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软件 高考倒计时app官网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26日报道:上海疫情形势趋缓,学生将于下月逐步返校复课。面对推迟一个月的高考,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难免有些焦虑,如何调整情绪,以饱满状态迎接高考?来听听专家和“过来人”的建议。
To学生:接纳焦虑、保持节律、运动调节
李文卿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毕业于上海市延安中学的她,在2020年同样经历了高考延期和居家网课学习。
“当时学校除了体育课都是录课,答疑则是通过微信形式。”李文卿分享了自己在迎考最后冲刺阶段的经验,“我会提前列个计划表,精确到小时,留一定的空余量。按照高考的顺序,上午复习语文,下午数学。先复习错题笔记,然后做一套模拟卷,对答案以后再问老师。最后一周就这样每天重复。”
“文化课的话和老师的互动很重要,有问题第一时间问老师,千万不要拖,不要想着不好意思啥的。”李文卿说,“自己钻研有时候进死胡同会很烦躁。”
对于疫情下的备考节奏,李文卿建议高三的同学要重视保持体育锻炼。“我是学心理学的,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每天动一动都是必要的。而且一直看屏幕会疲劳,建议坐在能看到窗外的书桌,这样能时不时看远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能照到阳光的地方学习,最好旁边还有盆栽,“我记得读到过一篇文章,说和植物接触有利于心理健康。”
此外,她还提到了手机管理问题。“如果手机上交不太方便,需要手机时刻在身边的话,可以加入线上自习室,互相督促,一些帮助自控的app也不错。”
“一般来讲在复学过程中,大部分小孩子会有一个约两周左右的适应期,包括重新适应整个学习方式和同学关系等等。”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俊升教授指出,学生回校之后,心理上会经历短暂的调适期,感到压力或者焦虑是正常的,“学生应该意识到,如果这时候不焦虑或者说没有压力,未必能够很好地调动自己。”
面对压力,很重要一点是有计划性地安排活动,并一步一步完成。“面对焦虑不能回避,不能什么都不做,最好的态度就是去面对。”刘俊升建议同学们制订一个综合计划,包括学习、入睡,一定量的运动等,将有助于缓解压力。
即使是高考备战的紧张期,花一些时间锻炼身体仍然很有必要,诸如慢跑、骑车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意识到自己压力特别大,例如难以入睡,食欲不振等,可以通过运动去调整。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分泌多巴胺等激素,从而调节情绪,减缓压力。”
今年高考延期属于不可控的外部压力,但压力的最终形成,还包含个人的身体反应,心理的认知加工,以及自己行为倾向。年轻的学生首先要能够察觉自己的焦虑,同时也要接纳自己的焦虑,“不要对自己的焦虑有过多的评判,比方说去想我怎么这么焦虑,我不应该这么焦虑……而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比如说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向好朋友倾诉等,都是很好的调节方式。”
另外,刘俊升也建议从认知角度进行调整。例如不合理的预期,过度的社会比较。在这过程中可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说服自己。“例如很多同学会觉得回到学校之后自己学习效率很低,然后觉得自己被落下了。如果以这种自我自责的方式来应对,实际上无助于情绪的缓解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如果换个角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做法是什么?通过这样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
To家长:安全防护、信息管理、适当“放手”
当复工复产和孩子高考“撞期”,家长们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又要关心孩子的复习迎考。怎样才能肩挑两头,和孩子在关键时期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呢?
“这届家长确实非常不容易。”刘俊升教授建议,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坚持贯彻防疫措施,保证孩子和家人的健康,尽可能避免让处境“雪上加霜”。
其次要对信息摄取进行适当管理。“我们很多家长的焦虑来自于外部过度的信息,特别是到了高三,很多家长会在很多聊天群里不断地交流,甚至有很多不实和夸张的信息,这些都可能使家长产生过度的焦虑。”刘俊升指出,人会本能地被负性信息吸引,建议不要过度关注,“实际上有些家长的焦虑来自于一些不太可靠的传言。”
对复工复产的家长们,自身就需要调节生活节奏。“因为封闭比较长了,有些家长可能自己的作息也黑白颠倒了,生物钟也要重新调整。”刘俊升建议家长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安排,对未来的工作有大致预期,避免混乱状态,“情绪是很容易在人和人之间传染的,作为家长也要调整好工作和心态,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
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刘俊升指出家长对孩子的合理预期很重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过度传递无法达到的预期。几乎所有的孩子实际上都希望能够满足爸爸妈妈的愿望,但如果要求太高,很多小孩达不到,可能会选择放弃或其他不当的行为方式。”
同时,家长也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现在很多家长差不多24小时都盯着孩子,希望孩子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上,这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刘俊升说。李文卿从学生角度出发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就我个人而言,希望爸爸妈妈最好别管太多,给足自由。”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合适呢?刘俊升认为家长们应当及时察觉孩子的状态,做孩子的陪伴者,在孩子难过的时候愿意去倾听和分享,这种关心绝非侵扰式的关注对孩子的备考非常重要。“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在高考前一个月还在玩手机,情绪就控制不住了,我们要提醒家长尽量避免一些过激做法。”刘俊升建议,“任何时候,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管教的目的是什么。惩罚绝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改变行为,这时候就要想想怎样的做法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相信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避免对这届考生特殊情况的悲观想法。自己家的孩子并非特例,很多人正在共同承担,共同经历。”刘俊升说,“压力的本质是变化,我们通常讲平常心,就是要尽可能用如常的方式来应对。避免搞特殊的仪式,例如孩子去考试就让他用平时顺手的笔和尺子,不要临时换一套全新的。”
最后,刘俊升也提醒广大家长,如果感觉自己或孩子的情绪问题确实比较严重,难以自我调节,还是要向心理咨询机构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目前,上海从市级层面到每一个区都开通了心理服务热线,有需要可及时致电求助。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