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简介30字
点击此处观看完整版视频
公元1127年,随着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金国军队进入汴梁城后,大肆烧杀抢掳,无恶不作。
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我们在之前的视频中已经讲过。
而时光倒转360多年,中华大地上则正在遭受着另一场史上最残酷的生灵涂炭。
“惊破霓裳羽衣曲,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词都是用来描述这场战争的,它就是安史之乱。
前一段时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表,
哈佛大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对比了世界史上人口死亡比例最高的18次战争和冲突,
并且同比换算成20世纪的人口数量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历史上最致命的战争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是公元755到公元763年发生在中国唐朝的安史之乱。
这场长达7年多的战争导致了3600万人死亡,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1500万的2倍还多。
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6年死亡5500万)和蒙古西征(4000万)的死亡人口。
但是要知道安史之乱发生时,全世界仅有2亿人。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世界人口是26亿人。
按照比例来算安史之乱的惨痛代价远高于二战。
如果安史之乱发生在20世纪,则会有4.29亿人口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叛乱兵变在历史的长河中时有发生,安史之乱还是一场最终被平息了的叛乱。
但是史学家们却将其定义为唐朝历史,甚至是整个中国史上的转折点。
这场叛乱之后,不管是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姿态,还是人民的心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我们就把时间推回到公元755年,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又为什么安史之乱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开元盛世
公元705年,千古女帝武则天去世,仅存在了16年的周武王朝随即灭亡。
宰相张柬之奉迎李治与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复位,天下又回到了李家的手中。
然而,李显在位仅5年,便被自己利欲熏心的妻女,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
可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早在韦皇后一心想要当第二个武则天的时候,
另一边李隆基也在暗地里蓄势待发。
当他得知了唐中宗李显过世后的消息后,马上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带领可靠的亲信和大臣当机立断,发动政变,一举铲除了以韦皇后为首的势力,
并重新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重新登上皇位。
李旦便是唐睿宗。随后,李隆基因为立下了大功被立为太子。
唐睿宗李旦在位期间,妹妹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政权斗争越来越势同水火。
公元712年,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定,也为了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
唐睿宗李旦直接在生前让位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
李旦退位后不久,太平公主便开始加紧谋划,准备发动政变推翻李隆基。
但李隆基先发制人,一举铲除了太平公主以及其党羽。
至此,李隆基终于真正将大唐江山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出生,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人称“李三郎”。
他当了44年的皇帝,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
李隆基登基后,改年号为开,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盛唐伟业的决心。
开元年间,李隆基先后任用知名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他们各有所长,
并且尽忠职守,拨乱反正。期间李隆基还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
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时期的唐朝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
