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什么意思 穿洛丽塔的女生好睡
小时候读《洛丽塔》,我以为这是父亲和女儿的故事,长大之后才发现是恋童。再长大些,发现好像不只是这样,它讲的是一种异于常态的情愫。
关于本书
《洛丽塔》被拍成过电影和电视剧,很容易拍成恋童癖,然而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并非如此。文学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这本小说讲了一个叫亨伯特的中年男子,爱上12岁女孩洛丽塔。洛丽塔是故事的主人公,故事是亨伯特的自述。亨伯特有恋童癖,还是一个精神分裂者,他对9-14岁的少女有一种无法克制的欲望。因为话题的敏感性,这本书只在一些国家发行。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作者
纳博科夫是20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洛丽塔》是他最有影响力,而又最具争议的作品。如果想了解纳博科夫,可以读一读《纳博科夫传》和《说吧,记忆》。
纳博科夫俄国人,1899年出生在俄国圣彼得堡,是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很有影响力。他的家人各个学识渊博,父亲是司法大丞,据说参与建立了近代俄国司法体系,而且还是政治家,律师和记者。
(图片来自网络)
据纳博科夫回忆,小时候他们家有50个佣人。他早早学会了英语、法语以及俄语。据说纳博科夫在学会阅读和拼写俄文之前就会英文了。17岁时继承了叔叔的一份房产,由此获得经济独立。
没过多长时间,俄国爆发了10月革命。纳博科夫一家1919年离开俄国,来到克里米亚,他父亲成了克里米亚的司法部长。18个月之后,克里米亚白军起义失败,纳博科夫一家前往欧洲西部,过上了背井离乡的生活。1922年,纳博科夫的父亲在德国柏林开会时,闯进来两个拿枪的人,为了掩护朋友,挺身而出挡住暗杀者的子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纳博科夫由于父亲离世而颠沛游离,先后到了英国、德国和法国,但他的脑海里只有俄国。生活上的失衡,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根基。受到父亲爱国主义的熏陶,他开始用俄语写作。在那个时候欧洲主流语言并不是俄语,他的作品长期无人问津。正是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的感情愈发丰富,写了很多饱含思乡之情的好故事。
1923年5月8日,纳博科夫在柏林慈善化妆舞会上遇到了一个犹太律师的女儿薇拉,并在1925年于柏林成婚。成婚后的日子却不好过,二战来了,德国反犹情绪暴涨。纳博科夫带着老婆踏上了逃亡之路,去了一个最不反犹,也是犹太人最多的地方:美国。
到美国之后,纳博科夫在大学里教文学,同时写小说。在新环境里他只能写英语,不能写俄语。在1925年之后,纳博科夫的作品都是用英语写成,不用先写成俄语再翻译。纳博科夫的语言天赋异于常人,他在美国写的作品非常成功。但他还是十分想念俄语,十分想念祖国,乡愁贯穿了他的后半生,他的英语写作之路并不开心。
纳博科夫说过,薇拉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女人。他在美国创作时,妻子薇拉当他的秘书,帮他校对、翻译,做他的图书经纪人、司机和助理。晚年的时候,纳博科夫觉得有些作品写得不好,想把它们烧了,多亏薇拉拦住,不然这些作品可能早就化作灰烬。当时没被烧掉的作品之中就有《洛丽塔》。
他们的爱情很浪漫,结婚之后就没怎么分开过。据说纳博科夫坚持给薇拉写情书超过50年。纳博科夫的儿子德米特里,收藏了300多封情书,将它们集结成册出版。
由于不断逃亡,躲避追杀和纳粹的迫害,纳博科夫60岁才得到名誉。纳博科夫的命运是无常的,给他带来无尽的失落感。正是因为这些,他才能成为真正伟大的作家。60岁时,纳博科夫写小说出名,再次获得财务自由。他辞去大学教职,专职写作。他们搬到瑞士,住进皇宫酒店,直到1977年,纳博科夫去世。在瑞士的18年里,他几乎是隐居状态。
命运在他年少时给予他财富,年老时又再次给予。不管是富足还是漂泊,他都把财富看得非常淡,他认为财富是用来交换精神自由的。即使到了老年,创造力依然非常旺盛。《洛丽塔》出版4年之后,他的另外一本小说《微暗的火》大获成功,后来又出版了《看,那些小丑!》等长篇小说。他甚至投入了英、俄、法三种语言的校对工作中。除此之外他用14年的时间,将前半生的俄文作品翻译成英文,还把普希金的长诗翻译成英文。
值得一提的是,纳博科夫离开俄国之后一生都没买过房子,无论在德国、美国还是瑞士,他觉得只有俄国才是自己的家。遗憾的是直到去世之后,他的第一部作品在俄罗斯出版,那些曾经在他活着的时候指责他毫无俄罗斯骨血的批评家们,后来却赞扬他,说他的一生是浸透着俄罗斯骨血的一生。
这本书的的成书过程也充满了曲折。根据纳博科夫说:他写《洛丽塔》的动机是1939年报纸上的新闻:一个猴子在科学家的调教下,画出了囚禁它的笼子和铁条,给纳博科夫带来灵感。于是用俄语写了《洛丽塔》的雏形,30多页的小说。他并不满意,正要将其销毁时,妻子阻止了。
