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的影响5条

时间:2023-04-23 00:0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经验 浏览:9816 评论:0

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新书分享会 寄于文 摄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120年前的戊戌年,中国发生了载入史册的重大政治事件“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2018年是戊戌年,2个甲子过去,为纪念这个重要的戊戌年,作家出版社推出著名历史小说家穆陶,耗时8年打造的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

8月24号下午,历史小说家穆陶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新书分享会在第25届北京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行。

穆陶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不会忘记,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就像是一根链条,贯连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将中国人民的奋斗、流血、失败、耻辱、抗争、拼搏,全部容纳于其中。史页上的血迹,印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战不息的爱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走向崛起的英雄气概。

“戊戌变法”是这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历史上占有独特的一页。

他表示,“我写长篇小说《戊戌变法》,首先想到的,是当时中国的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晚清封建专制的腐朽,已经引发了民众的信仰崩溃,革命的星星之火,隐而待发。民族危机:甲午一战,中国大败,亡族亡国,迫在眉睫。在此情况下,一批代表了当时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从意识形态到斗争实践,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维新运动。“戊戌维新”,史学界一般称之为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但也有的史学家认为,康有为等维新志士,是想由上而下逐步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康有为的《大同书》、谭嗣同的《仁学》可资证明),‘改良’只是手段,改变封建体制才是目的。‘改良’与‘改良主义’概念不同。不可以“改良主义”来贬低戊戌变法的进步的历史意义。我同意并采纳了这样的观点。”

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认为,作者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借用章回小说的体例展开叙述,在小说结构上突出故事性传奇性可读性的特点,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的形象,比如对康有为的刻画颠覆了以往只是文弱书生的形象,光绪皇帝的性格描写也非常准确、有深意;慈禧形象也很成功。(完)

文章评论