大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名副其实的万国来朝,史称&34;开元盛世&34;。
列举几个简单的数据,大家就知道,当时的唐朝人生活有多么的富足了。
根据《通典·食货典》的记载,唐开元十四年,国家控制的户口已经达到了706万户。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前,处于极盛,约有 891万户,人口5292万。
这还仅仅只是登记在册的人口数,不包括奴仆、隐户、士兵、僧侣之类。
华东师范大学胡焕庸教授在他编写的《中国人口地理》中推算,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的实际人口接近 80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40%。
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里,人口就是生产力,是衡量国力盛衰的重要标志。
另外,根据隋唐史学家胡戟jǐ先生的推算,唐开元、天宝年间,
全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可达6亿石,换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人均粮食产量在700 市斤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现代社会改革开放之后,
1983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字。
唐朝以胖为美的前提是老百姓都能吃的胖。
除此之外,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
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tà来,长安、洛阳等大都市里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但是正所谓&34;月盈则亏,水满则溢&34;。李隆基的前半生有多开挂,后半生就有多拉垮。
天宝后期,李隆基自以为创造了太平盛世,便将唐太宗“治安则骄侈chǐ 易生,
骄侈则危亡立至”的警示语录抛诸脑后,逐渐丧失了进取心,一心扑在了诗词歌舞上。
朝堂上,李隆基先是罢免了正直能干的名相张九龄,
先后任用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为宰相,专权误国,败坏朝纲。
而这位杨国忠正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的族兄。
李隆基自从见到儿媳妇杨玉环后,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了。
唐朝本来就是个性自由度极高的朝代,早在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娶了弟媳妇。
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也不遑多让,娶了自己的小妈武媚娘。
到了李隆基这儿自然也不能落后了。他想尽办法把儿媳妇杨玉环领回了自己的后宫。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最重要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晚期,进行了军事改革,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
也成为了酿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导火索之一。
府兵制是起源于西魏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在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
所谓府兵就是在全国各地设置“府”这样的军事单位,以此为据点来集结兵力。
唐代的“府”,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折冲府。
府兵平时是耕种土地的农民,利用农闲时期进行训练。
遇有重大战事之时,军队由各地折冲府抽调而成,朝廷再派大将前去统领出征,
战争结束以后,府兵各回自己的折冲府,而大将回朝。
如此一来,武将掌握不了真正的兵权,避免了拥兵自重的现象。
可是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不断扩张: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
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
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你要去贝加尔湖畔来个一日游,都不需要“过所”,
也就是今天的护照,那是咱自家地盘。这么辽阔的疆域也导致了一个问题,
一旦边疆出现战事,地方官员汇报给中央,中央下令召集府兵,指派大将,
这一来一回,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咱们这边兵力还没集齐呢。
而且府兵上阵杀敌时要自带兵器粮草。随着均田制的瓦解,许多府兵失去土地,
没有经济来源,别说自带兵器了,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府兵逃散的情况不断增多,
府兵制的弊端日益凸显。
天宝八年,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开始考虑废除府兵制,采取雇佣兵制,也就是募兵制。