1949年,他又有了创作冲动,想用英语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女孩的故事,作为男性,写女孩可能有点难度,于是他搜寻了关于美国女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论述,还从女性杂志和小说中寻找灵感,并且从报纸上搜罗了相关的犯罪事件。他当时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中年男人,诱拐了新泽西的15岁少女,扣留21个月,作为横穿美国的随身奴隶。这些真实的新闻对《洛丽塔》的情节设置产生了诸多灵感。纳博科夫觉得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写《洛丽塔》,花5年时间完成。1954年,纳博科夫拿着《洛丽塔》的打字稿,到处找美国的出版社,寻求出版。前前后后找了4家出版社都被拒绝。终于在1955年,找到法国出版社,悄悄地出版了《洛丽塔》。
《洛丽塔》是从小圈子里火起来的,它最初依靠的是小圈子的口碑和读者对禁忌的好奇。当《洛丽塔》第一次在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时,英国政府要求法国政府查禁这本书。那时的美国相对来说自由。1958年,《洛丽塔》美国版问世,成为畅销书。1959年1月,这本书爬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位。当时多半的书评都集中在洛丽塔事件的真假,没人讨论这本书的文学价值。1955年到1982年,这本书先后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被禁。
(年轻时的博科纳夫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内容
小说开始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序文,一个自称小约翰雷的博士要给读者展示回忆录:一个人在狱中的自白。这是现在所谓的戏中戏,比如一个导演在拍另外一导演在拍戏,一个作家在写另一个作家在写作。
在约翰雷博士的回忆录中,主人公叫亨伯特。在他的案件即将开庭审理的时候,亨伯特因病猝死,雷博士得到批准可以出版这本书,这是一个死人的回忆录。之后我们发现无论多恨这个人,也恨不起来,因为他死了。而雷博士也对亨伯特进行了严厉的道德批评:这是个令人发指,卑鄙无耻,道德败坏的突出典型。但读者很难再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他,读者可能更多地站在客观的角度关注文学特征,他们的情绪反而转变为谅解,或者单纯地变为对亨伯特的好奇。
如果亨伯特是作者,读者肯定会感到厌烦,他不仅是恋童癖,还有丰富的心理活动。但作者从一个虚构小说家的角度告诉读者亨伯特已经死了,会赢得读者的同情与好奇。
在小说的开头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文字:
Lolita,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 Lo-lee-ta: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at three,on the teeth.Lo.LEE.Ta.
翻译过来是:洛丽塔,你是我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次,从上颚往下轻轻贴到牙齿上,洛丽塔。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在亨伯特的自述中,知道他出生在巴黎,教养很好,品味非凡。亨伯特第一任妻子因为他的背叛与他离婚。他带着舅舅给他留下的遗产来到美国,成为一个学者。
亨伯特在自述里说:要是有年夏天我没有爱上某个小女孩的话,可能根本不会有洛丽塔。他爱上的那个小女孩叫安娜贝尔,安娜贝尔因为伤寒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于是亨伯特把所有的情欲想象全部定格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身上。经过岁月的消磨,安娜贝尔的形象在亨伯特的心里越来越暧昧,越来越难以分辨,心中只剩下对妙龄少女的情欲。
亨伯特并不是没有试过恋爱,但全部失败了。他最先被一个富有的寡妇抛弃,随后又迷恋上了女房东。女房东不喜欢他,他开始迷恋女房东才刚满12岁的女儿洛丽塔。他跟洛丽塔相遇时,大概35岁。洛丽塔不是她的真名,是亨伯特给她起的名字,洛丽塔来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小妖精。
(洛丽塔电影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儿时记忆的影响,亨伯特对洛丽塔完全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个早熟又热情的小女孩,他娶了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女房东在丈夫的日记里发现他竟然对女儿有企图,并对自己不忠。她很生气,写了三封信寄给自己的丈夫,结果在寄信途中被车撞死。亨伯特当晚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撕碎了妻子的三封信,也不知道这三封信写的是什么。
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回,之后一起旅行,他在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想神不知鬼不觉地猥亵她,结果药对洛丽塔毫无效果。相反,第二天早上洛丽塔十分淡定,还主动挑逗亨伯特,两人发生了关系。亨伯特告诉洛丽塔,妈妈已经去世了,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与继父生活下来的现实。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周游美国,给她零用钱,买衣服和吃的。洛丽塔的欲望不断地被满足,洛丽塔发现继父成为了她生活的一切。
