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土茯苓怎么吃
说到土茯苓,年轻一代人可能会一片茫然,因为没见过,而老一辈的人都对它非常的熟悉,土茯苓在他们心中不仅仅是药用价值高的药材,在过去的年代土茯苓更是救命粮食。
关于土茯苓
土茯苓,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缓状灌木,又称冷饭头、冷饭团、山猪粪、过山龙等等,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浆果熟时黑色,具粉霜,味带苦涩。土茯苓入药或食用部分只选择其深藏于地下的根茎,根茎肥厚、坚硬,块状,富含淀粉。
土茯苓的价值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最早记载土茯苓的本草著作,土茯苓也正是因为其药用价值高而广为人知。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因气候原因人们很容易上火,性平的土茯苓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很受当地人的喜欢。
《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
在以前,粮食并没有现在那么充足,特别是在动乱时代农村里更是重灾区,很多人都三餐不保,那个时候野菜、野果、树皮皆可食用,野菜、野果虽然有营养,但不耐饱,土茯苓因富含淀粉、食之裹腹便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粮食。明代植物学家朱橚在《救荒本草》中亦云其可以代粮,可长期食用,但据老一辈的人说道,这东西吃多了并不好受。
土茯苓现状
土茯苓在医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土茯苓如今的种植面积还是比较大,所以种植土茯苓的市场价格也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而在农村,人们对种植的土茯苓非常的抗拒的,他们认为只有纯野生的才是最好的,所以野生的土茯苓在市场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这也衍生出了专门挖掘土茯苓的“采药人”,在山上基本上是发现一颗就挖掉一颗。
资深的老农都知道,土茯苓的资源形成时间必须要四年以上,而现在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成年的野生土茯苓变得越来越少。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土茯苓的生长发育能力很强的,只有留在一点根茎它都能再次生长,只是上了年份的难找而已。
结束语:
作为粮食土茯苓在过去困难的时候,填饱了多少人的肚子;而作为药材,在和平的年代又给多少人带来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