他设立了北庭、河西、河东、朔方、范阳等十大节度使。
为了方便节度使施展拳脚,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下放权力。
节度使不仅掌管军权,还拥有该辖区的行政权。
也就是说军事、农业、经济、运输、贸易、盐政等军区的一切大小事务都由节度使掌管。
这样的做法虽然使节度使与士兵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
边防军的战斗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但同时也让节度使成为了山高皇帝远的藩王,与“土皇帝”无易。
节度使成为了百姓的衣食父母,百姓「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
这样的局面之下,李隆基不知道是老糊涂还是怎么了,
竟还让其中一个节度使掌管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拥兵15万,
相当于当时唐朝全国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一,直接掐住了东北地区的命脉。
这个节度使就是安禄山,一个靠溜须拍马位极人臣的300斤的大块头。
安禄山,粟特族人,也被称为胡人。
胡人是古代汉族对外族的统称,主要指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安禄山原本就是一个吃了败仗,被押解回长安准备问罪的胡人兵马使。
但别看他身形硕大,跳起舞来还是十分灵活的。
一曲胡旋舞把唐玄宗和杨贵妃夫妇看的是满心欢喜。后来安禄山还认了杨贵妃做干娘。
杨贵妃是干娘,那唐玄宗不就是干爹了吗?
有一次唐玄宗调侃他说:禄儿,你这么胖,跳舞还这么灵活,
你的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啊?安禄山恭恭敬敬的回答道:爹爹,孩儿肚子里啥也没有,
只有一颗忠于爹爹的赤子之心啊。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安禄山就凭着一贯的巧舌如簧,深的唐玄宗的信任。
然而,他肥大的肚腩里装的不是一颗赤胆忠心,而是狼子野心。
从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 年夏天起,安禄山对朝廷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本来他还想着再摆一摆迷魂阵,没打算这么早动手,毕竟唐玄宗待他不薄,
想等玄宗死后再起兵。可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的关系日益剑拔弩张,
杨国忠天天喊着安禄山要造反,终于把安禄山给彻底惹毛了。
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 755 年,天宝十四年阴历11月9日,安禄山集结了麾下所有能调动的部队,
并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共计15万人,打着清君侧,讨伐杨国忠的名义,
正式在范阳(幽州,今天的北京)起兵。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这场叛乱的指挥官除了安禄山,还有其手下大将,突厥人史思明。
事件也因此被冠以安史之名。
造反后,安禄山没有效仿当年唐高祖李渊先攻太原,再过黄河,
最后直取长安(现西安市)的进攻路线。而是选择了从河北常山(今河北石家庄)南下,
先取汴州(今开封),再取东都洛阳,最后进攻长安(今西安市)的保险方案。
因为安禄山虽然是范阳(幽州,现北京),平卢(辽宁),河东(山西)三镇节度使,
但是造反时,没能调动河东军。后来,河东军也成了大唐的平叛部队。
如果安禄山选择先攻河东,那么在前期很有可能会陷入苦战,失去主动权。
相比之下,当时的河北、河南都没有精兵驻守,相当于不设防状态。
事实证明,安禄山的计划确实是一个稳妥的方案。叛军一路南下,摧枯拉朽,
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轻松杀过了黄河。
从范阳南下到黄河,一共八百里,只用了二十三天的时间。
那么此时此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干什么呢?人家正在骊山别宫华清宫,
与爱妃杨玉环一起泡着温泉呢。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面对从河北传来的军报,唐玄宗依然不愿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觉得是那些嫉妒安禄山的人在故意造谣。直到越来越多的奏报如雪片般飞来,
玄宗才终于意识到,安禄山是真的反了!其实早在一年前(公元754年),
安禄山为了收买人心,就一口气向唐玄宗提交了一份提拔了五百多名将军,
两千多名中郎将的名单。
公元755年2月,安禄山又将范阳军的三十多名汉将全部替换为了番将。
他的野心昭然若揭,长安城内,上至宰相,下至老百姓,都认为安禄山早晚会反。
只有玄宗一头扎进温柔乡里,逃避现实,不愿承认自己晚年在识人用人上的严重错误。
面对安禄山的造反,满朝文武个个忧心忡忡,唯独宰相杨国忠得意洋洋、喜不自胜。
因为,他的预言成真了。「狼来了」喊多了,狼是真的回来的。
杨国忠拍着胸脯对玄宗说,想造反的只有一个安禄山,下面的将士还是效忠我大唐的。
不出十天,他必能将安禄山的人头传送行宫。听了杨国忠的话,玄宗如释重负。
但文武百官却人人相顾失色。10天就能平定安禄山叛乱?
杨国忠你这海口也夸得太大了吧?
接下来的事证实了,杨国忠这根本就不叫夸口,这叫扯淡!
恰逢此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奏事,他向玄宗主动请缨,表示愿意领兵平叛。
