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7月7日 农历7月7日是几号

时间:2023-04-25 04:3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2570 评论:0

1937年7月7日,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此,中国人民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全面抗战,并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报道,以西方人的眼光较为全面地观察和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这些报道和评论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惨烈状况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客观事实,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状况,以及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本书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

郑曦原 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届选调生,志愿到陇南乡村工作三年。后供职于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和外交部,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副领事、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中国驻孟买总领事馆总领事,现任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总领事。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李方惠合作)、《高位的危机》(与以克合作),编著《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等。协助其父郑时文核校《穿过硝烟的军列: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八年全国抗战,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血腥的牺牲中,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机遇。战争与革命在狼烟四起的神州大地同步进行,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纽约时报》对华抗战史诗般的报道令人心潮澎湃。《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与《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一起构成“《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三部曲。编辑本书的意图就是希望为国人回顾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如何从绝地奋起,走向复兴,提供一个观察与思考的视角。

刚编《帝国的回忆》时,我的女儿郑珂雪只有6岁;编译《浴火重生》时,她已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郑珂雪说,抗战是民 族近代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燃烧的城市,流亡的大学,濒于崩溃的经济,屡败屡战的军事,一退再退的首都。但是,不管退到哪里,不管有多少国土沦丧,不管有多少人员牺牲,但中国军民决不言败、血战到底,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充分展现了我们不畏强暴、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奋不顾身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奋起重光最辉煌、最悲壮、最感人的篇章,是我们十分珍贵的民族记忆。她们这些漂泊在异国的“90后”留学生希望也能够参与编译工作,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个好主意!我随即向出版社提议,全体参与这部作品编译工作的人员都做义工,不要报酬,以体现我们对抗战先烈和殉难同胞的缅怀之情。

不久之后,一批中国留学生建立了中国抗战主题沙龙。他们经常于周末相聚在伦敦荷兰公园附近的一个寓所里,并选择西南联大 的文学图腾《未央歌》为公众号,发布倡议书,使用微信、百度云、dropbox 等新媒体平台来传递信息、组织翻译。他们用自己的手指 亲手触摸了70多年前民族先辈气壮山河的抗战场景,身临其境地 体会到全民抗战的悲壮与光荣,为当代青年重拾民族记忆、重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构筑“中国梦”提供了范例。在他们的鼓动下, 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等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国 内的同学也参加进来。再后来,有英文系的教授,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白领,海外侨报的总编等也纷纷响应。

抗战是民族的苦难,更是民族重光的诗篇。抗战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了中国。抗战初期,国际社会对东方的这场战争比较冷漠,认为中国的抵抗必败无疑。谁也没想到,中 国人为保卫自己的家园,战斗得如此顽强、如此悲壮。抗战成为世 界战争史上的传奇,可爱的中国和可爱的中国人民获得国际社会的 广泛同情,大批国际主义战士来到中国,援助中国人民。抗战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中国在战后取得四强地位 奠定了基础。

抗战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本书在原始材料的选辑上既充分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情况,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共提出持久战方针、开辟敌后根据地、动员民众、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领导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个客观事实。中共这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对于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巨大。

抗战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管在城市、在乡村、在战壕、在学校、在茶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每个人都在昂首高唱抗战歌曲。战斗的中国变成歌的海洋,高亢的歌声如同炮声一样嘹亮。中国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成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四万万同胞热血沸腾,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旧世界被打碎了,一个古老落后的旧中国消失了,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当这些原始记录从孩子们震颤的手指尖流出来时,这些满嘴都 是新兴网络语言的同学突然发现,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留有一个隐秘的角落,始终保持着一份肃穆。在民族的荣光映照下,他们重新凝望祖国的山河,冷漠的眼神变得柔和,清纯的眸子泛起秋波,变得温润而多情。

成书之际,我们首先要向《纽约时报》当年坚持在中国大地上的战地记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勇敢地奔走在中国战场、缅甸 战场,对处于悲惨境地的中国人民怀抱深厚同情。他们冒着巨大危 险将记录有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珍贵照片偷运出来,公之于世,激起世界舆论对日本法西斯的公愤;他们报道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激烈战况,特别是跟 踪报道了衡阳保卫战中国将士拼死抵抗的英勇壮举;报道了延安和 敌后抗日根据地烽火连天的战斗画面,以及中共推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政权的成功尝试;报道了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与日军英勇搏斗以及中共游击队抢救美军飞行员的惊险故事。这些报道真实而客 观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人民为世界的正义与和平事业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还原这些历史记录,对于我们在 21 世纪的新 形势下认真思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真思考中美新型大国关 系的重要意义,无疑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启迪。