这些都是亨伯特的自述。这种叙事手法在文学中称为不可靠叙事,简单来说作者故意选一个角度,是受限者叙事,它很有可能是扭曲的、遮蔽的。亨伯特说洛丽塔特别喜欢他,其实不一定。回忆录的开头就是“我”,“我”的记忆一般是模糊的,“我”也有可能借机美化自己,记忆非常不靠谱。这样的叙述会使真实发生的事情,与文字叙述的事情,与读者感受的事情根本不一样,从而产生偏差。严格来说任何第一人称叙述的事都有主观倾向,都有不可靠的因素。在这个故事中,亨伯特坚信洛丽塔是喜欢他的。在他的主观视角中,这个女孩在勾引他。我觉得他产生了幻觉,事实真相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亨伯特又给洛丽塔买东西,又与她发生性关系,又跟洛丽塔说:你可以告我强奸幼女,但是当我在牢里紧抓着栏杆的时候,你就成了无人照管的儿童。他吓唬洛丽塔:你可能会被送到感化院、孤儿院之类的地方。亨伯特的潜意识很复杂,既要像父亲,又要像男朋友,双重身份构成了他情感的复杂性。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进,洛丽塔长大了,知道了母亲是怎么死的,开始讨厌继父亨伯特。她意识到即使过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要好。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性朋友交往。亨伯特把她送进了私立学校,还在课间的时候用高倍望远镜辨别与洛丽塔玩耍的女孩子中有多少是性感少女。他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拒绝意识到在主观视角里,美丽的、感伤的、勾引他的洛丽塔根本不存在,不过是他内心深处的阴影。
洛丽塔借旅行的机会,逃离了继父的掌控。亨伯特疯狂寻找,没找到就放弃了。三年后的一天,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也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她即将生产,丈夫在远方找到工作,但是夫妻俩在动身离开前还有一些欠的钱没有还完。她希望继父能把原来她在家里的一些东西卖了,寄几百美元给她。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3600美元支票。他把房子卖了,拿到1万美元的定金。但她要求洛丽塔说出三年前是谁把她拐走的。在亨伯特的逼问下,洛丽塔说三年前拐卖她的人叫奎迪。
奎迪是洛丽塔学校的剧作家,很有才华。洛丽塔跟奎迪一起出走之后,才发现奎迪是个大色鬼,还是爱吸毒的瘾君子。他曾经让洛丽塔帮他拍色情片,洛丽塔拒绝了,被奎迪从家里赶了出来。听到这里,亨伯特很崩溃,他难以想象洛丽塔居然把心给了这样的人。
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重新回到他身边。但洛丽塔早已恨透了她的继父,便拒绝了。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要为洛丽塔做最后一件事:追踪并抢杀奎迪。
亨伯特和奎迪最后的对峙,纳博科夫写了非常精彩的闹剧:“我们抱成一团,在地板上到处乱滚,好像两个无依无靠的大孩子,在他翻到我身上的时候,我觉得要透不过气来了,我又翻到他上面,我被压在我们下面,他被压在他们下面,我们滚来滚去。”
对于这段话,我觉得有两个解释。第一,两个人打架很激烈,第二,这两个人其实是合二为一,在杀死奎迪之前,奎迪惊慌失措地狡辩形象,特别像狡辩的亨伯特。亨伯特面对的奎迪是不是他自己?我们无从得知。亨伯特杀的并不是别人,杀的是自己,杀的是自己的欲望,杀死欲望也象征着悔悟与救赎。
从这个角度看,亨伯特根本不缺少道德评判,他早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这种道德评判不是站在世俗和伦理立场上的评判,而是文学家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评价,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阐释了人对生存困境做出的最后绝杀。
最终,亨伯特因为血栓病死在狱中,17岁的洛丽塔因为难产,死在了1950年的圣诞节。在亨伯特最后的声明中,他说这部书稿只有等洛丽塔不再活在世上时才能出版,故事戛然而止。
(洛丽塔电影海报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它的悲剧性不是因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为忠诚和背叛,更不是因为它涉及生活伦理和家毁人亡的故事,或者说它是法律上的情杀事件。它悲剧的根源就是佛教里说的欲望。《洛丽塔》巧妙地借用情色小说的外壳,用十分荒谬的故事,成功地到达了人内心最核心的地方:欲望与道德。
小结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特里林对亨伯特的情感非常复杂,他说:亨伯特就是一个恶魔,但这却无法激起我对他的道德义愤,我甚至还准备宽恕他。
文学给予我们更多思考世界的可能,即使这些思考并不会那么舒服。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