一番商定之后,唐玄宗任命皇室成员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
率领5万中央军,从长安出发,一路东征,去镇守陕shǎn郡(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并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可说是防守,兵在哪儿呢?
封常请的部下都在边疆,一时无法赶回,远水救不了近火。
无奈之下,封常请只能在洛阳临时募兵。但招来的新兵尽管有一腔报国热血,
奈何毫无战斗经验。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在战场上的表现可想而知。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阴历12月,洛阳陷落,次年正月初一,
志得意满的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封常清这边则率领残军退守陕郡。
刚才我们说了镇守陕郡的是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
唐玄宗听闻洛阳失守,盛怒之下,削去封常清的所有官爵,
让他以白衣之身在高仙芝军中效力。
封常清与高仙芝是老相识了,他们二人也被称为&39;大唐双壁&39;。
大唐双壁
高仙芝,高句gōu丽lí人,出生于军人世家。
从小跟随父亲到安西四镇,为大唐效力,20岁便被封将军。
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居安西副都护,兼节度副使。
根据《旧唐书》记载,
高仙芝长相俊美,善于骑射,武艺高强,杀伐果断,是个少见的将才。
天宝六年,公元 747 年,在攻灭吐蕃属国小勃律的战斗中,高仙芝带领1万将士,
跋山涉水,一举击溃十万吐蕃援军,俘获小勃律王,重新恢复了大唐对西域的统治。
在那次战役中,高仙芝表现出了极高的指挥才能,赢得了“山地之王”的美誉,威震西域。
而封常清这边的命运就比较坎坷了。他是个孤儿,从而跟外祖父相依为命。
后来外祖父因为犯了法,被发配到西域边关充军,幼小的封常清也跟着来到了安西胡城。
多年以后,外祖父去世,封常清做了一名戍边士兵,靠着微薄的军饷艰难度日。
封常清30多岁时,某一天偶然看到了辖区长官高仙芝带着三十余名随从经过。
威武霸气的仪仗队,让封常清好生羡慕,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于是,鼓起勇气向高仙芝投了一封自荐信。
可高仙芝看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
身材瘦小、眼斜,还天生有些长短腿的人,摇了摇头,拒绝了他。
封常清不死心,又接二连三的求见高仙芝,然后被接二连三的拒绝。
最后,封常清索性豁出去,把心中压抑很久的话说了出来,
他跟高仙芝说:我仰慕你的品德,并且愿意追随你。可你却拒我千里之外,以貌取人,
你这样说不定会失去一位有才能得部下,还望你慎重考虑。
高仙芝有没有被封常请的这番话打动我不知道,但高仙芝后来确实接纳了他。
封常请的也没让高仙芝失望。天宝初年,位于黑山以北的达奚各部叛乱,
高仙芝率领2000人平叛,很快凯旋而归。按规定需要写一份战报呈报朝廷。
而高仙芝刚回营,封常清就已经把捷报写好了。
高仙芝看过后大吃一惊,捷报写的条理分明,对战术布局、致胜关键分析的头头是道,
如果没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是写不出来这样的东西的。
从此,高仙芝对封常清青眼有加,大唐双壁组合横空出世。
西域边疆,两个人打到哪儿赢到哪儿。出征小勃律国的那场一万人灭一国的战役里,
也有封常清的一份功劳。高仙芝亲切的称封常清为「封二」,就像自己的左右手一样。
在高仙芝一路提拔之下,封常清做到了安西节度使的位置,
高仙芝本人则入京出任右金吾卫大将军。
回到安史之乱,封常清、高仙芝二人在陕郡相见。
顾不得寒暄,封常清便直击要害地说道:连日血战,叛军兵锋锐不可当。
潼关又没有驻防,万一叛军突入,京师长安危在旦夕。
如今之计,不如放弃无险可守的陕郡,火速退保潼关!
高仙芝觉得封常请言之有理,采纳了他的建议。
事实上,封常请提出的退保潼关的战术确实是当时的上上之策。
潼关自古以来都是军事要隘,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被称为国之门户。
坚守潼关一方面可以等待援军,另一方面可以整训军队,以利再战。
只可惜这个时候熟悉的操作又出现了。
高仙芝、封常请的明智之举,在玄宗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他派宦官边令诚到高仙芝军中行使监察之职,相当于皇帝的耳目。
边令诚这个监军要是不干涉军务,只是如实上报,问题还不大。
可他偏偏要瞎指挥,高仙芝自然是不能听他的。
常言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边令诚就是那个小人。他怀恨在心,向唐玄宗进谗言说,
封常清故意夸大叛军实力,扰乱军心。而高仙芝这边不战自退,弃地数百里,
还克扣粮饷,贪污钱财。唐玄宗听了这话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二人就地处决。
公元756年1月24日,行刑当天,高仙芝说:&34;我退兵有罪,死不敢辞。
但说我截扣军饷,上有天,下有地,兵士都在,他们能不知道吗?&34;
众将士齐呼冤枉,喊声震地。封常清被赐死后,高仙芝看着他的尸体说:
&34;封二,你从贫贱到显赫,是我提拔。今天你我又同死于此地,也算无憾了吧。&34;
说完,高仙芝也被斩了。唐玄宗对两位忠臣名将的错误处决,极大地动摇了军心,
无异于自毁长城。也是导致安史之乱成为了持续7年的拉锯战,
近乎要掉唐朝半条命的直接原因。
长安失守
