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主人公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长平发生了震惊九州的一场大战,双方战争造成了近50万人的伤亡,也使得赵国从战国霸主的地位彻底衰落下去。那么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作为山东第一大国的赵国是怎么失败的?真的是我们了解的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吗?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起因
冯亭的祸水东引之计。长平之战的起因要从两大主角之一的秦国说起,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强大,秦昭襄王按照范睢的计划,远交近攻,秦国开始不断攻打紧邻的韩国,以求土地。于是"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韩,拔九城;五十二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五十三年,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秦国在不断攻打韩国,掠夺土地。等到秦国拿下野王的时候,上党已经失去了和韩国的联系(上党路绝),当时的上党守冯亭就和百姓商量说:我们和新郑已经失去联系了,秦国不断进攻,韩国不能够救援我们,不如把上党给赵国吧,赵国如果接受了,秦国一定为会攻打赵国,这样赵国就会记恨秦国,并且和韩国交好。赵国和韩国合纵,也能够抵挡秦国的进攻。(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秦被赵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后来赵王在和平原君商量之后接受了上党,(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五十五年,秦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安居上党民,王龁因伐赵。也就是说,赵国接受了秦国想要占领的上党,于是秦国攻打赵国,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帷幕。最后的结果就是赵国中秦国离间之计,用赵括替换廉颇,然后赵国大败,四十万士兵被杀(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赵国的惨败真的是因为换将吗?
换将的必然性。
廉颇作战的失败。秦国和赵国的战斗,自交战开始,赵国就一直处于劣势,"赵军数不胜,止一裨将、四尉。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守不出。"面对秦国的进攻,赵国一直失败,并且损失很大;然而名将廉颇面对秦国的进攻,并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案,只能够坚守不出,打算一直消耗下去,等待机会。面对这种情况,赵王有什么表现呢?资治通鉴记载:"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赵王因为廉颇和秦军战斗一直失败,并且懦弱不能战斗,多次责备廉颇,说明赵王对于廉颇作战失败的不满。
廉颇负荆请罪
赵王的心态。赵王刚刚登基没有多长时间,并且等登基之后,一直没有真正的掌握权力,(孝成王元年,赵王新立,太后用事),可以说赵国的权力几乎都被他的母亲把持着,等到孝成二年,太后卒,赵王才真正掌握了权力,所以赵王需要来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好赵国的王。而接受上党是赵王自己做主的第一件大事,(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乃令赵胜受其地),尤其是面对平阳君赵豹的反对,所以赵王想要一场胜利,来维持自己的威望,更要提拔年轻人,避免朝堂权力被老臣垄断。面对廉颇的多次失败,而赵王着急建功的心态,所以赵王必须要换将。
影视剧中的赵孝成王
赵国国力的上限。秦赵两国的斗争实质是两国国力的大比拼,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大增,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提高,加上秦惠文王攻打巴蜀,为秦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粮食供应点。反观赵国,赵国地处西北,擅长的是骑术,赵武灵王的改革也是胡服骑射;粮食储存较少,很难供应持久的战争。所以长平之战后期会有赵人乏食,请栗于齐的记载,说明在战争的消耗上,赵国相对于秦国而言,处于劣势,不能够长久的对峙、消耗。
赵括是什么样子?
赵括的能力。赵括年轻的时候学习兵法,认为天下没有能够挡得住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谈论打仗的事情,他的父亲也不能都说服他。(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说明赵括在军事理论这一块有很深厚的基础。秦国面对赵括替换廉颇。暗地里派白起为上将,令军中不能泄露白起到来的消息,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之前王龁为主将的时候,秦军就能够大败廉颇的赵军,如果赵括真的是草包,那么秦军大可不必换将,而白起的到来,至少说明赵括的军事水平还是不错的。
赵括的表现。赵括进入军中之后,立刻布置命令,出兵攻打秦军。中白起假败之计,赵军被分割成两块,缺乏粮食供应(赵军分为二,粮道绝)。秦国更是断绝赵国的救兵以及粮食(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以及粮食)。被困守四十六日,赵括没有投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赵军投降。于是赵括组织赵军分为四队,反复攻打秦军突袭,赵括更是亲自率领人马出战,被秦军射杀,(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从赵括的表现,我们也能够看到赵括的军事能力,在断粮的情况下,坚持四十六天,并且多次组织人手开展返工,屡败屡战,赵括非常人,可惜中计而败。
综上而言,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主要原因是赵国自身国力的虚弱,和赵王的急功近利,当然赵括也要对自己的轻敌冒进负责。历史人物在历史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秦国统一的大势已经形成,赵括也是历史的推动者,如果把长平之败的原因,归结为赵括,岂不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