1943年新年来临之际,《纽约时报》记者爱金生写道:“明天”在中文中也可理解为“光明的一天”。中国人民经过五年半令人窒息的战争,依然非常乐观。他们遭受着组织严密的敌国军队的不断攻击,几乎在战争中变得一无所有,但依然坚守着独立与胜利的信心。“明日”即是“光明日”!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了,而是讴歌中国抗战、催人奋起的战斗号角。感谢《纽约时报》当年 的记者们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把中国军民 奋勇抵抗的事迹传遍世界,他们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

借此机会,谨对参与本书编译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将在书中以“战士墙”的形式为所有参与本书编译工作的志愿者列名。领衔的“总译审”是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前驻新西兰和比利时大使张援远同志。他曾陪同原《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红军长征路,协助其写成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该书出版后在全美引起轰动。他和其他译审对孩子们参差不齐的译文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张大使还多次传回红笔批改的译稿,供孩子们借鉴学习。本书历史顾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战史专家荣维木先生担任,他订正了原文和译稿中的史实错误。责任编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前社长周五一同志担任。五一兄曾在北京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任上指导我出版《帝国的回忆》,他 2015 年退休时将本书作为自己的“收官之作”。我的夫人李方惠也为本书原始文献的收集、翻译和统稿做出了贡献。还要感谢杨志奇同志,她积极协调国内国外发来的译稿的初稿、译审稿、定稿。最后,特别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做出的努力。

2015年初,我受命出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来到印度,使我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了新的理解。当我们在远东战场与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时,世界上有很多友邦、友人在支持和帮助我们。当时的印度虽未独立,也向伟大的中国人民伸出了援手:从缅甸撤退 的中国远征军进入印度,获得了整训和换装;从印度利多通往中国昆明的史迪威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 物资;从阿萨姆邦出发的驼峰航线更为中国输送了65万吨重要战备物资,这两条生命通道为中国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 献。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和平与正义的世界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结成“命运共同体”,对于我们民族的生存与进步是多么重要!

孟买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援华的出发地。2015年6月,我在当年的中国总领事为印度援华医疗队送行的泰姬饭店举行《孟买:从这里出发,印度医疗队赴华支持抗战 77 周年纪念展》,现场播放了宝莱坞 1946 年拍摄的电影《柯棣华大夫》。当片中女主角以印地语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全体起立,许多人的眼里噙满泪花。那次还特别展出了毛泽东主席为悼念柯棣华大夫亲笔题写的挽联“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十分醒目。作为 中国驻孟买总领事,我曾陪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柯棣华大夫的家人,也为他的家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艰难时刻无私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和友好邻邦。搁笔之前,我还想吐露一个内心的隐秘,就是在我的领区内还有一个抗战时期的航校遗址没有找到。据记载,当时有数百名中国学生到孟买附近的浦那空军基地受训。他们中从昆明、成都和重庆过来的人不少,吃不惯印餐和西餐。当地华侨就在航校大门外办了几家川菜馆,非常受学生们欢迎。华侨说:“都是娃娃脸,年轻得很。一茬一茬的,走了就再也没回来。”当时,年轻的中国空军极 为缺乏飞行员,航校生们从这里一毕业就飞驼峰航线。上一期航校生牺牲了,下一期航校生再补上去,前赴后继,可歌可泣。他们中 的绝大多数都长眠在祖国的雪域高原了。魂归来兮,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个遗址,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们树碑立传。

由于编纂时间有限,全体志愿编译人员皆以业余时间参与,亦难形成鸿篇巨制。我们只是撷取其中的片断,拼成若干的素描,为纪念抗战搭建一个简易的祭台。点燃烛光,以我们真诚而朴素的情怀,来寄托我们对先烈的哀思,以及我们对民族复兴大业的向往。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郑曦原 2016年6月6日于印度孟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