高仙芝死后,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大元帅,率军赶赴潼关拒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唐诗讴歌的就是哥舒翰的英武神威。
在诗仙李白眼里,哥舒翰是可以甩卫青、白起这些名将几条街的。
可见唐人对哥舒翰有多高的期待。然而,此时的哥舒翰却难当大任,因为他抱病在家,
难以统兵。面对玄宗的旨意,他也是一再推辞。毕竟有了高仙芝的前车之鉴,
他知道这一仗,不管是打胜了,还是打败了,自己都将是九死一生。
可架不住玄宗让大臣们轮流劝说哥舒翰,最终哥舒翰勉强答应出征,但提了一个条件,
就是朝廷不得过多干预他的领兵策略。玄宗自然满口答应。
哥舒翰深知封常请、高仙芝二人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
他也下令固守潼关,想要把安禄山拖垮,拖死。两军在潼关对峙了五个月。
眼看潼关久攻不下,安禄山心急如焚。与此同时,叛军的后方又着了火。
朔方节度使大唐名将郭子仪率朔方军从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出发,
沿黄河北岸一路前行,接连攻克静边军(山西朔州市右玉县)、云中(大同)、
马邑(今山西朔州)等地,打开了进攻安禄山老巢范阳(北京)的通道。
郭子仪还向玄宗举荐了李光弼。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
李光弼率领一万朔方军与史思明对阵于常山(河北正定)。
公元756年四月,郭子仪大军赶到常山,与李光弼联手大破史思明。
之后,二人乘胜追击,切断了范阳和安禄山之间的交通线,使叛军后勤难以保障。
河北战场的接连胜利,让朝堂上下一片欢腾,唐玄宗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下了,
以为叛乱很快就会平息。但此时,奸相杨国忠又出来蹦跶了。
他一个劲地蹿腾唐玄宗,说安禄山是胡人,头脑简单,不足为惧,应主动出击,
一举击溃叛军。唐玄宗听得心花怒放,不断催促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
早就忘了当初答应的不干涉行军策略的承诺了。
哥舒翰数次上奏,苦口婆心地说,只有坚守潼关,熬到敌军疲敝,援军到来,
才能一战而胜。现在出击,就是正中了安禄山的圈套。
可被胜利冲昏了头的玄宗皇帝哪管这些,直接给哥舒翰下了出关的死命令。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阴历 6月4日,哥舒翰哭着率兵出关,走到半道,
便中了安禄山的埋伏,20万将士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部下绑着带到了敌营,成了阶下囚。
早在几个月前,封常请临死之时,曾从怀中拿出一封早已写好的遗书,交给行刑官,
让他转呈唐玄宗。这封遗书便是流传至今的《封常清谢死表闻》。
洛阳陷落之时,封常请就料到了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遗书中,封常请丝毫没有埋怨玄宗,只是强调了据守潼关的重要性。
还说死了也要做大唐的鬼,如果泉下有知,必引导大军,平灭贼寇。
如此字字泣血、披肝沥胆的遗书,唐玄宗愣是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
就连在河北战场屡屡得胜的郭子仪也说:潼关据守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才是最大的功臣。
据守潼关就相当于2个人打架,你虽然打不过敌人,但你按住了敌人的两只手。
这个时候,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人再出来,卡住敌人的脖子,直取叛军老巢范阳,
失去后援的安禄山,将不攻自破。
按照这个战略,扑灭安史之乱可能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
如此简单的道理,封常清、高仙芝明白,郭子仪、李光弼明白,
卧病在家的老将哥舒翰明白,甚至连站在敌对一方的安禄山、史思明也明白。
只有年迈的玄宗不明白。
潼关失守,让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战果功亏一篑,长安门户洞开。
安禄山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长安。昔日繁华的长安城顿时沦为了人间炼狱,
叛军在城中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反贼们挨家挨户地搜查,别说金银细软,
就是一个铜板,也没给老百姓留下。洗劫一空之后,还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
在叛军眼里,人已经不是人了,而是猎物,长安成为了狩猎场,叛军见人就杀。
一时间,长安城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哀嚎不断,惨绝人寰。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6月12日黎明时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太子李亨以及其他妃嫔、
皇子、公主,还有宰相杨国忠、宦官高力士等人从禁苑西门逃出了长安城,
准备前往蜀地避难。
马嵬坡之变
6月14日,唐玄宗的銮驾到达马嵬wéi坡(今陕西兴平市西),
宰相杨国忠身穿紫袍,趾高气扬地指挥队伍。而随从护驾的禁军将士经过一天劳顿之后,
饥困交加,早已对这个祸乱朝纲的奸相心怀不满。这些禁军都是长安人,
一家老小在长安生死未卜,自己却跟着皇帝大老远跑去蜀地,本来就不乐意。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安禄山不就是杨国忠逼反的吗?
