮班休息,“保持健康才能保持最好的战斗力。”

温暖的护士长“妈妈”

不管遇到多急、多险的任务或状况,农菲温柔平和的语调从来没有变过。

隔离五区有23个护士,其中最多的是90后,年龄最小的只有22岁。她们没有经历过重大疫情,面对巨大压力,难免有需要宣泄情绪的时候。

“她总是温言暖语,说不要急,慢慢解决,遇到问题要和她说,像妈妈一样温暖。”护士罗怡丹说。

疫情刚开始时,为了让大家保存体力,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农菲每天早晚都先接送家远的同事。团队里几个年轻妈妈挂念幼儿,农菲时不时就拉她们聊聊心事,陪她们和家人视频。

护士们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平时打针2分钟,现在可能就要10分钟、20分钟。尽管自己忙成了“陀螺”,农菲却要求大家要慢、要稳,保证她们和病人治疗过程的安全。

每次护士们进入隔离病房前,农菲都会提醒、监督她们及时、适量喝水,等她们出了病房,农菲每次又问“身体状况怎么样?头晕不晕、累不累?”看到护士们出来一个个成了“花脸猫”,额头深深的压痕,脸部、耳朵生出了红红的压疮,农菲满是心疼,“她们没有怨言,没有一个人退缩,我的小姐妹全部都是英雄。”

每次有急难险重任务,农菲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家人理解吗?记者问。“家里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性质,平时无论早晚,我先生都会接送我上下班,儿子有时也会帮我点杯奶茶,陪我聊天放松。”农菲露出甜蜜的笑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