潼关失守不就是因为杨国忠劝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战吗?
愤怒的将士们恨不得杀了杨国忠泄愤,场面逐渐失控。
禁军首领陈玄礼,经验老到,深知若无法安抚将士们的情绪,恐引发哗huá变。
然而,诛杀宰相这么大一件事,他一个人做不了主。
杨国忠又深得唐玄宗信任,找唐玄宗肯定没用。此时,陈玄礼想到了一个人,太子李亨。
陈玄礼找到了李亨,将杀杨国忠的计划全盘托出。
李亨的态度很谨慎,史书记载,“太子未决”。但在这节骨眼上,不反对就是赞成。
恰逢此时,二十多个随行的吐蕃使臣拦住杨国忠讨要食物。
禁军看准机会,大喊一声:“杨国忠与胡虏lǔ谋反!” 话音刚落杨国忠便被一箭射下马,
众将士一拥而上,杨国忠当场毙命。
此时,唐玄宗问讯赶来,安抚众将士,劝他们各自归队。
可将士们依然一动不动,剑拔弩张。玄宗慌了,连忙派高力士去问将士们还有何要求。
将士们齐声说:“贼本尚在。” 陈玄礼替他们解释说:“杨国忠谋反,
其妹杨贵妃不宜再侍奉陛下左右了,愿陛下割恩正法。”
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宠而受到重用,所以将士们一定要将杨贵妃也斩草除根。
玄宗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
关于杨贵妃的结局,《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是自缢于佛堂。
但在唐代诗人李益的诗篇里,杨贵妃是丧命于乱军之中,而且还是被乱刀砍死的。
唐代诗人刘禹锡则认为杨贵妃是吞金而死。
还有传闻说,杨贵妃根本没有死,而是东渡日本了。
无论真相是什么,无疑的一点是,此时的杨贵妃已经成为了唐玄宗的一枚弃子。
有不少人歌颂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玄宗也许是爱杨贵妃的,但他更爱自己的生命和皇位。
杨贵妃未必是红颜祸水,但却为玄宗的错买了单。
在马嵬坡的唐玄宗,既保护不了家国,也保护不了心爱的女人。
马嵬坡之变是唐玄宗声威扫地,权力消逝的标志。
有部分史学家认为马嵬坡之变的领头人虽然是陈玄礼,但幕后策划者其实是太子李亨,
目的是夺权。不过也有人说,陈玄礼是李隆基的嫡系亲信,不可能被太子李享收买。
不管怎么样,马嵬坡之变过后,李隆基与太子李享便分道扬镳了。
李亨带领亲信离开队伍北上,一个月后抵达灵武,与朔方各镇节度使会和。
李隆基则继续南下在,入蜀避难。
公元756年7月12日,李亨来到灵武的三天后,宣布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史称唐肃宗,
并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玄宗此时在四川的实际兵力不足两千,无奈之下只得默认。
血战睢阳
唐肃宗继位后,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任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为户部尚书,两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就是职位相当于宰相,奉令征讨叛军。
很快,一支以朔方军为主,回纥、西域援军为辅的军队组建了起来,
开始了收复失地的征途。
与此同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叛军内部也出现了裂痕。
公元757年1月,安禄山被亲生儿子安庆绪所杀。
安庆绪对外宣称安禄山是病危驾崩,并自立为帝。
安庆绪继位后,意识到唐军开始反攻,怕局势有变,加快了南下的步伐。
他派手下大将尹子琦率领十三万士兵席卷河南各地,准备在平定河南之后,
切断大运河,阻断各地财税的输送。河南唯有睢阳城还在坚守。
睢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是汴河的咽喉要道,管控江淮的门户之地,
也是大唐兵役和财赋的来源。叛军一旦攻下睢阳,后方一马平川,
朝廷的经济命脉就会被掐断,再也无力回天。此时守卫睢阳的是太守许远。
许远见来者不善,自己又没有领兵作战的才能,立刻向附近守卫雍丘的张巡救援。
张巡知道睢阳的战略重要性,主动放弃雍丘,率兵3000抵达睢阳,与许远共同作战。
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睢阳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张巡原本是个文人,真源县县令。根据《新唐书》记载,张巡幼聪明,
传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喜欢钻研各种战阵兵法。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便扔了笔,拿起了刀。振臂一会,带领数千人,镇守雍丘,
屡次以少胜多,挫败叛军。张巡也因为被封为了河南节度副使。
如果说雍丘一战,让张巡崭露头角,那么睢阳保卫战,就让后世彻底记住了他。
因为他选择了一条比赴死更加艰难的道路,
担起了守一城而捍天下的责任,也承受了争议与骂名。
即使张巡带领3000援军赶到,睢阳城内的守军一共也只有6800人。
以6800人对阵敌军13万人,简直就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照屎)。
但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众将领就是凭着这么点儿家底,
跟叛军耗了足足10个月之久。
起初,尹子琦以为他们人多势众,不日便可一举攻下睢阳。
半个月时间里,发起了无数次进攻,有时候一天就攻城20余次。
然而结果是在张巡的巧妙布阵之下,叛军损失2万多人,却没能越雷池半步。
两月后,尹子琦等来了数万增援,再度对睢阳发动猛攻。
张巡此时显露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命部下一连几天在夜里擂鼓造势,假装要出击。
城外叛军听到鼓声,急忙迎战,冲出军营后但却没见到一人。
几天下来,叛军夜不能寐,都快被搞神经了。多次被戏弄后,叛军听见擂鼓声也不为所动,
以为又是狼来了的把戏。张巡看准时机,在叛军放松警惕之时,
与大将南霁云、雷万春率50精锐骑兵,突袭城外的叛军大营。
毫无防备的叛军迅速溃败,守军一夜攻杀数千叛军。
后来,张巡又用计,与神箭手南霁云射瞎了贼将尹子琦的左眼。
尹子琦见睢阳久攻不下,心想,行,我打不过你,那我就困死你吧。
叛军将睢阳重重包围,准备让城内守军活活饿死。
最初睢阳城内的粮食是可以够他们撑过一年的,
但中途睢阳将一半的粮资抽调给了濮pú阳、济阴两地。
没想到,济阴得粮后立刻叛变投降叛军了。七月,睢阳城内粮食已经用完。
百姓和将士们开始吃树皮草根,蛇虫鼠蚁已经成为了美味佳肴。
围城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饿死的士兵越来越多,活着的人也无力提刀。
不得已之下,张巡做出了一个惊天的举动。他杀了自己的爱妾,以充军粮。
许远随后也献出了自家奴仆。
到了十月,叛军再次攻城。此时睢阳城内,已无兵可战,也无人可食。
城破之时,根据《旧唐书》记载,张巡已经纵容士兵吃了三万老百姓。
《新唐书》中的“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的记录,也与《旧唐书》相呼应。
《资治通鉴》中虽然没有记载具体的数字,但说道,是先吃妇人,
再吃男子和老弱病残的,最后城中百姓只剩下400人了。
古代战争中,攻下城池后屠城的并不少见,但像睢阳之战这样,
为了守城以城内百姓为军粮的,十分罕见。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睢阳陷落后,张巡向西叩拜说:臣的防守之计已经用尽了,睢阳是不能保全了。
臣活着不能报答陛下,死了做鬼也要诛杀反贼。尹子琦生擒张巡后,曾问他,
为什么每次督战时,都满嘴流血,咬牙切齿?
张巡说,因为我恨不得将你们这帮叛军生吞活剥。张巡最终死在了尹子琦的刀下。
张巡死后,尹子琦用刀撬开了他的嘴巴,发现嘴里真的只剩下了三、四颗牙齿。
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许远、南霁云等三十六位大将,他们都不屈而死。
睢阳保卫战中,张巡以人为粮,究竟是神还是魔?后世对此争论不休。
但是从战争的角度来看,是张巡十余月的坚守孤城,
将前后20万叛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了睢阳城下,为唐军组织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睢阳失陷前半个月,唐军与回纥联军于9月27日收复了长安。
睢阳失陷10日之后又收复了洛阳,安庆绪逃往邺城。
张巡死后3天,大唐援军终于赶到了睢阳。
仅花了一周的时间就重新夺回了睢阳,叛军10个月来的努力付诸东流。
从此,唐军吹响了全面反攻的号角。
虽然在之后的邺城之战中,唐肃宗因为忌惮武将,担心郭子仪功高盖主,而没有设立元帅,
只让太监监军,又搞出来了一系列幺蛾子。但此时叛军大势已去。
公元759年,史思明怒杀安庆绪,取得大权,登基称帝。
公元761年3月,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然而,史朝义资历浅,能力不足,无法服众,叛军内部矛盾日益明显。
公元761年年末,肃宗病危,太子李豫监国。
公元762年5月3日,唐玄宗李隆基去世;仅仅半个月后,5月16日,唐肃宗李亨去世。
太子李豫即位,史称唐代宗。随后唐代宗启用铁勒族人、唐朝名将仆固怀恩,平息叛乱。
763年正月,范阳守将献城投降。史朝义在范阳被唐军从四面八方包围,
走投无路之下,于树林中上吊自缢。
763年2月27日,历时7年零2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下来。
尾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
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盛唐时期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在世界称雄。
安史之乱是盛唐结束的标志,也是唐朝国运、乃至中国国运的转折点。
此战之后,唐朝虽然又续命近150年,但国力再也没能回到巅峰状态。
从唐玄宗开始,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安西、凉州、陇右都被吐蕃蚕食,东北有契丹、奚为祸,西南有南诏进逼,四方藩镇割据,
朝内宦官秉政。甚至唐朝之后的中原王朝在军事上也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压制,
直到几百年后的朱元璋北伐才一雪耻辱。
安史之乱的七年里,战争从河北席卷半个中国,皇宫被焚,百姓或死或逃。
整个河南到关中地区更是成为了修罗场,生灵涂炭。黄河流域杳无人烟。
当时唐朝实行“拉夫政策”,不再像以前“三丁选一,五丁选二”,
而是只要家里有男丁,无论老幼皆要从军。杜甫的「三吏三别」描写的就是当时的惨状。
男丁被拉走后,造成大量的生产力空缺,粮食减产,饥荒蔓延。
最终,老百姓或从军死于战场,或死于盗匪,或死于饥荒。
视频开头,我们提到,安史之乱爆发前,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大唐的人口有5292万。
而《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广德2年,人口只剩下了1690余万。
一场战争让大唐三分之二的人被灭口。
可以说安史之乱,不仅打垮了唐朝,甚至打掉了中国的元气。
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过后,中国面对外族的心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唐朝之所以被认为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富饶,
更在于它在世界舞台上的那种柔怀万国、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姿态。
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惨痛,
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安禄山与史思明造反的原因归结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从那之后,封建王朝,上到天子大臣,下到普通百姓,
面对外族都抱着十足的防范警惕之心,视一切外来物为不详,
再难重现万国来朝天可汗的壮观景象。一个开放的中国渐渐走向了封闭,
从世界中心的位置变成了与世界脱轨的状态。
直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国人陷入深重苦难的同时,也重新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但安史之乱的根源真的就是简单的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
安禄山和史思明确实都不是汉族。叛乱刚爆发时,二人集结的15万大军中也有不少胡人,
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安史叛军不同于流寇,叛军中很多谋事的高层都是汉人。
相反,平息叛乱不少唐军将领都是少数民族,比如高仙芝、哥舒翰、仆固怀恩。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实李光弼也不是汉族,而是契丹人。
如果把安史之乱简单的总结为少数民族叛乱,这些唐军将领估计要从坟墓里被气活了。
一个胡人,他认同且融入了中华文化,他热爱着这片土地,那他就是一个中国人。
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说过:天下之治乱,唯系于皇帝之一心。
封建时期,任何一个伟大王朝的变质,无一例外都是从他伟大君主的变质开始的。
而盛世君主往往都是英明与昏聩集于一身,理智与膨胀合为一体。
由胜而骄,由劳而逸,是人性不变的规律。
李隆基既是盛唐的缔造者,也是帝国衰落的推手。可谓是“成也玄宗,败也玄宗”。
所以有不少网友调侃说,李隆基哪都好,就是死晚了!
其实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军事制度的改革、统治阶级的腐败、
中央与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有很多,
但绝不应该包括固步自封和仇视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